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ology
Lukeclever ComputerSavvyMedic
It has been 0 days since the last update of this post. Some contents may be outdated.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creening.

医学免疫学相关知识整理,使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第七版。

image
大纲

知识点总结1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免疫的概念、基本功能、免疫应答的种类与特点。
二、熟悉免疫的发展简史与主要成就。
三、了解21世纪现代免疫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与展望。
【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 :P1
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P1
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3.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P1
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4.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P1
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5.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P2
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6.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P2
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问答】

  1. 简述免疫系统具有双重功能(防御、致病)的理论基础。
    免疫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即免疫系统通过对“自己”和“非己”抗原性异物的识别与应答,借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从而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免疫系统对非己抗原产生排异效应,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如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对自身抗原成分产生负应答状态,形成免疫耐受。但在免疫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免疫应答可造成机体的组织损伤,引起各种免疫性疾病。例如,免疫应答效应过强可造成功能紊乱或/和组织损伤,引发超敏反应;自身耐受状态被破坏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功能降低,将导致机体反复感染或肿瘤的发生。

  2. 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性。
    适应性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它们均具有下列几个重要特性:
    ⑴特异性(specificity):特异性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特征。T细胞和B细胞能区分不同抗原和大分子抗原的不同结构成分,并针对每一特定抗原或组分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高度特异性是由T、B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决定的。
    ⑵多样性(diversity):机体内存在众多带有不同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淋巴细胞克隆,可针对相应抗原产生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多样性是由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
    ⑶记忆性(memory):机体初次接触某种抗原性异物所产生的免疫应答称为初次免疫应答。当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时,会产生更迅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称为再次免疫应答。这种免疫记忆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初次应答后产生的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能够迅速活化、增殖,并形成大量效应细胞或效应分子所致。
    ⑷耐受性(tolerance):机体免疫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识别和清除众多抗原性异物,而对机体自身组织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不产生正免疫应答,这种对自身抗原的免疫不应答或负应答称为自身耐受(self-tolerance)。自身耐受性的维持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3. 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免疫系统、免疫组织和免疫分子的组成;掌握中枢免疫器官及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概念、组成和主要功能。
二、熟悉免疫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及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三、了解免疫分子。
【名词解释】
1.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P16
又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黏膜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也是发生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2.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P18
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3.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P18
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问答】
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器官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人类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和胸腺组成,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骨髓既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来源,也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胸腺微环境对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免疫系统等,是成熟T 细胞、B 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淋巴结和脾脏具有过滤作用,可清除进入体内的病原体和其他有害异物。黏膜免疫系统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其中含有大量主要产生分泌型IgA的B细胞,它们在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黏膜局部发挥着重要的抗感染作用。

2.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增殖及选择性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胸腺基质细胞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主要参与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和阳性选择。其中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的最重要组分,它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可诱导胸腺细胞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同时,胸腺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间可通过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及其配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辅助受体及其配体、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TCR的相互作用等,诱导和促进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
细胞外基质可促进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接触,并参与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的移行和成熟。

3.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第三章 抗原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抗原的概念、特性、抗原表位的概念和T细胞抗原表位与B细胞抗原表位的概念 及区别;掌握抗原的分类和超抗原的概念。
二、熟悉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抗原结合价、共同抗原、交叉反应及耐受原的概念;熟悉超抗原的种类和普通抗原的区别及佐剂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机制。
三、了解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了解丝裂原的概念及作用。
【名词解释】

  1. 抗原(antigen, Ag):P20
    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2. 抗原表位(epitope):P21
    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基,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3. B细胞表位:P21
    抗原分子中能被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BCR)所识别的抗原表位类型,主要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多为构象表位,少数为顺序表位。

  4. T细胞表位:P21
    抗原分子中能被T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TCR)所识别的抗原表位类型,主要位于抗原分子任意部位,主要是顺序表位。

  5.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P22
    一种抗体能够结合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不同免疫分子产生的免疫反应。

  6. 交叉抗原(common epitope):P22
    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两种不同抗原分子。

  7.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

  8. TI-Ag(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可分为TI-1和TI-2 Ag。

  9.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
    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10. 独特型抗原(idiotypic antigen):
    每种特异性TCR、BCR或抗体的可变区含有具备独特空间构型的氨基酸顺序(互补决定区,CDR),可作为抗原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类独特的氨基酸序列所组成的抗原表位称为独特型(idiotype, Id)抗原,Id抗原所诱生的抗体称抗独特型抗体(AId)。

  11. SAg(超抗原,superantigen):
    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人体总T细胞库中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称为超抗原。

  12. 佐剂(adjuvant):
    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13. 丝裂原(mitogen):可导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诱导静止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问答】

  14. 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具有抗原特异性,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效应产物发生结合均显示专一性,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活化T、B细胞或抗体,且仅能与该淋巴细胞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分子,所以,T及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B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由于T及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5. 试比较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特性。

image

3.TD-Ag与TI-Ag的比较

image

  1.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很多。
    首先是抗原的异物性,即该物质应该被机体免疫系统作为非己成分加以识别,异物性是抗原的核心。一般而言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其免疫原性越强。如各种病原体、动物蛋白制剂对人是强抗原。
    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抗原的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免疫原,其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核酸和多糖的免疫原性弱,脂质一般没有免疫原性。
    第三是宿主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机体对抗原应答的强弱受免疫应答基因的调控。
    第四是抗原进入机体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的选择都明显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途径以皮内、皮下免疫最佳。

第四章 抗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抗体(Ab)、免疫球蛋白(Ig)的概念与区别;掌握Ig的结构、分区、水解片段及特殊成分;掌握Ig的特性与功能。
二、熟悉Ig血清型;熟悉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
【名词解释】
1. 抗体(Ab):
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2. 免疫球蛋白(Ig):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分为膜型和分泌型。
3. HVR(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分别用HVR1 (CDR1)、HVR2 (CDR2)、HVR3 (CDR3)表示,共同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4. Fab段:
用木瓜蛋白酶将IgG水解成3个片段,其中两个臂区是抗原结合的片段,即为Fab段,由L、VH、CH1组成,结合抗原。
5. 同种型:
存在于同一物种的Ig所具有的所有抗原表位,是同一种属内所有健康个体共有的抗原性标志,存在于C区。
6. 同种异性:
是Ig上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表位,是同一种属不同个体的遗传标志,存在于CH、CL。
7. 独特型:
每一个Ig的重链和轻链的V区均有独特的氨基酸序列,它不仅是抗原结合位点,也是自身的独特抗原表位。
8.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细菌特异性的IgG(特别是IgG1和IgG3)以其Fab段与相应细菌的抗原表位结合,以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FcγR)结合,通过IgG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9.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巨噬细胞等)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10. 多克隆抗体:
天然抗体具有多个不同的表位,可以激活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多种不同表位的抗体。
11. mAb(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将能分泌抗体的B细胞和不能产生抗体却可以长期存活的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了既能长期存活,又能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每个杂交瘤细胞包含一个B细胞,能产生对单一抗原表位的均一抗体。
【问答】

  1.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1)Ig的基本结构:Ig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1/4或1/5区域或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称为可变区(V区),其余部分称为恒定区(C区)。
    (2)Ig的生物学功能包括:①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内表现为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免疫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②激活补体:IgG、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或细菌脂多糖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③结合Fc受体:IgG、IgE可通过其Fc段与表面具有Fc受体的细胞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介导ADCC及超敏反应等。④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⑤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2. 简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1)IgG:血清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20~23天),分布最广;能穿过胎盘;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大多为IgG;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G的Fc 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可发挥调理吞噬作用;与NK细胞结合可介导ADCC作用;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
    (2)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个体发育中最先出现,胚胎晚期开始合成,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时,体内最先产生的IgM,故血清IgM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强,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天然血型抗体是IgM;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记忆B细胞的mIgM消失。IgM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
    (3)IgA:血清型为单体,也可为双体;分泌型均为二聚体,主要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产生,存在于唾液、泪液、初乳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分泌液中,是机体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因素。初乳中的SIgA对婴儿具有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4)IgD:为单体,血清中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为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mIgD是B细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5)IgE:为单体,半衰期最短,血清中含量极微,主要由呼吸道、肠道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IgE属嗜细胞性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eR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

第五章 补体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补体及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掌握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及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二、熟悉补体系统的调节。
三、了解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名词解释】
1.补体系统: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被称为补体系统。补体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
2.补体的激活:在生理情况下,血清中大多数补体成分均以无活性的酶前体形式存在。只有在某些激活物的作用下,或在特定的固相表面上,补体各成分才依次被激活。每当前一组分被激活,即具备了裂解下一组分的活性,由此形成一系列放大级联反应,最终导致溶细胞效应。同时,在补体活化过程中可产生多种水解片段,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广泛参与机体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
3.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由IgM或IgG与抗原形成的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的途径,依次活化C1q、C1r、C1s、C4、C2、C3,形成C3与C5转化酶,这一途径最先被人们所认识,故称为经典途径,又称第一途径。
4.补体经典途径的识别:抗原和抗体结合后,抗体发生构象改变,使Fc段的补体结合部位暴露,补体C1与之结合并被激活,这一过程被称为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启动或识别。
5.补体活化的MBL途径:MBL与病原微生物的甘露糖残基结合,随后构象发生改变,激活与之相连的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1,MASP-2)。两种MASP具有与活化的C1s类似的生物学活性,其中MASP-2可水解C4和C2分子,MASP-1则可直接切割C3,继而形成C3转化酶,其后的反应过程与经典途径相同。这种补体激活途径被称为MBL途径
6.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不经C1、C4、C2激活过程,而直接由C3、B因子、D因子参与的激活过程,称为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又称第二途径。
7. MAC(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由补体系统的C5b ~C9组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n)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破而死亡。
8. 过敏毒素: C3a、C4a和C5a又被称为过敏毒素,它们作为配体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介质,从而增强血管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过敏毒素也可与平滑肌结合并刺激其收缩。三种成分中,以C5a的作用最强。
【问答】
1.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①补体的固有成分:包括经典激活途径的C1q、C1r、C1s、C4、C2;MBL激活途径的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丝氨酸蛋白酶;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的C3、C5、C6、C7、C8和C9。
②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的补体调节蛋白:包括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变因子、膜辅助因子蛋白、同源限制因子、膜反应溶解抑制因子等。
③介导补体活性片段或调节蛋白生物学效应的受体:包括CR1~CR5、C3aR、C2aR、C4aR等。
【知识点】
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
概念: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C4b2a)与C5转化酶(C4b2a3b)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image

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概念:又称替代激活途径,其不依赖于抗体,而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直接激活C3,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参与下,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启动级联酶促反应的过程。
image

凝集素反应/MBL途径(lectin pathway / Mannose-Binding Lectin: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概念:指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或纤维胶原素(ficosin,FCN)等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糖结构,依次活化MASP、C4、C2、C3,形成与经典途径中相同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image

image

补体的生物功能
(1) MAC介导细胞毒作用
补体系统激活后,最终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导致细胞溶解。
• 参与宿主抗细菌、抗病毒及抗寄生虫的防御机制;
• 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 病理情况下导致自身组织细胞损伤与疾病。
(2) 活性片段的生物学效应
a) 调理作用
补体激活产生的C3b、C4b和iC3b等片段直接结合于细菌或其他颗粒物质表面,通过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补体受体结合而促进吞噬细胞对其吞噬。
b) 炎症介质作用
过敏毒素作用:
C5a、C3a和C4a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促使其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
趋化和激活作用:
C5a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
c) 清除免疫复合物
C3b与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IC)结合,同时黏附于CR1+的RBC和血小板表面,形成较大的复合物并随血液被运送到肝脏和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称为免疫黏附。

第六章 细胞因子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性和生物学作用。
二、熟悉细胞因子的分类及其生物学活性。
【名词解释】
1.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节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2. 干扰素: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将干抗素分为a、β和y三种类型。IN-o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也称为1型干扰素。IN-y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也称为Ⅱ型干扰素。
3.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a和TNF-β两种,前者主要由活化的TNF-8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抗原刺激的T细胞、活化的NK细胞核肥大细胞也分泌YNF-α。TNF-β主要由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lymphotoxin,T)。具有生物学活性化的TNF-a/β为同源三聚体分子
4. 集落刺激因子: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目前发现的集落刺激因子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5. 细胞因子的自分泌效应:某种细胞因子的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则该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称为自分泌效应。
6. 细胞因子的旁分泌效应:某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和靶细胞非同一细胞,但两者邻近,则该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称为旁分泌效应。
7. 淋巴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
8. 细胞因子生物学效应的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也可对同一种靶细胞发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这种性质称为细胞因子生物学效应的重叠性。
【问答】
1. 细胞因子有哪些共同特性?
1) 绝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8~30kD)的蛋自或糖蛋白
2) 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以双体或三聚体形式存在。
3) 天然的细胞因子由活化的细胞分泌。其分泌是一个短时自限的过程。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4) 细胞因子可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5) 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作用无抗原特异性,也不受MHC限制。
6) 大多数细胞因子都以较高的亲和力和其受体结合,因此,很微量(pM)的细胞因子就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作用
7)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

