
精神医学相关内容
包括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咨询
医学心理学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性质
- 定义
- 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
- 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规律
- 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 性质
- 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 医学基础学科
- 医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 临床应用学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不仅从个体的局部,而是从人的整体以及群体、生态系统综合起来研究健康与疾病,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健康为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医学模式的定义
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 医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 死亡谱结构改变,心身疾病取代传染病成为死亡主因
-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各种疾病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
- 社会高速发展,如何调节不良情绪成为现代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 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对维持健康有大作用
- 人们对心身舒适要求提高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的关系
- 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有影响
- 疾病谱改变,从传染病向慢性非传染病转变
- 各种应激和心理行为障碍快速增加
- 医学工作者系统学习医心有关知识
- 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心理现象的构成与心理的本质
- 构成
- 心理过程
- 认知过程
- 感觉
- 知觉
- 注意
- 记忆
- 思维
- 想象
- 情感过程
- 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不同态度或体验
- 意志过程
- 为满足需要,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 认知过程
- 个性特征(人格)
- 人格是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心理过程和人格密切联系
- 心理过程
- 本质
- 心理是人脑的功能
- 脑进化,心理无到有、简单到复杂
- 大脑接受刺激,受过去刺激影响,还有反馈作用
- 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
-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来源
- 脑对客观现实反映时受经验、个性特征、自我意识影响
- 逐渐形成人格特征
- 心理是人脑的功能
感觉的定义与特征
- 定义
- P14
- 特征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适应
- 对比
- 相互作用
- 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 联觉
知觉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定义
- P16
- 基本特征
- 选择性
- 整体性
- 理解性
- 恒常性
记忆的定义与基本过程
- 定义
- P18
- 过程
- 识记
- 保持
- 再认和再现(回忆)
思维的定义
P20
想象与表象的定义
P21
注意的的定义与分类
- 定义
- P17
- 分类
-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 有意后注意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分类
- 概念
- P21
- 分类
- 情绪
- 快乐
- 愤怒
- 悲哀
- 恐惧
- 情绪状态
- 心境
- 激情
- 应激
- 情感
- 道德感
- 理智感
- 美感
- 情绪
意志的概念、特征、品质
- 概念
- P26
- 特征
- 有明确的目的性
-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 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 品质
- 自觉性
- 果断性
- 坚韧性
- 自制性
人格的概念与心理结构
- 概念
- P28
- 心理结构
- 倾向性
- 心理特征
- 自我调节系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生理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归属和爱的需要
- 尊重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的概念与冲突
- 概念
- P32
- 冲突
- 双趋冲突
- 双避冲突
- 趋避冲突
- 双重趋避式冲突
能力的概念、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影响因素
- 概念
- P33
- 个别差异
- 发展水平
- 表现早晚
- 类型差异
- 影响因素
- 遗传
- 营养
- 教育
- 社会实践
气质的概念与类型
- 概念
- P35
- 类型
- 各类学说
- 多血质
- 胆汁质
- 黏液质
- 抑郁质
性格的概念与特征、影响因素
- 概念
- P36
- 特征
- 对现实态度
- 情绪特征
- 意志特征
- 理智特征
- 影响因素
- 家庭
- 学校
- 社会信息
遗忘的特征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出时有困难
-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 遗忘多少与记忆材料性质、长度有关
- 与个体心理状态有关
- 与个体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