  1.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有哪些?
  1. 细胞因子可被分为六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2.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①介导天然免疫②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③诱导凋亡④刺激造血
  1. 试述细胞因子是如何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
    (1) 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
    a) 调控免疫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
    • IL-3、SCF作用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多种定向祖细胞;
    • GM-CSF可作用于髓样细胞前体及多种髓样谱系细胞;
    • G-CSF促进中性粒细胞分化和吞噬功能;
    • M-CSF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 IL-7是T、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早期促分化因子;
    • IL-15促进NK细胞发育分化;
    • EPO促进红细胞生成;
    • TPO和IL-11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
    b) 调控免疫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活化和功能
    • IL-4、5、6、13等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 多种细胞因子调控B细胞分泌Ig的类别转换;
    • IL-2、7、18活化T细胞并促进其增殖;
    • IL-12和IFN-γ诱导Th0向Th1分化;
    • IL-4促进Th0向Th2分化;
    • TGF-β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TGF-β和IL-6共同诱导Th17的分化,
    • IL-2、6和IFN-γ促进CTL的分化并增强其杀伤功能,
    • IL-15刺激NK细胞增殖;
    • IL-5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分化为杀伤蠕虫的效应细胞。
    (2) 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
    a) 抗感染作用
    抗菌免疫:
    • IL-1、6、8、12和TNF-α引起炎症反应;
    • IL-12激活NK细胞;
    • IL-8趋化中性粒细胞进入感染部位;
    • IL-1β和TNF-α诱导DC分化成熟;
    • IFN-γ上调DC MHCⅠ类和Ⅱ类分子表达;
    • IL-1、2、4、5、6分别促进T、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抗病毒免疫:
    • IFN-α、β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 TNF-α、LT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 IFN-α、β、γ激活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 IL-2、12、15、18促进NK细胞的杀伤作用;
    • IL-1、TNF-α、IFN-γ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杀伤功能。
    b) 抗肿瘤作用
    • TNF-α、LT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 IFN-γ、IL-4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IL-1、2、15、IFN-γ诱导NK细胞和CTL杀伤活性;
    • IFN-γ诱导肿瘤细胞表达MHCⅠ类和Ⅱ类分子。
    c) 诱导细胞凋亡
    • TNF-α、LT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 活化T细胞表达的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d) 免疫负调节功能
    IL-10和TGF-β等通过直接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或诱导调节性T细胞间接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3) 其他功能(了解)
    • 刺激造血
    • 刺激创伤组织修复
    • 促进血管的生成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和分化群(CD)的概念;掌握黏附分子的概念。
二、熟悉常见的参与T、B细胞黏附、活化的CD分子;熟悉黏附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名词解释】
1.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广泛表达在白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血小板谱系及非造血细胞上
2. 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CD参与细胞的识别.粘附和活化等功能。
3. 粘附分子(adhersion molecules):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接触和结合(或粘附)的膜表面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中,以配体受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
4.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为一组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因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而得名,此外,还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5. 钙粘蛋白家族(Cadherin家族):是一类钙离子依赖的粘附分子家族,其配体是与自身相同的钙粘附素,主要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作用,在调节胚胎形态发育和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中有重要作用,还参与肿瘤细胞的浸润与转移
6.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superfamily,IgSF):即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指具有与免疫球蛋白V区或C区类似的折叠结构,且氨基酸组成也有一定同源性的粘附分子,能介导细胞间粘附和信号传递,参与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及淋巴细胞归巢等过程
7. 选择素家族(Selction family):是一类I型膜分子,胞外区由C型凝集素(CL)结构域、表皮生长因子(EGF)样和补体调控蛋白(CCP)结构域组成。其识别的配体与多数粘附分子不同,它识别的是一些寡糖基团主要是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或类似结构分子。包括L一选择素、P选择素、E一选择素。
【问答】
1.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主要有哪些?简述其结构特点配体识别与功能的关系。
1) 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结构特点,配体识别及与功能的关系如下
2) CD3:CD3分子由y6e9五种链组成,与T细胞受体组成TCR-CD3复合物,其胞浆区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结构,其中的酪氨酸磷酸化后,可活化有关激酶,转导TCR-CD3介导的活化途径的信号
3) CD4:CD4为单链跨膜糖蛋白,胞膜外有四个IgSF结构域,CD4是T细胞TCR-CD3识别抗原的辅受体,与配体MHC-I类分子结合,参与信号转导
4) CD8:CD8分子是由aβ链借二硫键连接的异源二聚体,是T细胞的辅助受体,与MHC-类分子结合,参与细胞活化和增殖的信号转导
5) CD2:又称LFA-2,其配体主要是CDS8(LFA-3),与配体结合后能促进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功能和介导T细胞的信号转导
6) CD58:又称LFA-3,与配体LFA2结合后,可参与T细胞信号的转导
7) CD28:CD28分子是由二硫键相连的同源二聚体,其配体是B7-1(CD80)和B7-2(CD86)CD28作为捕助劇激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8) CTLA4:又称CD152,为同源二聚体,与配体CD80CD86结合后,对已活化的CD8’T细胞的扩增起抑制作用
9) CD40L:又称CD154,属TNF超家族成员,以三聚体形式结合CD40分子,与B细胞表面的配体CD40结合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2.与B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主要有哪些?简述其结构特点配体识别与功能的关系。
1) 与B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结构特点、配体识别及与功能的关系如下:
2) CD79a/CD79b:CD79a和CD79b通过二硫键组成异二聚体,与mlg以非共价键相连,组成BCR复合物,其胞浆区的IAM可结合B细胞内信号分子中SH2结构域,从而介导BCR途径的信号转导。
3) CD19:CD19分子胞膜外区结构属gSF成员,是CDI9CD2ICD81信号复合物中的一个成分,其胞浆区较长,可与多种激酶结合,促进B细胞激活。
4) CD21:又称CR2或EB病毒受体。CD21分子胞膜外区属补体调控蛋白结构域胞浆区具有多个PKC和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CD21与配体ic3b和C3d相结合,能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此外,CD21也参与免疫记忆过程。
5) CD80/CD86:CD80和CD86通过其胞膜外区V样结构域可与其配体CD28和CD152(CTLA-4)结合,为T细胞TCR-CD3活化途经提供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
6) CD40:CD40分子胞膜外区富含半胱氨酸重复序列,B细胞上CD40与T细胞上的CD40L结合能提供B细胞所需的协同刺激信号,是诱导B细胞再次免疫应答和生发中心形成的必需条件

3.IgFc受体可分为哪几类?主要有哪些功能?
(1) FcγR
FcγRI:又称CD64,是高亲和力IGGFC受体。功能:介导ADCC,清除免疫复合物,促进吞噬作用,促进吞噬细胞释放L1、L-6和TNF-a等介质。
FcγRII:又称CD32,是低亲和力IGGFC受体。功能:介导吞噬作用和氧化性爆发。CD32中的FCYRII-B介导免疫抑制作用
FcγRIII:又称CD16,是低亲和力IGGFC受体。功能:传递活化信号,介导吞噬和ADCC作用
(2) FcαR:又称CD89。功能:介导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超氧产生、释放炎症介质以及发挥ADCC作用
(3) FceR
FceRI:是高亲和力IGEFC受体。功能:介导1型超敏反应。
FceRII:又称CD23,是低亲和力gEc受体。功能:参与IgE合成的调节。

4.粘附分子可分为哪几类?主要有哪些功能?
1) 粘附分子可分为五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钙粘附素家族、其他黏附分子
2) 功能:
A. 作为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活化信号
B. 介导炎症过程中的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
C.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和抗原的概念;掌握HLA复合体及其产物的结构、分布及主要功能;掌握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二、熟悉经典HLA-Ⅰ类/Ⅱ类基因结构、表达产物及其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熟悉HLA的生物学功能。
三、了解HLA基因的多态性及其遗传特征。
【名词解释】
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组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群。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决定组织的相容性,是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且与免疫细胞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有关。
2. MHC限制性(MHC restiction):指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自身MHC分子进行双重识别,即T细胞只能识别自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问答】
1、 HLA复合体及其产物的结构、分布及主要功能
image
2、 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1) 与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其中HLA等位基因的匹配程度尤为重要。
(2) HLA分子的异常表达与临床疾病:恶变细胞I类分子表达减弱;
自身免疫疾病中,非经典抗原递呈细胞的II类分子表达异常:IDDM(胰岛细胞)乳糜泻(肠道细胞)萎缩性胃炎(胃壁细胞)
(3) HLA与疾病关联:
image
3、 HLA的功能
(1) 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 MHC限制性;
• 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和分化;
• 决定疾病易感性的个体差异;
• 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
(2) 抗原提呈作用
• CD8+T细胞识别MHC-I类分子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
• CD4+T细胞识别MHC-II类分子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
(3) 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 经典的Ⅲ类基因编码补体成分,参与炎症反应和对病原体的杀伤;
• 非经典Ⅰ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可调节NK细胞和部分杀伤细胞的活性;
• 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调控炎症反应,并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的加工处理与提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种类及其特点;掌握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二、熟悉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提呈抗原的不同之处。
三、了解交叉提呈途径和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名词解释】
1. APC(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是能够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2. 专职性APC(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能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具有直接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的功能。
【问答】
 专职性APC的种类和特点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DC是一类成熟时具有许多树突样突起的、能够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初始T细胞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DC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分类: 根据来源分类: 经典DC(cDC):髓系DC
浆细胞样DC(pDC):淋巴系DC
根据成熟状态分类:未成熟DC、(迁移期DC)、成熟DC
未成熟DC特点: 表达模式识别受体,能有效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
低水平表达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

成熟DC特点: 高水平表达MHCⅡ类分子等,能有效提呈抗原和激活T细胞;
低表达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能力弱。

image

 识别、摄取和加工抗原,参与固有免疫。
 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作用(MHC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细胞因子)
 免疫调节作用
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诱导

单核/巨噬细胞
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
功能:
• 吞噬和清除病原微生物
• 发挥专职性APC功能,刺激已活化的效应T细胞或记忆T细胞
• 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杀伤病原体能力

B细胞
激活的Th辅助B细胞活化,对TD-Ag应答产生抗体,表达CD80/CD86等共刺激分子;
作为专职性APC时,主要以BCR识别、浓集和内化抗原,刺激已活化的效应T细胞或记忆T细胞。

 MHCⅠ类分子途径(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
内源性抗原主要通过MHCⅠ类分子途径加工和提呈。
在内质网腔MHCⅠ类分子中的链合成后,立即与伴侣蛋白(钙联蛋白、TAP相关蛋白等)结合,2m与链组装形成MHCⅠ类分子。
内源性Ag首先与泛素结合,泛素化蛋白在胞质中被蛋白酶体降解为多肽,经TAP转移至内质网腔,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经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膜,提呈给CD8+T细胞。
TAP: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 MHCⅡ类分子途径(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提呈)
外源性抗原主要通过MHCⅡ类分子途径加工和提呈。
在内质网腔新合成的MHCⅡ类分子,与Ii形成九聚体;MHCⅡ/Ii九聚体由内质网经高尔基体形成MⅡC;在MⅡC内Ii被降解,余下MHCⅡ类分子相关的恒定链多肽(CLIP)在抗原肽结合槽中。
外源性Ag被摄取进入APC,与内体融合;或形成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为吞噬溶酶体;内体或吞噬溶酶体与MⅡC融合,Ag在吞噬溶酶体和MⅡC中被降解为小分子多肽片段。CLIP在HLA-DM作用下解离,MHCⅡ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形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转运到细胞膜,提呈给CD4+T细胞。
Ii:Ia相关恒定链,Ia-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MⅡC:MHCⅡ类小室,MHC classⅡ compartment
CLIP:MHCⅡ类分子相关的恒定链多肽,classⅡ-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
MHCⅠ类分子途径和MHCⅡ类分子途径的比较

image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功能;掌握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二、熟悉B1细胞亚群及其B细胞的发育过程。
三、了解BCR基因结构及重排过程
【名词解释】
BCR复合物:即B细胞抗原受体(BCR)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分子。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胞膜免疫球蛋白(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CD79a)和Igβ(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mIg主要功能结合特异性抗原。Igα和Igβ也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功能是作为信号传导分子传导抗原与BCR结合产生的信号,参与Ig从胞内向胞膜的转运。
【问答】

  1. 简述B细胞的亚群。
    周围淋巴器官中的B细胞具有异质性。依照CD5的表达与否,可把B细胞分成B-1细胞和B-2细胞两个亚群。B-1细胞表达CD5,由于发育在先,故称B-1细胞。它主要存在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腔固有层。B-2细胞即为通常所指的B细胞。脾脏中的B细胞(B-2细胞)又能分成MZ(边缘区)和FO(滤泡)两个亚群。MZ B细胞与边缘窦相关的巨噬细胞并存,为抗血源性颗粒抗原的第一道防线,对其快速应答。FO B细胞参与较晚的依赖T细胞的抗体应答。

2.简述B细胞的来源和分布。
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抗体产生的细胞。是在人和哺乳动物骨髓或禽类法氏囊中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B细胞存在于血液、淋巴结、脾、扁桃体及其他淋巴组织。人血液中B细胞占5%~25%;骨髓中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B细胞分别占淋巴结与脾中淋巴细胞的1/4和1/2;胸腺中B细胞的数量占不到总淋巴细胞的1%。静息B细胞藉血循环进入淋巴结和脾,在这些周围免疫器官中聚集于淋巴滤泡的冠状带。活化的B细胞进入滤泡,在该处增殖,取代静息B细胞而形成生发中心,在抗原刺激和Th细胞辅助下,进一步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或长寿记忆B细胞,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3.试述B淋巴细胞的功能。
B细胞有三个主要的功能:产生抗体、提呈抗原及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抗体以三种主要方式参与免疫应答。①抗体的中和作用: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防止病原体与靶细胞结合。这种方式针对病毒和胞内细菌的感染。②抗体的调理作用:抗体与病原体表面结合后,抗体的Fc段又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有利于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③激活补体:抗体与病原体表面结合后,激活补体,发挥补体的溶菌作用。
B细胞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B细胞藉其表面的BCR结合可溶性抗原,通过内化和加工后,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T细胞。
激活的B细胞能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造血过程。如:IL-4、IL-10可刺激成熟B细胞增殖和(或)分化;IL-8、IL-14可抑制成熟B细胞增殖和(或)分化;IL-1α、IL-1β、TNF可协同刺激T细胞增殖。

4.试述B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及其作用。
B细胞表面有众多的膜分子。他们在B细胞识别抗原与随后的激活、增殖、产生抗体及加工提呈抗原给T细胞中发挥作用。
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
BCR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分子。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胞膜免疫球蛋白(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CD79a)和Igβ(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mIg主要功能结合特异性抗原。Igα和Igβ主要功能是作为信号传导分子传导抗原与BCR结合产生的信号,参与Ig从胞内向胞膜的转运。在pre-B细胞阶段,μ链、假轻链与Igα/Igβ一起组成替代性BCR复合物,表达于pre-B细胞表面。主要作用:对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至关重要;可产生pre-B细胞进一步分化不可少的信号。
其他重要的分子
CD19:B细胞表面的CD19与CD21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并与其他两种非B细胞特有分子CD81和CD225(Leu-13)相联,形成一个B细胞特有的多分子活化辅助受体。
CD40:CD40恒定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 CD40的配体(CD40L)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CD40和CD40L结合在B细胞分化成熟和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CD80和CD86: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取决于APC能否向T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这种协同刺激信号是由APC表面的CD80(B7.1)或CD86(B7.2)分子与T细胞表面相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的。

  1.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
    由BCR特异性结合抗原产生,经由Igα/Igβ以及共受体向细胞内转导;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
    由B细胞和Th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主要是CD40—CD40L,其次是(CD80/CD86)B7—CD28,ICAM-1—LFA-1
    6.B细胞的分类

image

7.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了解)
• 组合多样性(重链的V-D-J重排和轻链的V-J重排)
• 连接多样性(密码子错位、框移错位、N序列插入)
• 受体编辑(重组激活酶基因重新活化,轻链V-J再次重排)
• 体细胞高频突变(成熟B细胞编码V区CDR部位基因点突变)

第十章 T淋巴细胞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T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掌握T细胞亚群和T细胞的功能。
二、熟悉T细胞发育的阳性和阴性选择过程。
三、了解T细胞的发育。
【名词解释】
1. T细胞抗原受体(TCR):TCR为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TCR是由两条不同肽链构成的异二聚体,构成TCR的肽链有α、β、γ、δ四种类型。TCR通常分为TCR αβ和TCRγδ两种类型。TCR的作用是识别抗原,能特异性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的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而且,TCR的识别具有MHC的限制性。
2. 效应T细胞:存活期短,主要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黏附分子(整和素和CD44)和CD45RO。与初始T细胞不同,不能在外周淋巴结之间进行再循环,而是向外周炎症组织迁移。在炎症组织内,效应T细胞仍需与抗原递呈细胞或靶细胞相互作用而被再次活化,然后才能发挥免疫效应功能。
3. Th细胞:初始CD4+T细胞可分化为Th1、Th2和Th3三类效应Th细胞,分别分泌不同细胞因子,发挥不同免疫效应。其中Th1细胞Th2细胞分别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Th3细胞则通过分泌的TGF-β对免疫应答发挥负调节作用。
【问答】
1.简述T细胞辅助受体及其主要功能。
T细胞表面CD4分子和CD8分子既是T细胞重要标志,也是T细胞的辅助受体。CD4分子和CD8分子分别通过与MHC-II类分子的β2功能区和MHC-I类分子的α3区结合,可增强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或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TCR识别抗原。CD4分子和CD8分子的主要功能是辅助TCR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2. T细胞可分为哪些亚群?
T细胞的亚群分类有多种方法。
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T细胞可分为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根据表达TCR的类型,T细胞可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
根据其免疫效应功能,T细胞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调节性T细胞(Tr)。
根据CD分子分亚群:

image

3.试述Th1和Th2细胞的效应功能。
Th1细胞的主要效应功能是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机制,特别是抗细胞内寄生菌感染。这些免疫功能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如,IFN-γ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其杀伤已被吞噬的病原体的能力。IL-2、IFN-γ和IL-12可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IL-2和IFN-γ共同刺激CTL的增生和分化。Th1细胞分泌的TNF既可诱导靶细胞凋亡,也可促进炎症反应。另外Th1细胞还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
Th2细胞即通常所说的Th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5、IL-6、IL-9、IL-10及IL-13)可促进B细胞的增生、分化和抗体的生成,故Th2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h2细胞在变态反应及抗寄生虫感染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Th1细胞和Th2细胞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许多疾病的发生和结局与Th1细胞/IL-2细胞失衡有直接关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与Th1细胞因子分泌过多有关。而支气管哮喘与Th2细胞因子分泌过大多有关。

4.简述CD8+CTL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CD8+CTL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发挥细胞毒作用:一是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解素及淋巴毒素等物质直接杀伤靶细胞。二是诱导靶细胞凋亡。穿孔素在靶细胞膜聚合,形成跨膜通道,使靶细胞膜出现大量的小孔,水分子进入靶细胞内,导致渗透压改变细胞溶解死亡。颗粒酶经穿孔素形成跨膜通道进入细胞内激活半胱天冬蛋白酶-10,诱导靶细胞凋亡。颗粒溶解素进入靶细胞,可直接溶解瘤细胞或杀灭靶细胞内的病原体。CTL可通过高表达的FasL和靶细胞表面Fas结合,激活半胱天冬蛋白酶-8,导致细胞凋亡。CTL在杀伤靶细胞的过程中自身不受伤害,可连续杀伤多个靶细胞。

5.简述T细胞活化所需要的两个信号的产生和作用。
初始T细胞的完全活化需要二种活化信号的协同作用。
第一信号有TCR识别抗原产生,经CD3、CD4或CD8分子传导细胞内。由于接受抗原刺激的是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第一信号的基本作用是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严格的特异性。
第二信号(又称协同刺激信号)则由APC或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和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在协同刺激信号的作用下,已活化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生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协同刺激信号的基本作用是扩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效应。如CD28和B7分子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促进T细胞活化。

第十二章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掌握T细胞的主要效应。
二、熟悉T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的相关信号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三、了解T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
【名词解释】
1. 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指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自身MHC分子进行双重识别,即T细胞只能识别自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2. AICD(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指免疫细胞活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后,诱导的一种自发的细胞凋亡。活化T细胞表达Fas增加。
【问答】
1.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是什么?
T细胞只能特异性识别表达在APC表面并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肽类抗原,这又 称为TCR的双识别,即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 别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也就是说,T细胞对抗原肽的识别受MHC分子种 类的限制。
TCR所识别的,是由氨基酸一级序列所决定的抗原肽的线性决定簇,后者可在APC表面 MHC分子的肽结合凹槽中形成特定构象。体内表达TCRab的T细胞是参与特异性免疫 应答的主要细胞群,它们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时,由TCRab 链可变区进行特异性识 别:ab 链可变区的CDR1 和CDR2 结构域识别并结合MHC分子的非多态性区和抗原肽 的两端;ab 链的CDR3 结构域识别并结合于抗原肽中央的T细胞表位,所以决定TCRab 识别抗原特异性的是CDR3区。

2.效应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抗原活化T细胞后,经克隆扩增及功能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CD4+Th1细胞和CD8+Tc 细胞。其主要功能有:
(1)抗感染作用:主要针对胞内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 生虫感染等。
(2)抗肿瘤作用:Tc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表达抗原的肿瘤细胞;藉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 的杀伤肿瘤细胞。
(3)免疫损伤作用:效应T细胞可引起IV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 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十三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TD抗原和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两个信号的产生);掌握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二、熟悉B细胞活化中共受体的作用。
三、了解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image
【名词解释】
1. B1细胞(B1 lymphocyte): 又称CD5+B细胞, 其主要特征是:膜表面只表达mIgM而不表达mIgD; 产生抗体不依赖T细胞,无免疫记忆; 对TI抗原应答, 产生的抗体类别为低亲和性IgM。
2. B2细胞(B2 lymphocyte): 为CD5-B细胞, 其主要特征是: 膜表面同时表达mIgM和mIgD; 产生抗体依赖T细胞,有免疫记忆; 对TD抗原应答, 产生IgG和IgM等类型抗体。
3. 浆细胞(plasma cell or antibody forming cell): 是B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剌激后, 在 IL-2、4、5、6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终未细胞,可合成分泌抗体。黏附分子:IgSF家族成员ICAM-1,配体LFA-1,介导细胞间黏附和信号刺激
4. 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在抗原诱导和Th辅助下,中心母细胞的轻链和重链V基因发生高频率点突变。
导致BCR多样性及体液免疫应答中抗体的多样性,并可导致Ig亲和力成熟。
5. Ig的类别转换(class switching):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和T细胞辅助活化增殖后,首先分泌的IgM可转换成IgG、IgA或IgE,而抗体重链的V区保持不变。
这种可变区相同而Ig类别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或同种型转换(isotype switching)。
【问答】
1.B细胞的增殖和终末分化
1.在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的刺激下,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形成生发中心;
2.根据发育阶段不同,生发中心B细胞可分为中心母细胞和中心细胞;
3.根据解剖结构,生发中心可分为暗区和明区,生发中心B细胞在明区和暗区反复循 环,在此过程中完成体细胞高频突变,抗体亲和力成熟和类别转换等关键过程,进而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4.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生发中心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2.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
(1)Th细胞的激活:在B细胞应答中,Th细胞的激活分为两种不同情况①初次免疫应答时,DC和巨噬细胞负责摄取、处理抗原,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②再次免疫应答时,由B细胞内吞抗原,将抗原加工、处理成小肽段,并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
(2)Th细胞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活化的T细胞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组成性表达的CD40相互作用,向B细胞传递重要的第二活化信号。在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中,其他膜分子间的作用(如ICAM-1/LFA-1、CD2/LFA-3等)也很重要。
(3)Th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活化的Th细胞(主要是Th2)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IL-4、IL-5、IL-6、IL-10、IL-13等),可辅助B细胞活化、增生与分化及抗体的产生。

3.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特点
image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固有免疫的概念及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模式识别受体及病原相关模式分子的定义;掌握NK细胞、NK T细胞、γδ T细胞概念与主要作用。
二、熟悉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种类与作用。
三、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识别机制和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
【名词解释】
1. PRR(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指存在于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膜表面、胞内器室膜上和血清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凋亡和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2. PAMP(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是指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或宿主凋亡或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所共有的高度保守、可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结合的特定分子。
【问答】
1.固有免疫细胞有哪些?
(1)经典固有免疫细胞
1) 单核细胞(monocyte)由骨髓中粒细胞/巨噬细胞前体分化而成,约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3%8%。
单核细胞通常在血液中停留12
24小时后迁移至全身组织器官分化发育为巨噬细胞。 在局部微环境中病原体或不同类型细胞因子刺激诱导下,单核细胞可分化发育为功 能特性各不相同的M1和M2两个巨噬细胞亚群。
2) 巨噬细胞由定居和游走两类细胞组成:定居在不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不同的命名,如肝脏中的库普弗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等。
游走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结缔组织中,具有很强的变形运动及识别吞噬和杀伤清除 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能力;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加工提呈抗原启 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3) 树突状细胞
来源于骨髓共同髓样前体的经典DC
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前体的浆细胞样DC
来源于间充质祖细胞的滤泡DC
4) 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2)固有淋巴样细胞
image
NK细胞
【知识点】
image
NK细胞
(1)识别MHCⅠ类分子的调节性受体
(2)识别非MHCⅠ类配体分子的杀伤活化受体
(3)NK细胞对肿瘤或病毒感染靶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机制(重点)
在生理条件下,自身组织细胞正常表达MHCⅠ类分子,NK细胞表面杀伤抑制受体占主导地位,可抑制各种杀伤活化受体的作用,因此NK细胞不能杀伤自身正常组织细胞;(NK细胞表面杀伤抑制受体:KIR2DL/3DL和CD94/NKG2A)
在病理情况下,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缺失或下降表达,NK细胞杀伤抑制受体因无配体结合而丧失功能;同时NK细胞通过表面杀伤活化受体识别靶细胞表面异常或上调表达的非MHCⅠ类分子配体而活化,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NK细胞通过表面杀伤活化受受体:NCR和NKG2D)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掌握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关系。
二、熟悉免疫耐受的发生机制。
三、了解免疫耐受的形成与特征。
【名词解释】
1. 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答状态。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用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特异性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
2. 中枢耐受(central tolerance):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3. 外周耐受(peripheral tolerance):是指成熟的T、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而显示免疫耐受。
【知识点】
1.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
(1)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Ag所致免疫耐受
胚胎期、新生期
不成熟的T及B淋巴细胞接触抗原(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
维持终生
中枢耐受 (central tolerance)
(2)后天接触Ag所致免疫耐受
成熟机体
成熟的T及B淋巴细胞接触抗原
可恢复
外周耐受(peripheral tolerance)
2.外周耐受的机制
(1) 克隆清除
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外周遭遇自身抗原后,如果自身抗原高水平表达,且与TCR具有高亲和力,经APC提呈后可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信号,但APC不能提供足够强度的第二信号,T细胞不仅不能活化,反而会被诱导凋亡。
(2) 免疫忽视
免疫系统对低水平抗原或低亲和力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称为免疫忽视。
(3) 克隆失能
只有第一信号,而无第二信号,细胞不能充分活化,呈克隆失能状态。最常见于不成熟DC(iDC)提呈自身抗原引起。
(4) 免疫调节细胞的作用
在胸腺中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分化而来的nTreg,主要通过细胞-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在外周由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而产生的iTreg,主要通过分泌IL-10和TGF-等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5) 免疫豁免部位的抗原在生理条件下不引起免疫应答
机体某些部位通常不会发生同种异体组织免疫排斥反应,称免疫豁免部位。
例如:脑、眼的前房、胎盘;
产生免疫豁免效应的原应主要有:
① 生理屏障;
② 局部微环境易于诱导免疫偏移;(向Th2方向分化)
③ 表达FasL,诱导表达Fas的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④ 产生TGF-等抑制性细胞因子或表达PD-1配体抑制T细胞应答;