四种主要情绪理论的内容
P25
人格的特质理论
P29
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
P45
心理健康的标准
- Maslow & Mittelman
- 自我安全感
- 了解自己,恰当估计自己
- 理想切合实际
- 不脱离现实环境
- 人格完整与和谐
- 从经验学习
- 良好人际关系
- 适度宣泄、控制情绪
- 符合团队要求,适当个性
- 不违背社会规范,适当满足个人需求
- 我国学者
- 智力正常
- 情绪良好
- 人际和谐
- 适应环境
- 人格完整
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 发展是毕生的
- 发展是多维和多向的
- 发展是获得与丧失的结合
胎儿期及婴儿期
-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幼儿期
- 主动感对内疚感
儿童期
- 勤奋感对自卑感
青少年期
- 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青年期
- 亲密感对孤独感
中年期
- 繁殖感对停滞感
老年期
- 自我融合感对绝望感
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 潜意识理论
- 意识
- 前意识
- 潜意识
- 人格结构理论
- 本我
- 自我
- 超我
- 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 口唇期
- 肛门期
- 性器期
- 潜伏期
- 两性期
- 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 压抑
- 否认
- 退行
- 投射
- 反向形成
- 置换
- 合理化
- 认同
- 理智化
- 升华
- 补偿
- 内投射
- 幽默
- 释梦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P62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P62
认知与情绪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P65
马斯洛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理论
P67
社会学习理论
P63
埃里斯的认知ABC理论
P65
贝克的认知理论
P65
罗杰斯的主要理论
P68
第五章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的概念
P75
心理评估的作用
- 临床心理评估、心理干预的前提
- 预防治疗心身疾病
- 有的放矢地对不同人群指导
心理评估的方法
- 观察法
- 会谈法
- 调查法
- 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量表
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 确定评估目的
- 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
- 了解特殊问题
- 结果描述、报告
心理测验的概念
P77
心理测验的性质
P77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 施测条件
- 主试者因素
- 受试者因素
- 应试动机
- 测验焦虑
- 生理状态
- 信度、效度、常模
心理测验的种类、适用范围、实施过程
P81
常用心理测验的使用方法
第六章 心理应激
应激的概念
生活事件的概念
认知评价的概念
应对方式的概念
社会支持的概念
应激反应的概念
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应激的过程模型
个性特征在应激中的作用
生活事件与应激的关系
认知评价在应激中的作用
社会支持在应激中的作用
第七章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常见的心身疾病
影响常见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八章 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病人与病人角色的概念
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问题
求医行为
病人的心理需要
医患关系模式
医患交往的基本技巧
遵医行为
患病后的心理特点
医患交往的基本原则
第九章 心理干预概述
心理干预的概念
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常见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心理干预的内容与方式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关系
心理治疗的范围
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第十章 心理干预各论
行为疗法的基本原则
行为疗法的方法
理性情绪疗法的实施方法
贝克认知疗法的实施方法
精神分析疗法的技术、方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方法
睡眠
睡眠分期以及各期脑电波形和机体主要特征有哪些?
睡眠分期是根据人类在入睡过程中脑电波的变化来划分的。常见的睡眠分期包括清醒期(Wake)、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
清醒期(Wake):
脑电波:高频、低振幅的β波。
机体主要特征:意识清醒、思维活跃、眼睛活动自如。
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N1期(浅睡期):
脑电波:θ波(4-7 Hz)。
机体主要特征:轻度睡眠、易被唤醒、意识较模糊、眼球活动减慢。
N2期(中睡期):
脑电波:θ波和更高频率的σ波(12-15 Hz)。
机体主要特征:深度睡眠加深、肌肉松弛、眼球活动停止。
N3期(深睡期):
脑电波:δ波(0.5-4 Hz)。
机体主要特征:最深的睡眠阶段、体温下降、心率和呼吸变缓慢、肌肉完全松弛、很难被唤醒。
快速眼动睡眠(REM):
脑电波:β波和θ波。
机体主要特征:快速眼球运动、呼吸和心率不规则、肌肉无力、大脑活动活跃、梦境发生。
这些睡眠分期在一个典型的睡眠周期中交替出现,每个周期约为90-120分钟。刚入睡时,经历多个NREM阶段,接着进入第一个REM阶段,随后REM和NREM交替出现,直至醒来。整个睡眠周期重复多次,每个阶段的比例和持续时间会有所差异。睡眠分期的变化对人体休息、记忆巩固和身体恢复等起着重要作用。
睡眠有哪些生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失眠的情况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促进睡眠?