第十八章 超敏反应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I~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及其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熟悉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及其参与的细胞。
【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指机体对某些Ag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Ag刺激时发生的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为变态反应或过敏性反应。
2.变应原allergens):指能选择性地激活CD4+Th2细胞及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3.变应素 (allergins):指能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
二.问答题

  1. 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 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 发生快、消退亦快;
     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 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 没有补体参与。
    临床常见疾病:
    (1) 全身过敏性反应
    a) 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
    b) 血清过敏性休克:动物免疫血清
    (2) 全身过敏性反应
    a)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b) 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
    c) 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2.以青霉素 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例,说明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答:青霉素具有抗原表位,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形成青霉噻唑醛酸蛋白或青霉烯酸蛋白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eRI结合,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
当再次接触与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共价结合的蛋白时,即可通过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致使膜表面的FceR I交联,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3.以新生儿溶血症为例,说明I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答:血型为Rh的母亲由于输血、流产或分娩等原因接受红细胞表面RhAg刺激后,可产生抗RhAb,可通过胎盘。当体内产生抗RhAb的母亲妊娠或再次妊娠,且胎儿血型为Rh”时,母体内的抗RhAb便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使之溶解破坏,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症

4.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
靶细胞表面的抗原:
• 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血型抗原、HLA抗原)
• 外源性抗原;
• 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
• 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 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发生机制:
细胞表面固有抗原或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原、半抗原与IgG或IgM结合后导致:
① 激活补体,溶解细胞;
② 通过调理、免疫黏附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
③ 通过ADCC作用破坏靶细胞;
④ 通过刺激或阻断作用导致靶细胞功能改变(书上无)
临床常见疾病:
(1) 输血反应:多见于ABO血型不符的输血。
(2) 新生儿溶血反应:Rh-母亲生育Rh+胎儿(通常为二胎)或ABO血型不符。
(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感染或药物引起
(4)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等
(5)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 其他(机制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重症肌无力
5.Ⅲ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C)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发生机制:
• 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
•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组织损伤。
临床常见疾病:
(1)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 Arthus反应:实验性局部Ⅲ型超敏反应
b) 类Arthus反应: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过敏性肺泡炎
(2) 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6.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相同抗原后24~72h出现,又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与抗体和补体无关,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抗原:胞内寄生菌、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
效应T细胞:主要是CD4+Th1和CD8+CTL。
发生机制: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image

第十九章 自身免疫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病的概念、类型及常见自身免疫病免疫病理损伤机制。
二、熟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相关因素。
三、了解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治疗。
【名词解释】
1.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在免疫耐受状态下,一定量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自身抗体普遍存在于所有个体的外周免疫系统中,有利于协助清除衰老变性的自身成分,维持免疫系统的自身免疫稳定,称为自身免疫。
2.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在某些内因和外因诱发下,自身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持续迁延的自身免疫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造成自身细胞破坏、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临床病症。
3. 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有些微生物与人的细胞或细胞外成分有相同或类似的抗原表位,在感染人体后激发的针对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应答,也能攻击含有相同或类似表位的人体细胞或细胞外成分,这种现象被称为分子模拟。
4. 表位扩展(epitope spreading):免疫系统先针对抗原的优势表位发生免疫应答,如果未能及时清除抗原,可相继对隐蔽表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问答】
1、试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相关因素。
答: (1)自身抗原的出现
①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隐蔽抗原释放入血液或淋巴液,得以与免疫系统接触,从而引发针对隐蔽抗原的自身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生物、物理、化学以及药物等因素可以使自身抗原发生改变,改变的自身抗原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③多种病毒与正常宿主细胞或细胞外成分有相类似的抗原决定基,针对这些病毒抗原决定基的免疫应答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④机体免疫系统首先识别自身抗原优势决定基,继而不断识别自身抗原的隐蔽性决定基,产生免疫应答,致使自身免疫病迁延不愈,这种现象称为决定基扩展。
(2)免疫调节异常
①多克隆刺激剂和超抗原可激活处于耐受状态的T细胞或向B细胞发出辅助信号刺激其产生自身抗体,引发自身免疫病;
②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可激活自身应等1③ThI和Th2细胞功能失衡 r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3)Fas/FasL 表达异常
(4)遗传因素 多种自身免或性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 MHC基因型有关。

2、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
(1)患者血液中可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
(2)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的组织细胞里,造成其损失或功能障碍:
(3)在动物实验可复制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用患者的血清或淋巴细胞可使疾病被动转移,某些自身抗体可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自身免疫病:
(4)病情的转归与自身免疫应答星度密切相关:
(5)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
(6)有遗传倾向:
(7)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发于女性。

3、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1)预防和控制病原体的感染 多种病原体的感染可通过抗原模拟的方式诱发自身免疫病,所以采用疫苗和抗生素控制病原体的感染可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
(2)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对多种自身免没性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3)抗炎疗法 采用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前列腺素抑制剂及补体括抗剂等抑制炎症反应,可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4)细胞因子治疗调节如用细胞因子调节Thl和Th2细胞功能的平衡;
(5)特异性抗体治疗
(6)口服自身抗原 采用口服抗原的方法可诱导特异性的免疫耐受,可能预防或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4、试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1) 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a) 自身抗体直接介导细胞破坏
病理损伤机制:
Ⅱ型超敏反应:自身抗体结合自身细胞膜成分引起自身细胞的破坏。
典型疾病:
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自身免疫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恶性贫血:
胃壁细胞及内因子自身抗体→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红细胞生成障碍
b) 自身抗体介导细胞功能异常
病理损伤机制:
特殊的Ⅱ型超敏反应: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结合自身细胞表面受体,导致细胞功能紊乱。
典型疾病: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
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激动型抗受体自身抗体)
重症肌无力(MG):
抗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阻断型抗受体自身抗体)
c)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介导组织损伤
病理损伤机制:
Ⅲ型超敏反应:自身抗体结合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导致组织损伤。
典型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抗组蛋白、抗DNA、抗核抗原物质的自身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抗IgG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 RF)

(2)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病理损伤机制:
Ⅳ型超敏反应:活化的自身反应性Th1和CTL介导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典型疾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
自身反应性CD8+ CTL持续杀伤胰岛细胞,致使胰岛素分泌不足。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髓鞘碱性蛋白特异性CD4+Th1浸润脑组织,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炎性损害。

第二十章 免疫缺陷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免疫缺陷病(IDD)的概念、分类及其临床特点。
二、熟悉原发性IDD种类及其常见疾病。
三、了解获得性(AIDD)的诱发因素,常见疾病及其IDD的防治原则。
【名词解释】
1、免疫缺陷病(IDD):是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涉及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或信号转导的缺陷。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多为遗传性)发育缺陷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根据所累及的免疾细胞或免疫分子,PIDD可以分为特异性免疫峡陷和非特异性免疫缺陷。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是由于感染HIV面引起的免疫功能(主要是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4.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D):是由于某些后天因素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等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所引起的疾病。
5、联合免疫缺陷病:通常是指T细胞及B细胞均缺陷导致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联合缺陷,可引起多种疾病。
【问答】
1、简述IDD的临床类型及共同特点。
答:IDD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病(PIDD)和继发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病(SIDD)两大类:根据主要累及的免疫成分不同,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
IDD的共同特点是: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可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感染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主耍取决于免疫缺陷的成分和程度; IDD患者尤其是T细胞免疫缺陷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200倍: IDD 伴发自身免疫病者可高达14%,以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

2、试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可能机制。
答: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多为遗传性)发育缺陷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根据其所累及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不同而不同。
(1)原发性B细胞缺陷如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先天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该病的发病机制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缺乏,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阶段,导致成熟B细胞数目减少或缺乏;而选择性IgA缺陷是最常见的一种选择性 Ig缺陷:普通变化型免疫缺陷病为IgG和IgA同时缺陷:性联高IgM综合征(HIM)的发病机制是X染色体上CD40L基因突变,活化的CD4T细胞不表达CD40L,不能诱导B细胞进入增殖,导致Ig类别转换障碍,不能产生IgG、IgA、 IgE 类抗体。
(2) 原发性T细胞缺陷DiGeorge 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是由于妊娠早期第Ⅲ、IV咽囊神经嵴发育障碍,致使来源于它的器官如胸腺、甲状旁腺、主动脉弓等发育不全,胸腺发育不全,导致细胞发育降碍:而T细胞信号转导的缺陷可导致T细胞应答缺陷。
(3)联合免疫缺陷是指T细胞和B细胞均峡陷导致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联合缺陷。它包括多种不同的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包括性染色体遗传缺陷导致的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腺苷脱氨酶(ADA)和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PNP)缺乏引起的SCID及MHC-Ⅰ/MHC-Ⅱ类分子缺陷引起的SCID;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AT)的发病机制可能为DNA修复缺陷,特别是TCR基因和编码Ig重链的基因,可同时伴有信号转导相关因异常伴湿疹血小板码减少的免疫缺陷病(WAS)是位于x染色体上编码WAS蛋白的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该患者T细胞、B细胞和血小板均受影响。
(4)补体系统缺陷 包括补体固有成分缺陷、补体调节分子缺陷和补体受体缺陷导致的免疫缺陷病。
(5)吞噬细胞缺陷 如白细胞黏附缺陷病、吞噬细胞活化缺陷导致的慢性肉穿肿病、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导致的Chediak Higashi 综合征。

3、简述AIDS的发病机制。
(1)CD4+T细胞:
a) HIV感染导致CD4+T细胞减少
b) Gp120与CD4分子结合,可干扰CD4T细胞与APC的相互作用,患者表现为对破伤风类毒素等抗原无应答
c)Thl细胞与Th2细胞平衡失调,从而减弱CD8+CTL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d)HIVLTR的V3区同宿主细胞NF-KB结合,使NF-KB不能与相应基因结合,从而影响T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
(2)巨噬细胞:HIV感染巨噬细胞后在胞内复制,但不杀死细胞,因此,巨噬细胞可作为HIV的重要庇护所,并将病毒播散到其它组织,HV感染的巨噬细胞是晚期AIDS患者血中高水平病毒的主要来源。
(3)树突状细胞也是HIV感染的重要靶细胞和病毒的主要庇护所,感染HIV的成熟树突状细胞可与CD4*T细胞结合并传播HIV,导致CD4T细胞的感染,感染HIV的某些树突状细胞功能下调,导致记忆性T细胞缺乏,再次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4)B细胞HIV可多克隆激活B细胞,患者表现为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并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肿瘤免疫学、肿瘤抗原的概念、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掌握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和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二、熟悉肿瘤的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和预防。
三、了解肿瘤抗原据诱发因素的分类。
【名词解释】
1.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泛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
2.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指仅表达于肿瘤组织,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的肿瘤抗原。化学或物理因素诱生的肿瘤抗原、自发肿瘤抗原和病毒诱导的肿瘤抗原等多属此类。
3.肿瘤相关性抗原TAA:只存在于肿瘤组织或细胞,同时正常组织或细胞也可表达的抗原物质。此类抗原在肿瘤细胞上的表达量远远超过正常细胞。胚胎抗原、分化抗原和过度表达的癌基因产物等属此类抗原。
4.胚胎抗原:是在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体内可检测出,其水平大大提高。
5.增强抗体(enhancing antibodies):在某些情况下,肿瘤特异性抗体非但不能杀伤瘤细胞,反而会干扰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具有促进肿瘤生长作用的抗体被称为增强抗体
6.抗原调变(antigenic modulation):抗原调变是指由于宿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致使其表面抗原表位减少或丢失,从而避免杀伤。
【问答】
1.试述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有哪些。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一般认为细胞免疫是抗肿瘤的主力,体液免疫通常仅在某些情况下起协同作用。对于大多数免疫原性强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主要的,而对于免疫原性弱的肿瘤,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机体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有:1.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主要通过补体的细胞毒和调理作用杀瘤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可介导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发挥ADCC效应3.抗体的调理作用4.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如封闭瘤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5.抗体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或丧失,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机体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有:
1.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目前认为CTL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CTL可直接特异性杀伤瘤细胞,也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TNF、INF-y)间接杀瘤;CD4+T细胞在CD8+CTL激活中起重要辅助作用,在很多情况下CD4+Th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和免疫记忆的维持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间接参与抗肿瘤的免疫效应;
2.NK细胞是早期抗肿瘤的重要免疫细胞,处于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可非特异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3.巨噬细胞①可通过处理、提呈肿瘤抗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②活化的巨噬细胞可非特异吞噬肿瘤细胞后,通过溶酶体酶、髓过氧化物酶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③也可通过ADCC杀瘤,④活化的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NF、NO等细胞毒性因子间接杀肿瘤细胞。

2.目前认为肿瘤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杀伤?
一、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1.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2.肿瘤细胞的“漏逸”,机体无法有效清除大量生长的肿瘤细胞;3.肿瘤细胞MHC-I类分子表达低下,无法提呈瘤细胞内抗原,激活CTL细胞;4.肿瘤细胞分泌TGF-B、IL-10等抑制因子抑制免疫应答的产生:5.肿瘤细胞缺乏B-7等协同刺激分子无法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二、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宿主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或免疫耐受;宿主抗原提呈细胞功能低下或缺陷;宿主体内存在-定量的“增强抗体”或免疫抑制因子。这些都有助于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3.简述巨噬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①可通过处理、提呈肿瘤抗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②活化的巨噬细胞可非特异吞噬肿瘤细胞后,通过溶酶体酶、髓过氧化物酶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③也可通过ADCC杀瘤,④活化的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NF、NO等细胞毒性因子间接杀肿瘤细胞。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移植的概念、分类、同种异基因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二、熟悉同种异基因器官移植排斥的防治原则。
三、了解器官移植展望。
【名词解释】
1.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正常个体接受同种异体移植物后,其免疫系统将会对移植物发动免疫攻击,即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2.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当受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接受同种异体移植物中含大量免疫细胞,移植物中免疫细胞可被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激活,产生针对受者组织器官的免疫应答,导致受者组织损伤,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可见于骨髓移植、胸腺、脾等免疫器官移植或大量输血后。
3.直接识别:是指受者T细胞识别移植物细胞表面上完整的同种异型MHC分子和肽复合物。
4.间接识别:是指受者T细胞识别经过受者APC加工处理的、来源于供者MHC分子的肽分子和受者的MHC分子复合物
【问答】
1.同种异型的直接与间接识别区别在哪里?
直接识别中被识别的分子是完整的同种异型MHC分子,而间接识别则为经处理的同种异型MHC分子来源的肽;直接识别中抗原提呈细胞是供者APC,而间接识别则为受者APC:直接识别中被激活的T细胞以CD8*CTL为主,而间接识别则以CD4 Th为主:直接识别中同种异型反应性非常强烈,而间接识别则较弱或未知:直接识别主要引起急性排斥,而间接识别则与慢性排斥有关:直接识别对环孢菌素A敏感,而间接识别不敏感。

2.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类型和其病理变化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类型有超急性排斥、急性排斥、慢性排斥。超急性排斥病理变化为血管内凝血,急性排斥病理变化为急性血管炎和间质炎,慢性排斥病理变化为间质纤维化,移植物内血管硬化。

3.简述超急排斥的类型和其病理变化
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物质主要是存在于受者体内的天然抗体,多为IgM类,在移植过程中它们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应抗原结合,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导致移植器官发生不可逆性缺血、变性和坏死。

4.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防止原则
A正确合理的组织配型,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包括有ABO血型、HLA型别鉴定、预存抗体的鉴定、交叉配型和mH抗原分型。B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C做好移植物的免疫学监测(四)诱导免疫耐受

第二十五章 免疫学防治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免疫预防的概念、种类;掌握人工主动和被动免疫的概念和制剂的种类。
二、熟悉疫苗的种类及其应用。
三、了解免疫治疗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
【名词解释】
1. 人工主动免疫: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2. 人工被动免疫: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如抗毒素等制剂,使之被动获得适应性免疫应答或细胞因子的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3. 疫苗: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制剂类的统称。
4. DNA疫苗:用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与细菌质粒构建的重组体直接免疫机体,转染宿主细胞,使其表达保护性抗原,从而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疫苗。
5. 亚单位疫苗: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是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
6. 合成肽疫苗:根据有效免疫原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和合成的免疫原性多肽。
7. 过继免疫疗法:取自体淋巴细胞经体外激活、增殖后回输患者,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此为过继免疫疗法
8. 抗体靶向治疗:利用高特异性的单抗作为载体,将细胞毒性物质靶向性地携带至肿瘤病灶局部,可以比较特异地杀伤肿瘤。
【问答】
1.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是:
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的是微生物等抗原制剂,一般需接种13次,有效免疫力产生时间较慢(23周),但维持时间较长(数月数年),主要用于特异性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输入的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效应物质,有效免疫力产生快(可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短(2
3 周),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2.对疫苗的基本要求是:
1)安全:疫苗都用于健康人群,特别是儿童,因此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2)有效:疫苗接种后应在大多数人群中引起保护性免疫,使群体的抗感染能力增强。理想的疫苗接种后既能引起体液免疫,又能引起细胞免疫,而且维持时间很长。3)实用:疫苗的可接受性很重要。要求简化接种程序,同时要求无不适反应,容易运输和保存,价格低廉。

3.BRM的概念、常用制剂及应用
是指具有促进或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通常对免疫功能正常者无影响,而对免疫功能异常,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有促进或调节作用。常用制剂包括治疗性疫苗、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微生物及其产物、合成性分子等。已广泛用于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的治疗。

4.免疫分子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各有哪些措施
免疫分子治疗的措施有:①分子疫苗治疗:如合成肽疫苗、重组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可作为肿瘤和感染的治疗;②抗体治疗:多克隆抗体(免疫血清)如抗毒素可用于白喉、破伤风等疾病的特异治疗和紧急预防;单克隆抗体或基因工程抗体已用于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等的治疗;③细胞因子治疗:重组细胞因子已用于肿瘤、感染、造障碍等疾病的治疗,细胞因子拮抗剂可用于某些自身免疫病或预防。

知识点总结2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 免疫术语
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白细胞 免疫分子
image
 免疫的主要功能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分类:1、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2、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概念: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物质基础: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 dgT细胞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肽、乙型溶素
作用特点:
• 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
• 作用在先(0~96小时)
• 非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
• 无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概念: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物质基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
作用特点:
• 获得性(需抗原激发)
• 作用在后(96小时后启动)
• 特异性(TCR/BCR)
• 记忆性
• 耐受性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 免疫术语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MALT的组成: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MALT的功能及特点:
• 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 产生分泌型IgA
 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
•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 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
•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 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骨髓的功能:
•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胸腺的功能:
•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免疫调节
• 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淋巴结的功能:
•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B占25%)
•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 过滤作用
脾的功能:
•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 40%,B 占60%)
•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 过滤作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
• 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 产生分泌型IgA
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 抗原

 免疫术语
Ag(抗原,antigen):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BCR)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蛋白质、病原微生物、动物血清)
半抗原(hapten):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又称不完全抗原。(某些多糖、脂类、药物)
抗原表位(epitope):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B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又称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1个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天然蛋白大分子为多价抗原,半抗原为单价抗原)
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者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某些抗原诱生的特异性抗体或活化淋巴细胞,不仅可与自身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还可与其他抗原中相同或相似的表位反应。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
TI-Ag(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可分为TI-1和TI-2 Ag。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独特型抗原(idiotypic antigen):每种特异性TCR、BCR或抗体的可变区含有具备独特空间构型的氨基酸顺序(互补决定区,CDR),可作为抗原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类独特的氨基酸序列所组成的抗原表位称为独特型(idiotype, Id)抗原,Id抗原所诱生的抗体称抗独特型抗体(AId)。
SAg(超抗原,superantigen):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人体总T细胞库中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称为超抗原。
佐剂(adjuvant):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特性的比较
image
 抗原的分类
根据诱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
TI-Ag(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可分为TI-1和TI-2 Ag。
TD-Ag与TI-Ag的比较
image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 例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可能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异种抗原(xenogenic antigen):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
• 病原微生物
• 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特异性抗体+异种抗原)
• 异种器官移植物
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不同抗原,又称同种抗原或同种异体抗原。
• HLA抗原
• 抗体的同种异型
• 红细胞血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
自身抗原(autoantigen):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
• 改变和修饰的自身成分
• 胚胎期未与免疫细胞充分接触的自身成分
独特型抗原(idiotypic antigen):特异性TCR、BCR或抗体的可变区中具备独特空间构型的、可作为抗原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的氨基酸序列。
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分类: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病毒蛋白、肿瘤抗原)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外的抗原(细菌、蛋白质)

第四章 抗体

 免疫术语
Ab(抗体,antibody):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Ig(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HVR(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分别用HVR1 (CDR1)、HVR2 (CDR2)、HVR3 (CDR3)表示,共同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又称CDR(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细菌特异性的IgG(特别是IgG1和IgG3)以其Fab段与相应细菌的抗原表位结合,以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FcγR)结合,通过IgG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巨噬细胞等)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mAb(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由单一杂交瘤细胞产生,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
 抗体的基本结构
抗体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呈“Y”形的单体,每条肽链含25个结构域(功能区,约110个氨基酸),二级结构为“桶状”结构。
(一)重链和轻链
• 重链(heavy chain,H): 分子量约为50
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按抗原性差异可分5类:a、g、m、d、e
相应抗体也分为5类:IgA、IgG、IgM、IgD、IgE
同一类抗体,据其铰链区的氨基酸组成及重链二硫键数目、位置不同可分为不同的亚类。
IgA分IgA1和IgA2
IgG分IgG1~IgG4
image
• 轻链(light chain,L): 分子量约为25kD,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k链和l链两种,相应抗体分为k、l两型。
l型有l1、l2、l3、l4四个亚型。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 可变区: 抗体分子中轻链和重链靠近N端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
(V区) 分别占轻链的1/2和重链的1/4或1/5,分别称为VL和VH。
(variable region) 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
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分别用HVR1(CDR1)、HVR2(CDR2)、HVR3(CDR3)表示,共同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 恒定区: 抗体分子中轻链和重链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的区域。
(C区) 分别占轻链1/2和重链3/4或4/5,分别称为CL和CH。
(constant region)
(三)铰链区: 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有利于抗体的两臂同时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表位;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
 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image
 抗体的功能
(1) 识别抗原: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V区功能)
a) 在体内有中和毒素、中和病毒、阻止细菌黏附宿主细胞的作用
b) 在体外用于免疫诊断
c) 作为BCR(mIgM/mIgD),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
(2) 激活补体
a) IgM、IgG1、IgG3以及IgG2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因构型改变而暴露出CH2(IgG)和CH3(IgM)结构域内的补体结合点)
b) IgG4、IgA和IgE形成聚合物后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 结合Fc受体
a) 调理作用
细菌特异性的IgG(特别是IgG1和IgG3)以其Fab段与相应细菌的抗原表位结合,以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FcγR)结合,通过IgG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b)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巨噬细胞等)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4) 穿过胎盘和粘膜
a) 穿过胎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这种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b) 穿过粘膜:S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是黏膜局部免疫的最主要因素。
 各类抗体的特性和功能
IgG: 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
是血清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75-80%);
抗感染的“主力军”;
再次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唯一可通过胎盘的抗体;
可发挥调理作用、激活补体、ADCC作用等。
IgM: 分泌型:存在于血液中,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抗体;
抗原结合能力及激活补体的能力强于IgG;
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脐带血IgM水平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抗感染的“先头部队” ,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是天然的血型抗体。
膜结合型:mIgM,BCR之一,单体,未成熟B细胞表达
IgA: 血清型: 单体,含量低
分泌型: SIgA,二聚体。(secretory IgA)
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等外分泌液中,参与局部粘膜免疫,是抗感染的“边防军”。
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是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IgD: 分为血清型和膜结合型(mIgD)
mIgD为BCR之一,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 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
• 成熟B细胞表达mIgM和mIgD
• 活化B细胞mIgD逐渐消失
IgE: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
亲细胞抗体,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与机体抗寄生虫感染有关。

第五章 补体系统

 免疫术语
补体(complement,C)系统:是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
MAC(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由补体系统的C5b ~C9组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n)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破而死亡。
 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
补体的三条活化途径示意图
image
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
概念: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C4b2a)与C5转化酶(C4b2a3b)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image
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概念:又称替代激活途径,其不依赖于抗体,而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直接激活C3,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参与下,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启动级联酶促反应的过程。
image
凝集素反应/MBL途径(lectin pathway / Mannose-Binding Lectin: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概念:指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或纤维胶原素(ficosin,FCN)等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糖结构,依次活化MASP、C4、C2、C3,形成与经典途径中相同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image
image
 补体的生物功能
(1) MAC介导细胞毒作用
补体系统激活后,最终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导致细胞溶解。
• 参与宿主抗细菌、抗病毒及抗寄生虫的防御机制;
• 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 病理情况下导致自身组织细胞损伤与疾病。
(2) 活性片段的生物学效应
a) 调理作用
补体激活产生的C3b、C4b和iC3b等片段直接结合于细菌或其他颗粒物质表面,通过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补体受体结合而促进吞噬细胞对其吞噬。
b) 炎症介质作用
过敏毒素作用:
C5a、C3a和C4a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促使其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
趋化和激活作用:
C5a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
c) 清除免疫复合物
C3b与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IC)结合,同时黏附于CR1+的RBC和血小板表面,形成较大的复合物并随血液被运送到肝脏和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称为免疫黏附。