睡眠的生理功能:
- 休息和恢复:睡眠是身体休息和修复的过程,有助于恢复疲劳、修复组织和细胞。
- 记忆和学习:睡眠对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巩固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信息的整合、记忆的巩固和知识的加工。
- 免疫系统调节:睡眠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 神经调节:睡眠有助于平衡神经系统,维持情绪稳定、精神状态良好、认知能力正常。
- 恢复体力:睡眠对身体的能量恢复和调节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体力和身体机能。
出现失眠时促进睡眠的方式:
- 维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和舒适的睡眠环境,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调节室温和湿度。
- 避免刺激物: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糖类和辛辣食物。减少饮酒和吸烟。
- 放松身心:在睡前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温水浸泡、冥想、瑜伽或听轻柔的音乐。
- 建立睡前习惯:建立一个固定的睡前例行程序,例如洗漱、阅读书籍、听轻松的音乐等,有助于告诉身体和大脑准备进入睡眠状态。
- 锻炼身体:适度的身体活动有助于促进睡眠,但应避免在睡前过于剧烈的运动。
睡眠障碍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什么?该设备的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睡眠障碍疾病的诊断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睡眠史、体征以及多项监测数据得出的结论。然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通常被认为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因为它可以提供全面的睡眠监测数据。
多导睡眠图主要监测内容:
脑电图(EEG):
记录大脑皮层的电活动,用于评估睡眠的各个阶段,如清醒期、非快速眼动期(NREM)和快速眼动期(REM)等。
眼动图(EOG):
记录眼球运动情况,帮助确认快速眼动期(REM)睡眠。
肌电图(EMG):
记录肌肉活动情况,用于评估肌肉松弛和运动活动。
呼吸监测:
通过呼吸流量传感器、胸部呼吸带等设备监测呼吸情况,有助于评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呼吸相关睡眠障碍。
心电图(ECG):
记录心电活动,评估心率和心律。
血氧饱和度监测:
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器(pulse oximetry)监测血氧饱和度,用于评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
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可以评估患者的睡眠结构、呼吸状况和心电图等指标,从而更好地诊断睡眠障碍疾病。这些监测项目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疑点进行相应的监测安排。
帕金森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几种?
帕金森相关性睡眠障碍(Parkinson’s Disease-Related Sleep Disorders)是指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睡眠问题。
主要临床表现:
失眠:
帕金森病患者可能经历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或早醒等失眠问题。
帕金森性肢体动作障碍:
这包括伯格森氏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eriodic Limb Movements in Sleep,PLMS)。患者在休息或入睡时可能出现不自主的肢体运动,如腿部抽动、摇晃或踢腿等。
帕金森性睡眠行为障碍:
此类障碍包括帕金森性梦游症(Parkinson’s Disease Sleepwalking)和帕金森性夜惊症(Parkinson’s Disease Night Terrors)。患者在睡眠中可能出现梦游、夜惊、尖叫或攻击性行为等。
帕金森病恶化时的嗜睡:
某些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在白天感到过度嗜睡,即使他们在夜间有充足的睡眠。
REM睡眠行为障碍:
这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正常情况下,在REM睡眠中,我们的肌肉会处于麻痹状态,以防止我们在梦境中表演出来。而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在REM睡眠中表现出打拳、踢腿、摇晃、嚼牙或大声呼喊等不正常的肌肉活动。
什么是异态睡眠?
异态睡眠(Parasomnia)
是指入睡时、睡眠中或从睡眠中觉醒时出现的不良身体事件(复杂的动作、行为)或体验(情绪、感知、梦境),它所表现出的行为刻板活动更为复杂。它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不寻常的现象,与正常的睡眠过程有所不同。异态睡眠可以发生在任何睡眠阶段,包括入睡前、非快速眼动期(NREM)和快速眼动期(REM)睡眠。
常见的表现:
夜惊症(Night Terrors):
夜惊症通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NREM)睡眠中,患者可能在半夜突然惊醒,伴有强烈的恐惧感、尖叫、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症状。夜惊症患者通常在醒来后无法回忆起发生的事件。
梦游症(Sleepwalking):
梦游症是一种在睡眠中起床并进行活动的行为障碍。患者可能在睡眠中站起来、走动、做出复杂的动作,而且通常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梦游症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NREM)睡眠中,醒来后患者对自己的行为可能没有记忆。
惊醒性睡病(Sleep Paralysis):
惊醒性睡病是一种在入睡或醒来时暂时无法主动进行肌肉活动的现象。患者在这段时间内可能感受到肌肉无力、无法移动或说话,伴随着恐怖感和呼吸困难。这种现象通常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并在自发恢复肌肉活动之后结束。
噩梦(Nightmares):
噩梦是指在睡眠中出现的令人不愉快和恐怖的梦境。噩梦通常发生在REM睡眠中,患者可能在醒来后清楚地记得噩梦的内容,并且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