第六章 细胞因子

 免疫术语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节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CSF(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
IFN(干扰素,interferon):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白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等细胞分泌和产生的一类能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糖蛋白。
TN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在体内外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
• 小分子蛋白质(8~30kD);
• 可溶性;
• 高效性,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
• 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 可诱导产生;
• 半衰期短;
• 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
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旁分泌方式:对邻近细胞发挥作用。
内分泌方式:通过循环系统对远距离靶细胞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
• 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对不同的细胞发挥不同作用。
• 重叠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具有同样或类似的生物学作用。
• 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 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 网络性:免疫细胞通过具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刺激、彼此约束,形成复杂而又有序的细胞因子网络,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平衡。
 细胞因子的免疫学功能(每条举一例说明)
(1) 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
a) 调控免疫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
• IL-3、SCF作用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多种定向祖细胞;
• GM-CSF可作用于髓样细胞前体及多种髓样谱系细胞;
• G-CSF促进中性粒细胞分化和吞噬功能;
• M-CSF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 IL-7是T、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早期促分化因子;
• IL-15促进NK细胞发育分化;
• EPO促进红细胞生成;
• TPO和IL-11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
b) 调控免疫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活化和功能
• IL-4、5、6、13等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 多种细胞因子调控B细胞分泌Ig的类别转换;
• IL-2、7、18活化T细胞并促进其增殖;
• IL-12和IFN-γ诱导Th0向Th1分化;
• IL-4促进Th0向Th2分化;
• TGF-β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TGF-β和IL-6共同诱导Th17的分化,IL-2、6和IFN-γ促进CTL的分化并增强其杀伤功能,
IL-23促进Th17的增殖和功能维持;
• IL-15刺激NK细胞增殖;
• IL-5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分化为杀伤蠕虫的效应细胞。
(2) 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
a) 抗感染作用
抗菌免疫:
• IL-1、6、8、12和TNF-α引起炎症反应;
• IL-12激活NK细胞;
• IL-8趋化中性粒细胞进入感染部位;
• IL-1β和TNF-α诱导DC分化成熟;
• IFN-γ上调DC MHCⅠ类和Ⅱ类分子表达;
• IL-1、2、4、5、6分别促进T、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 IL-12诱导CD4+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
抗病毒免疫:
• IFN-α、β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 TNF-α、LT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 IFN-α、β、γ激活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 IL-2、12、15、18促进NK细胞的杀伤作用;
• IL-1、TNF-α、IFN-γ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杀伤功能。
b) 抗肿瘤作用
• TNF-α、LT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 IFN-γ、IL-4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IL-1、2、15、IFN-γ诱导NK细胞和CTL杀伤活性;
• IFN-γ诱导肿瘤细胞表达MHCⅠ类和Ⅱ类分子。
c) 诱导细胞凋亡
• TNF-α、LT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 活化T细胞表达的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d) 免疫负调节功能
IL-10和TGF-β等通过直接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或诱导调节性T细胞间接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3) 其他功能(了解)
• 刺激造血
• 刺激创伤组织修复
• 促进血管的生成
 细胞因子的分类(了解)
•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
• 干扰素(interferon,IFN)
•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家族
•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 趋化因子(chemokine)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 免疫术语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uman leukocyte differientation,HLDA):人白细胞分化抗原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表达的细胞表面分子。
CD(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的分子。
 黏附分子的功能
• 参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活化;(T细胞与APC之间通过黏附分子疏松结合)
• 参与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 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的血管地址素配体相互结合)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免疫术语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是一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锚定残基(anchor residue):HLA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与抗原肽互补结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抗原肽结合的关键部位,称锚定位;在该位置抗原肽与HLA分子结合的氨基酸残基称为锚定残基。
MHC限制性(MHC restiction):指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自身MHC分子进行双重识别,即T细胞只能识别自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 经典的MHC I类和II类基因的结构
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
经典的HLAⅠ类基因集中在远离着丝点的一端,包括B、C、A三个座位,其产物是HLAⅠ类分子(α链)。(轻链称为β2微球蛋白,由第15号上的染色体基因编码)
经典的HLAⅡ类基因在复合体中位于近着丝点一端,由DP、DQ、DR三个亚区组成,每一亚区又包括A和B两种基因座位,分别编码HLAⅡ类分子的α链和β链。
其产物是HLAⅡ类分子。
 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点。
HLA I类分子的结构:重链(α链): 由第6号染色体经典HLA I类基因编码(B/C/A)
胞外含α1、α2、α3结构域。
轻链(β2m): 由第15号染色体基因编码,胞外含一个结构域。
抗原肽结合区: 由α1和α2组成,结合内源性抗原肽。
两端封闭,容纳8~10个氨基酸残基。
决定HLA I类分子多态性
免疫球蛋白样区:由α3和β2m组成,二级结构为Ig折叠。
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稳定,非多态区
β2m有助于HLA I类分子的结构稳定和表达
α3与T细胞表面CD8识别
跨膜区: 将HLA I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
胞质区: 参与信号传递
HLAⅡ类分子的结构:α链和β链: 由第6号染色体经典HLAⅡ类基因编码(DP/DQ/DR)
抗原肽结合区: 由α1和β1组成,结合外源性抗原肽。
两端开放,容纳13~17个氨基酸残基。
决定HLAⅡ类分子多态性,主要表现在β1
免疫球蛋白样区:由α2和β2组成二级结构为Ig折叠
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稳定,非多态区
β2与T细胞表面CD4识别
跨膜区: 将HLAⅡ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
胞质区: 参与信号传递
组织分布: HLA Ⅰ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HLA 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专职抗原提呈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
image
 HLA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作用的分子基础—— 锚定残基:HLA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与抗原肽互补结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抗原肽结合的关键部位,称锚定位;在该位置抗原肽与HLA分子结合的氨基酸残基称为锚定残基。
共同基序:HLA分子结合的抗原肽具有特定的相同或相似的氨基酸基本序列。
相互作用的特点── 专一性:特定的HLA分子选择性地结合具有某共用基序的抗原肽。
包容性:一种类型HLA分子可以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用基序的肽段。
 HLA分子的功能
(1) 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 MHC限制性;
• 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和分化;
• 决定疾病易感性的个体差异;
• 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
(2) 抗原提呈作用
• CD8+T细胞识别MHC-I类分子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
• CD4+T细胞识别MHC-II类分子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
(3) 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 经典的Ⅲ类基因编码补体成分,参与炎症反应和对病原体的杀伤;
• 非经典Ⅰ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可调节NK细胞和部分杀伤细胞的活性;
• 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调控炎症反应,并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 免疫术语
等位排斥(allalic exclusion):指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重链(或轻链)基因重排成功后,抑制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重链(或轻链)基因的重排。保证一个B细胞只表达一种轻链和一种重链。
同型排斥(isotype exclusion):是指κ轻链和λ轻链之间的排斥,κ轻链基因重排成功后抑制轻链基因的重排,保证一个B细胞只表达其中一种轻链。
 B细胞的表面分子
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Igβ异二聚体组成。
mIg (BCR,B cell recetptor):
结构——两条完全相同的H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L链组成。
以单体形式存在。
功能——B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直接识别结合特异性抗原表位。
Iga/Igb:
结构——Iga/Igb异二聚体由CD79a和CD79b两条肽链组成,属IgSF。
通过静电吸引与BCR形成稳定的BCR复合物。其胞浆区有ITAM。
功能——转导特异性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第一信号。
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复合体
• CD19胞质区可传递活化信号;
• CD21即CR2,可结合C3d,也是EB病毒受体。
功能: 增强BCR与抗原结合稳定性;
提高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CD40: 成熟B细胞表达,对B细胞分化成熟和抗体产生起重要作用。
与活化T细胞表面CD40L(CD154)结合,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CD80/CD86: 静息B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活化B细胞表达增强。
与T细胞表面CD28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与T细胞表面CTLA-4结合,提供抑制T细胞活化信号。
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
由BCR特异性结合抗原产生,经由Igα/Igβ以及共受体向细胞内转导;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
由B细胞和Th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主要是CD40—CD40L,其次是(CD80/CD86)B7—CD28,ICAM-1—LFA-1
 B细胞的分类
image
 B细胞的功能
• 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中和作用、激活补体、调理作用 、ADCC、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和粘膜等。
• 提呈抗原
由活化B细胞提呈抗原,对可溶性抗原提呈尤为重要。
• 免疫调节功能
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了解)
• 组合多样性(重链的V-D-J重排和轻链的V-J重排)
• 连接多样性(密码子错位、框移错位、N序列插入)
• 受体编辑(重组激活酶基因重新活化,轻链V-J再次重排)
• 体细胞高频突变(成熟B细胞编码V区CDR部位基因点突变)

第十章 T淋巴细胞

 免疫术语
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在胸腺皮质中,同胸腺上皮细胞表面抗原肽-自身MHCⅠ类或Ⅱ类分子复合物以适当亲和力发生结合的DP细胞可继续分化为SP细胞,其中与Ⅰ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CD8表达水平升高,CD4表达水平下降直至丢失,而与Ⅱ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CD4表达水平升高,CD8表达水平下降最后丢失;不能与抗原肽-MHCⅠ/Ⅱ类分子结合或结合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发生凋亡。通过阳性选择,T细胞获得了对抗原识别的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negative selection):SP细胞在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面自身抗原肽-MHCⅠ类或Ⅱ类分子复合物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者发生凋亡(少部分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而不能结合的SP细胞存活成为成熟T细胞并进入外周免疫器官。通过阴性选择,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使T细胞对自身抗原形成中枢免疫耐受。
 T细胞的表面分子
TCR-CD3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TCR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CD3组成
TCR (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tptor):
结构——TCR是由两条不同肽链构成的异二聚体。含V区和C区。
由、链构成的称T细胞(95~99%);
由、链构成的称T细胞(15%)。
功能——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
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HC),具有双重特异性。
CD3:
结构——CD3分子有五种肽链,γ、δ、ε、ζ和η链,
由三种二聚体(γε、δε、ζζ或ζη二聚体)组合而成;
通过盐桥与TCR形成稳定的TCR-CD3复合物。
其胞浆区有ITAM。
功能——转导TCR识别抗原产生的活化信号。
CD4/CD8(TCR共受体):成熟T细胞只表达CD4或CD8,即CD4+T细胞或CD8+T细胞。
CD4: 结构——单链跨膜蛋白
分布——表达于60~65%abT细胞及部分NKT细胞。
功能——可与MHC-Ⅱ类分子β2结构域结合,增强T细胞与APC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TCR识别外源性抗原肽,促进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的产生。
胞质区连接酪氨酸蛋白激酶p56Lck,参与第一信号转导。
是HIV的gp120的受体。
CD8: 结构——α和β肽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分布——表达于30~35% ba T细胞和部分dg T细胞。
功能——可与MHC-Ⅰ类分子α3结构域结合,增强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T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肽,促进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的产生。
胞质区连接酪氨酸蛋白激酶p56Lck,参与第一信号转导。
CD28: 结构——两条相同肽链组成的同源二聚体
分布——表达于90% CD4+T细胞、50% CD8+T细胞表面。
功能——是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与专职性APC表面的CD80/CD86(B7-1/B7-2)分子结合,诱导产生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CTLA-4: 分布——活化的CD4+T和CD8+T细胞表面。
功能——与APC表面的CD80/CD86(B7-1/B7-2)分子结合,亲和力显著高于CD28。
胞质区有ITIM(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下调或终止T细胞活化。
CD40L: 分布——活化的CD4+T细胞。
功能——与APC表面的CD40结合,促进APC活化;
APC活化后B7分子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反过来再促进T细胞的活化;
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诱导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抗体生成和抗体类别转换,诱导记忆B细胞产生。
除此之外还有: ICOS[ICOSL]、CD2(LFA-2)[CD58(LFA-3)]、LFA-1[ICAM-1]、ICAM-1[LFA-1]、PD-1[PD-L1/PD-L2](抑制T细胞的增殖)
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
由TCR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产生;
经由CD3转导信号,CD4或CD8起辅助作用;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
由T细胞和AP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最重要是CD28-CD80/CD86。
 T细胞的分类
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初始T细胞(naïve T cell):是指从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
• CD45RA+,CD62Lhigh;
• 存活期短;
•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
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是指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能发挥免疫效应的T细胞。
• CD45RO+,表达高水平高亲和力IL-2R ;
• 存活期短;
• 向外周炎症部位或某些器官组织迁移,不再循环至淋巴结。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由效应T细胞分化而来,或由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直接分化而来的介导再次免疫应答的T细胞。
• CD45RO+;
• 长期存活(数年);
•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介导再次免疫应答。
根据TCR类型分类:
 T细胞:即通常所称的T细胞,占脾脏、淋巴结和循环T细胞的95%以上。
• 60%
65%为CD4+CD8-,30%~35%为CD4-CD8+。
 T细胞:
• 大多数为CD4-CD8-,少数为CD8+。
• 主要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组织。
• TCR缺乏多样性,只能识别多种病原体表达的共同抗原成分:
① 感染细胞表面CD1分子提呈的糖脂或磷脂类抗原;
② 某些病毒蛋白或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
③ 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和MICB分子;
④ 感染细胞表达的热休克蛋白。识别抗原无MHC限制性。
• 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和介导炎症反应。
image
根据CD分子分亚群:
image

根据功能特征分亚群:辅助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
辅助T细胞(Th,helper T cell):按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分为Th1、Th2、Th3、Th17、Tfh
(1) Th1细胞——促进细胞免疫
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TNF、IL-2等),增强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特别是抗胞内病原体的感染。
• IFN-活化巨噬细胞,增强杀伤能力,促进IgG的生成,通过调理作用和激活补体进一步促进吞噬;
• IL-2、IFN-和IL-12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
• IL-2、IFN-刺激CT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 TNF诱导靶细胞凋亡,促进炎症反应;
• 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2) Th2细胞
分泌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及IL-13等)。
• 辅助体液免疫应答:
分泌IL-4、IL-5、IL-6、IL-10等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生成。
• 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
分泌IL-4、IL-5诱导IgE的生成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在变态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3) Th3细胞:主要分泌大量TGF-,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也属于调节性T细胞。
(4) Th17细胞
分泌IL-17、IL-21、IL-22、IL-26、TNF-等多种细胞因子。
• 参与固有免疫和某些炎症的发生;
• 在免疫病理损伤,特别是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5) Tfh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存在于外周免疫器官淋巴滤泡,分泌IL-21。
• 通过表达的CD40L和ICOS,辅助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存活、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以及抗体类别转换和抗体亲和力成熟。
细胞毒性T细胞(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
功能: 特异性识别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直接杀伤胞内病原体(病毒和 某些胞内寄生菌)感染细胞及肿瘤细胞等靶细胞;
特点: 有Ag特异性、有MHC限制性、可连续杀伤;
杀伤机制:
• 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素及淋巴毒素等物质直接杀伤靶细胞;
• 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
分类:
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
• CD4+CD25+Foxp3+ nTreg
诱导性(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iTreg)
• CD4+CD25+Foxp3+ iTreg
• CD4+CD25-Foxp3+ Th3
• CD4+CD25-Foxp3- Tr1
其他调节性T细胞
功能: 在免疫应答的负调节及自身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效应T细胞的功能
效应T细胞在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诱导中均有重要作用。
作为免疫效应细胞,主要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和CTL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作为免疫调节细胞,具有辅助其他免疫细胞分化和调节免疫应答(促进和抑制)的功能。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 免疫术语
APC(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是能够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专职性APC(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能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具有直接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的功能。
 专职性APC的种类和特点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DC是一类成熟时具有许多树突样突起的、能够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初始T细胞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DC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分类: 根据来源分类: 经典DC(cDC):髓系DC
浆细胞样DC(pDC):淋巴系DC
根据成熟状态分类:未成熟DC、(迁移期DC)、成熟DC
未成熟DC特点: 表达模式识别受体,能有效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
低水平表达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
成熟DC特点: 高水平表达MHCⅡ类分子等,能有效提呈抗原和激活T细胞;
低表达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能力弱。
image
未成熟DC与成熟DC特点的比较
功能:
• 识别、摄取和加工抗原,参与固有免疫。
• 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作用(MHC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细胞因子)
• 免疫调节作用
•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诱导
单核/巨噬细胞
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
功能:
• 吞噬和清除病原微生物
• 发挥专职性APC功能,刺激已活化的效应T细胞或记忆T细胞
• 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杀伤病原体能力
B细胞
激活的Th辅助B细胞活化,对TD-Ag应答产生抗体,表达CD80/CD86等共刺激分子;
作为专职性APC时,主要以BCR识别、浓集和内化抗原,刺激已活化的效应T细胞或记忆T细胞。
 MHCⅠ类分子途径(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
内源性抗原主要通过MHCⅠ类分子途径加工和提呈。
在内质网腔MHCⅠ类分子中的链合成后,立即与伴侣蛋白(钙联蛋白、TAP相关蛋白等)结合,2m与链组装形成MHCⅠ类分子。
内源性Ag首先与泛素结合,泛素化蛋白在胞质中被蛋白酶体降解为多肽,经TAP转移至内质网腔,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经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膜,提呈给CD8+T细胞。
TAP: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 MHCⅡ类分子途径(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提呈)
外源性抗原主要通过MHCⅡ类分子途径加工和提呈。
在内质网腔新合成的MHCⅡ类分子,与Ii形成九聚体;MHCⅡ/Ii九聚体由内质网经高尔基体形成MⅡC;在MⅡC内Ii被降解,余下MHCⅡ类分子相关的恒定链多肽(CLIP)在抗原肽结合槽中。
外源性Ag被摄取进入APC,与内体融合;或形成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为吞噬溶酶体;内体或吞噬溶酶体与MⅡC融合,Ag在吞噬溶酶体和MⅡC中被降解为小分子多肽片段。CLIP在HLA-DM作用下解离,MHCⅡ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形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转运到细胞膜,提呈给CD4+T细胞。
Ii:Ia相关恒定链,Ia-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MⅡC:MHCⅡ类小室,MHC classⅡ compartment
CLIP:MHCⅡ类分子相关的恒定链多肽,classⅡ-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
MHCⅠ类分子途径和MHCⅡ类分子途径的比较
MHCⅠ类途径 MHCⅡ类途径
抗原来源 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
降解抗原的胞内位置 胞质蛋白酶体 MⅡC、吞噬溶酶体
抗原与MHC结合部位 内质网 MⅡC
提呈抗原肽的MHC MHCⅠ类分子 MHCⅡ类分子
伴侣和抗原肽转运分子 TAP、钙联蛋白 Ii链、钙联蛋白
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细胞 所有有核细胞 主要为专职性APC
识别和应答细胞 CD8+T细胞(CTL) CD4+T细胞(Th)

第十二章 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 免疫术语
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指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自身MHC分子进行双重识别,即T细胞只能识别自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AICD(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指免疫细胞活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后,诱导的一种自发的细胞凋亡。活化T细胞表达Fas增加,多种细胞表达的FasL与之结合,启动活化T细胞的凋亡信号,诱导细胞凋亡。
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分三个阶段——
• 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 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 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初始T细胞的TCR与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HC)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其中外源性抗原-MHCⅡ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CD4+T细胞识别;
内源性抗原-MHCⅠ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CD8+T细胞识别。
APC与T细胞的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
• 粘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T细胞的LFA-1、CD2和APC的ICAM-1、LFA-3)
• 可逆而短暂, 促进和增强T细胞表面TCR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能力。
• 能特异性识别pMHCⅡ的T细胞进入特异性结合阶段。
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
• TCR特异性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 CD3分子传递特异性抗原刺激信号;
• CD4和CD8是TCR的共受体,促进第一信号产生及传递信号;
• 共刺激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助于维持、加强T细胞和APC的直接接触,并诱导产生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例如:CD28/B7,LFA-1/ICAM-1,LFA-2/LFA-3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 TCR特异性识别结合在MHC分子槽中的抗原肽,启动第一信号。
• CD3与共受体(CD4/CD8)胞质段相互作用,通过CD3胞质区ITAM启动活化。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 T细胞与APC表面多对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第二信号。
• CD28、CTLA-4—B7-1/B7-2(CD80/86)、CD40—CD40L、ICOS—ICOSL
• PD-1—PD-L1/PD-L2——共抑制分子
• LFA-1—ICAM-1、LFA-2—LFA-3——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 如缺乏共刺激信号,第一信号就不能有效激活特异性T细胞,导致T细胞失能。
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
• 由活化的APC和T细胞产生:IL-1、IL-2、IL-6、 IL-12、IFN-γ等
T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知道)
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使活化T细胞发生增殖,其中IL-2是最重要的促增殖因子。
(1) CD4+T细胞的分化
• IL-12、IFN- Th0→Th1(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 IL-4 Th0→Th2(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 IL-2、TGF- Th0→Treg(发挥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
• IL-6、TGF-小鼠/IL-1人 Th0→Th17
• IL-27、IL-6 Th0→Tfh
(2) CD8+T细胞的分化
• CD8+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记忆性T细胞。
• Th细胞非依赖性的:
高表达共刺激分子的病毒感染DC,直接刺激初始CD8+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CTL。
• Th细胞依赖性的:
低表达或不表达共刺激分子的靶细胞,不能有效激活初始CD8+T细胞,而需要APC和CD4+T细胞的辅助。
 Th的免疫效应
Th1的效应:
(1) Th1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激活巨噬细胞(抗胞内病原体感染) :
• 产生INF-γ,表达CD40L,激活巨噬细胞;
• 激活的巨噬细胞通过高表达B7和MHC II类分子以及分泌IL-12等,扩大Th1细胞应答的效应。
诱生并募集巨噬细胞:
• 产生IL-3和GM-CSF,诱生巨噬细胞;
• 产生TNF-α、LTα和MCP-1,募集巨噬细胞。
(2) Th1对淋巴细胞的作用
• 产生IL-2等,促进Th1、Th2、CTL和NK细胞等活化和增殖,放大免疫效应;
• 分泌IFN-γ促使B细胞产生具有调理作用的抗体(IgG),进一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 Th1细胞对中性粒细胞作用
• 产生淋巴毒素和TNF-α,活化中性粒细胞,促进其杀伤病原体。
Th2的效应:
(1) 辅助体液免疫应答
• 产生IL-4、IL-5、IL-10、IL-13等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2) 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
• 分泌IL-4,诱导IgE的生成,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超敏反应;
• 分泌IL-5,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参与抗寄生虫感染。
Th17的效应:
(1) 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泌IL-17、IL-22、IL-21等,刺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Mφ等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 促进IL-8、MCP-1等分泌,趋化和募集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 促进G-CSF、GM-CSF等分泌,活化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并刺激骨髓造血;
• 促进IL-1β、IL-6、TNF-α等分泌诱导局部炎症反应。
(2) 参与炎症反应、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Tfh的效应:
分泌IL-21,并通过表达的CD40L和ICOS,辅助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存活、增殖,促进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抗体类别转换和抗体亲和力成熟。
 CTL的免疫效应(CTL杀伤靶细胞的过程和机制)
靶细胞:胞内寄生病原体(病毒和某些胞内寄生菌等)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
CTL杀伤靶细胞过程:效-靶细胞结合、CTL的极化、致死性攻击
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途径):
(1)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 穿孔素: 是储存于胞质颗粒中的细胞毒素,单体可插入靶细胞膜,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聚合成孔道,使水、电解质迅速进入细胞,导致靶细胞崩解;
• 颗粒酶: 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随CTL脱颗粒而分泌到细胞外,循穿孔素在靶细胞膜所形成的孔道进入靶细胞,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而介导靶细胞凋亡。
(2) 死亡受体途径
• 效应CTL表达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 效应CTL分泌TNF-α,与靶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 免疫术语
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在抗原诱导和Th辅助下,中心母细胞的轻链和重链V基因发生高频率点突变。
导致BCR多样性及体液免疫应答中抗体的多样性,并可导致Ig亲和力成熟。
Ig的类别转换(class switching):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和T细胞辅助活化增殖后,首先分泌的IgM可转换成IgG、IgA或IgE,而抗体重链的V区保持不变。
这种可变区相同而Ig类别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或同种型转换(isotype switching)。
 B淋巴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过程
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特点:
• B细胞经由BCR特异性识别抗原,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作为APC将 pMHCⅡ提呈给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识别。
• BCR识别的抗原无需经APC的加工和处理,也无MHC限制性。
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
与T细胞相似,B细胞的活化也需要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
• BCR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表位,启动第一信号,并经由Igα/Igβ传导入胞内;
• 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复合物)提高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加强B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
• B细胞与活化的Th 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向B细胞提供第二信号。
• 其中最重要的是CD40—CD40L,还有ICAM-1—LFA-1
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形成生发中心和继续分化:
• 由活化的Th 细胞(主要是Th2, Tfh)分泌。
•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4、IL-5、IL-21等促进活化的B细胞增殖、分化。
T、B细胞相互作用:
• 活化Th细胞辅助B细胞免疫应答,活化B细胞作为APC活化T细胞。
B细胞的增殖以及终末分化:
B细胞分化的抗原依赖期(了解)
image
B细胞增殖形成生发中心:
暗区(中心母细胞): 分裂增殖能力极强,体积大,紧密聚集,不表达mIg;
产生子代细胞即中心细胞;
明区(中心细胞): 分裂速度渐慢或停止,体积小,聚集不甚紧密
在FDC和Tfh细胞的协同作用下继续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或分化为记忆B细胞。
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
体细胞高频突变——
概念: 在抗原诱导和Th辅助下,中心母细胞的轻链和重链V基因发生高频率点突变。
特点: 在每次细胞分裂中,IgV区基因中大约每1000个bp中就有一对发生突变。
结果: 导致BCR多样性及体液免疫应答中抗体的多样性;
并可导致Ig亲和力成熟。
Ig亲和力成熟——
当大量抗原被清除,或再次免疫应答时,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克隆会优先结合抗原并得到扩增,最终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称为抗体亲和力成熟。
Ig的类别转换:
概念: 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和T细胞辅助活化增殖后,首先分泌的IgM可转换成IgG、IgA或IgE,而抗体重链的 V区保持不变,这种可变区相同而Ig类别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Ig的类别转换或同种型转换。
遗传学基础: 同一V区基因与不同重链C基因的重排,转换区(S区)重组。
特点: 在抗原诱导下发生;接受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直接调节。
浆细胞的形成:大部分迁入骨髓,长时间持续产生抗体,不能再与抗原起反应。
记忆B细胞的产生:从生发中心进入血液参与再循环,再次应答时可迅速活化。
 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活化Th细胞辅助B细胞免疫应答
① 活化Th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可提供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CD40L/CD40等)
② 活化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Th2:IL-4、5、6;Tfh:IL-21等)
活化B细胞作为APC活化T细胞
① B细胞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② 活化的B细胞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B7/CD28等)
一般情况下当大量抗原进入未经免疫的机体后,诱发初次免疫应答时其抗原呈递细胞多由巨噬细胞完成。经Mφ活化TH细胞后再由活化的TH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和形成记忆B细胞。但当再次免疫应答发生时,抗原呈递细胞则主要由已扩增的B细胞克隆承担。
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发生于外周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和生发中心。
 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比较)
image
初次应答分为四个阶段:
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下降期。
再次应答:
• 潜伏期短;
• 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
• 抗体浓度增加快,快速到达平台期,平台高;
• 抗体维持时间长;
• 再次应答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 免疫术语
PRR(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指存在于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膜表面、胞内器室膜上和血清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凋亡和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PAMP(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是指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或宿主凋亡或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所共有的高度保守、可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结合的特定分子。
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1) 组织屏障
a) 皮肤粘膜屏障
• 物理屏障: 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
• 化学屏障: 分泌杀菌、抑菌物质
• 微生物屏障: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b) 体内屏障
• 血脑屏障: 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和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
• 血胎屏障: 阻挡母体内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
(2) 固有免疫细胞
a) 吞噬细胞(phagocyte)
吞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1) 单核细胞(monocyte)(知道)
• 单核细胞在血液中短暂停留(12~24小时)
• 进入表皮棘层分化为朗格汉斯细胞,进入组织器官分化为巨噬细胞。
(2) 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
• 分定居和游走两类;
• 定居巨噬细胞在不同组织中有不同的名称;
• 游走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结缔组织中;
• Mφ有很强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能力。
功能:
• 杀伤清除病原体
• 杀伤胞内寄生菌和肿瘤等靶细胞
• 参与炎症反应
• 加工提呈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 免疫调节作用
杀伤清除病原体: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反应性氧/氮中间物的杀伤作用(ROI/RNI)
氧非依赖杀菌系统:酸性环境、溶菌酶、抗菌肽等
杀伤胞内寄生菌和肿瘤等靶细胞:
激活的巨噬细胞可有效杀伤胞内寄生菌和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
机制:细胞毒性分子、各种水解酶、TNF-α分泌增加,ADCC效应
参与炎症反应:
感染部位产生的细胞因子可募集和活化巨噬细胞
(MCP-1、GM-CSF和IFN-等)
活化的Mφ通过分泌趋化因子或促炎细胞因子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MIP-1/、MCP-1、IL-8和IL-1等)
加工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提呈外源性pMHCⅡ供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识别;
交叉提呈外源性pMHCⅠ供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识别。
免疫调节作用:IFN-;IL-12、IL-18;IL-10
(3)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 数量多,产生速率高,存活期短;
• 通过氧依赖、氧非依赖以及MPO杀菌系统杀伤病原体;
• 表达多种趋化因子受体、模式识别受体和调理性受体,具有很强的趋化和吞噬能力,并可通过调理作用或ADCC作用增强其吞噬或杀伤能力。
b)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
经典DC(cDC):髓系DC
• 未成熟DC:摄取、加工抗原
• 成熟DC:提呈抗原、免疫激活
浆细胞样DC(pDC):淋巴系DC
• 产生Ⅰ型干扰素,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c)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分布:主要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脏、脾脏、肺脏和淋巴结
表面标记:TCR-、mIg-、CD56+、CD16+(小鼠NK1.1,Ly49)
功能: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作用特点: 无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杀伤无需抗原预先致敏,
直接识别和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亦可通过ADCC发挥杀伤作用。
杀伤机制: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途径TNF-/TNFR途径
d) 固有样淋巴细胞(innate-like lymphocyte)
固有样淋巴细胞包括NKT细胞、T细胞和B1细胞
• 介于适应性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细胞之间;
• 其抗原识别受体(TCR/BCR)为有限多样性,直接识别病原体或靶细胞所共有的特定表位分子;
• 无需克隆扩增,通过趋化募集迅速活化发生应答;
(1) 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
表面标志:CD56+(小鼠NK1.1+) 、TCR-CD3+、CD4-CD8-
分布:骨髓、肝脏和胸腺
抗原识别受体: 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谱窄,不受MHC限制
识别靶细胞表面CD1分子提呈的磷脂和糖脂类抗原,
功能: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2) T细胞
• 大多数为CD4-CD8-,少数为CD8+;主要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组织。
• TCR缺乏多样性,只能识别多种病原体表达的共同抗原成分;(知道)
①感染细胞表面CD1分子提呈的糖脂或磷脂类抗原;
②某些病毒蛋白或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
③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和MICB分子;
④感染细胞表达的热休克蛋白。
识别抗原无MHC限制性。
功能: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和介导炎症反应。
e)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包括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3) 固有免疫分子
a) 补体系统(complement,C)
细胞毒作用:溶解细胞、细菌、病毒
补体活化产物的作用:
调理作用(C3b、C4b、iC3b)
过敏毒素作用(C5a、C3a、C4a)
趋化作用(C5a)
免疫黏附作用(C3b)
b) 细胞因子(cytokine)
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
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抗感染、抗肿瘤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免疫负调节功能
c) 其他抗菌物质:抗菌肽、溶菌酶、乙型溶素
image
 NK细胞的活性调节(NK细胞细胞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机制)
NK细胞杀伤活化受体和杀伤抑制受体(了解)
杀伤细胞活化受体激发NK细胞杀伤,杀伤细胞抑制受体抑制NK细胞杀伤。
识别MHCⅠ类分子的活化或抑制性受体:KIR、KLR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
抑制性受体:KIR2DL和KIR3DL;活化性受体:KIR2DS和KIR3DS
•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KLR)
抑制性受体:CD94/NKG2A;活化性受体:CD94/NKG2C
识别非MHCⅠ类分子配体的杀伤活化受体
• NKG2D(NK细胞、T细胞;配体MICA/MICB: 主要表达于上皮肿瘤细胞表面)
• NCR(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K细胞特有的标志,有NKp46、NKp30、NKp44)
NK细胞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机制
在生理条件下,自身组织细胞正常表达MHCⅠ类分子,NK细胞表面杀伤抑制受体占主导地位,可抑制各种杀伤活化受体的作用,因此NK细胞不能杀伤自身正常组织细胞;(NK细胞表面杀伤抑制受体:KIR2DL/3DL和CD94/NKG2A)
在病理情况下,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缺失或下降表达,NK细胞杀伤抑制受体因无配体结合而丧失功能;同时NK细胞通过表面杀伤活化受体识别靶细胞表面异常或上调表达的非MHCⅠ类分子配体而活化,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NK细胞通过表面杀伤活化受受体:NCR和NKG2D)
 固有免疫的应答特点
• 固有免疫细胞无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通过PRR或有限多样性抗原识别受体直接识别;
•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趋化募集,迅速活化发挥效应,无需经过克隆扩增和分化;
• 固有免疫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全过程,并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 固有免疫维持时间短,不产生免疫记忆,不发生再次应答。
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1) 即刻固有免疫阶段
发生于感染0~4小时之内(屏障作用、巨噬细胞的作用、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2) 早期诱导的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后4~96小时(巨噬细胞募集、活化,扩大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B1细胞、NK细胞、NKT细胞和T细胞活化);
(3) 适应性免疫应答启动阶段
发生于感染96小时后,DC激活初始T细胞。
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 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
• 协助效应T细胞进入感染或肿瘤发生部位
• 协同效应T细胞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

 免疫术语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称为免疫耐受。
中枢耐受(central tolerance):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外周耐受(peripheral tolerance):是指成熟的T、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而显示免疫耐受。
 外周耐受的机制
(1) 克隆清除
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外周遭遇自身抗原后,如果自身抗原高水平表达,且与TCR具有高亲和力,经APC提呈后可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信号,但APC不能提供足够强度的第二信号,T细胞不仅不能活化,反而会被诱导凋亡。
(2) 免疫忽视
免疫系统对低水平抗原或低亲和力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称为免疫忽视。
(3) 克隆失能
只有第一信号,而无第二信号,细胞不能充分活化,呈克隆失能状态。最常见于不成熟DC(iDC)提呈自身抗原引起。
(4) 免疫调节细胞的作用
在胸腺中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分化而来的nTreg,主要通过细胞-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在外周由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而产生的iTreg,主要通过分泌IL-10和TGF-等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5) 免疫豁免部位的抗原在生理条件下不引起免疫应答
机体某些部位通常不会发生同种异体组织免疫排斥反应,称免疫豁免部位。
例如:脑、眼的前房、胎盘;
产生免疫豁免效应的原应主要有:
① 生理屏障;
② 局部微环境易于诱导免疫偏移;(向Th2方向分化)
③ 表达FasL,诱导表达Fas的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④ 产生TGF-等抑制性细胞因子或表达PD-1配体抑制T细胞应答;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 免疫术语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 超敏反应的分型
image
 四种类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以及临床常见疾病。
一、Ⅰ型超敏反应
特点:
• 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 发生快、消退亦快;
• 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 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变应原:(知道)
• 药物或化学物质性变应原:如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有机碘化合物等;
• 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颗粒、尘螨排泄物、真菌菌丝及孢子、昆虫毒液、动物皮毛等。
• 食物变应原:如奶、蛋、鱼虾、蟹贝等食物蛋白或部分肽类物质。
• 某些酶类物质,如尘螨中的半胱氨酸蛋白、枯草菌溶素。
发生机制:
初次接触变应原 (刺激)机体 (产生)IgE→靶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靶细胞(致敏肥大细胞和致敏嗜碱性粒细胞)
再次接触变应原→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IgE交联→脱颗粒和释放介质→储备的介质(组胺、激肽酶原、激肽原、缓激肽),新形成的介质(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常见疾病:
(1) 全身过敏性反应
a) 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
b) 血清过敏性休克:动物免疫血清
(2) 全身过敏性反应
a)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b) 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
c) 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二、Ⅱ型超敏反应
定义:
Ⅱ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靶细胞:(知道)
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
靶细胞表面的抗原:
• 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血型抗原、HLA抗原)
• 外源性抗原;
• 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
• 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 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发生机制:
细胞表面固有抗原或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原、半抗原与IgG或IgM结合后导致:
① 激活补体,溶解细胞;
② 通过调理、免疫黏附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
③ 通过ADCC作用破坏靶细胞;
④ 通过刺激或阻断作用导致靶细胞功能改变(书上无)
临床常见疾病:
(1) 输血反应:多见于ABO血型不符的输血。
(2) 新生儿溶血反应:Rh-母亲生育Rh+胎儿(通常为二胎)或ABO血型不符。
(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感染或药物引起
(4)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等
(5)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 其他(机制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重症肌无力
三、Ⅲ型超敏反应
定义: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C)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IC沉积的条件:(知道)
• IC的大小、IC的量过大或持续存在、Ag或Ab的理化特点(结合价、亲和力等)
• 机体清除IC能力降低(补体、补体受体或FcR、吞噬细胞功能异常或缺陷)
• 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高压及涡流(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膜)→容易沉积
发生机制:(见后)
• 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
•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组织损伤。
临床常见疾病:
(1)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 Arthus反应:实验性局部Ⅲ型超敏反应
b) 类Arthus反应: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过敏性肺泡炎
(2) 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image

四、Ⅳ型超敏反应
定义:
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相同抗原后24~72h出现,又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与抗体和补体无关,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抗原:胞内寄生菌、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
效应T细胞:主要是CD4+Th1和CD8+CTL。
发生机制: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见后)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第十八章 自身免疫病

 免疫术语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在免疫耐受状态下,一定量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自身抗体普遍存在于所有个体的外周免疫系统中,有利于协助清除衰老变性的自身成分,维持免疫系统的自身免疫稳定,称为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在某些内因和外因诱发下,自身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持续迁延的自身免疫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造成自身细胞破坏、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临床病症。
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有些微生物与人的细胞或细胞外成分有相同或类似的抗原表位,在感染人体后激发的针对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应答,也能攻击含有相同或类似表位的人体细胞或细胞外成分,这种现象被称为分子模拟。
表位扩展(epitope spreading):免疫系统先针对抗原的优势表位发生免疫应答,如果未能及时清除抗原,可相继对隐蔽表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 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机制以及典型疾病
(1) 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a) 自身抗体直接介导细胞破坏
病理损伤机制:
Ⅱ型超敏反应:自身抗体结合自身细胞膜成分引起自身细胞的破坏。
典型疾病:
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自身免疫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恶性贫血:
胃壁细胞及内因子自身抗体→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红细胞生成障碍
b) 自身抗体介导细胞功能异常
病理损伤机制:
特殊的Ⅱ型超敏反应: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结合自身细胞表面受体,导致细胞功能紊乱。
典型疾病: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
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激动型抗受体自身抗体)
重症肌无力(MG):
抗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阻断型抗受体自身抗体)
c)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介导组织损伤
病理损伤机制:
Ⅲ型超敏反应:自身抗体结合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导致组织损伤。
典型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抗组蛋白、抗DNA、抗核抗原物质的自身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抗IgG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 RF)

(2)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病理损伤机制:
Ⅳ型超敏反应:活化的自身反应性Th1和CTL介导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典型疾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
自身反应性CD8+ CTL持续杀伤胰岛细胞,致使胰岛素分泌不足。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髓鞘碱性蛋白特异性CD4+Th1浸润脑组织,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炎性损害。

第十九章 免疫缺陷病

 免疫术语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免疫缺陷病是遗传因素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导致的免疫成分缺失、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
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congenital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IDD)
•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AIDD)
共同特点:(了解)
• 反复、慢性和难以控制的感染,感染性质与缺陷类型有关;
• 常伴发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和炎症性疾病;
• 易发生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 多数PIDD有遗传倾向
 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选择题)
(1) 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
是源自骨髓干细胞的T、B细胞发育障碍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a) T细胞缺陷、B细胞正常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T-B+SCID)
特点:T细胞显著减少,NK细胞减少或正常,B细胞正常或升高但血清Ig降低。
临床表现:出生后不久即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和夭折。
b) T、B细胞均缺如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T-B-SCID)
特点:循环淋巴细胞极度减少、各种Ig缺乏。
临床表现:不仅有IDD典型特征,还可见耳聋、行为障碍、肋软骨异常和肝毒性等症状。
(2) 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
以抗体生成及抗体功能缺陷为特征,一般均有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减少或缺乏。
a)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X-linked agammaglobulinaemia)
特点:最常见,所有血清Ig严重降低伴B细胞显著降低或缺如,而T细胞数量及功能正常。
临床表现:(多见于男性婴幼儿,出生6-9个月后开始发病)
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某些患儿伴有自身免疫病。
b)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特点:IgG、IgA水平明显降低,IgM可能正常或下降,伴B细胞正常或降低,但较XLA轻。
临床表现:(常发生于学龄期)
多易患反复细菌感染,部分有自身免疫病、淋巴组织增生和(或)肉芽肿病。
(3) 吞噬细胞数量、功能先天性缺陷
吞噬细胞趋化作用、粘附能力和杀菌活性等发生障碍,均可导致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CGD,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特点:持续的慢性感染引起吞噬细胞在局部聚集,并持续刺激CD4+T细胞形成肉芽肿。
临床表现:反复化脓性感染,在淋巴结、肺、脾、肝、骨髓等多个器官形成化脓性肉芽肿。
(4) 补体缺陷
参与补体激活的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或补体受体中任一成分缺陷均可致病。
a)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neurotic edema)
特点:C1INH基因缺陷,引起C2裂解失控,C2a产生过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水肿,喉头水肿可致窒息死亡。
b)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5) 其他定义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
不属其他分类,但临床表型、致病基因已经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归于此类。
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伴湿疹和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X连锁)
特点:
造血细胞移动功能及形态学改变,T细胞减少及功能障碍,对多糖抗原的抗体应答能力减弱。
临床表现:(多见于男性,新生儿、婴儿期开始发病)
以反复细菌感染、血小板减少症和皮肤湿疹为特点,可伴发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 免疫术语
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
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肿瘤特异性抗原是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一类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肿瘤相关抗原指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组织均可表达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
 机体抗肿瘤的主要免疫效应机制(了解)
(1) 免疫效应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a) 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CTL:(主要效应细胞)
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和TNF-TNFR途径(死亡受体途径),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Th细胞
• 辅助CTL的激活;
• 产生细胞因子招募和激活CTL和巨噬细胞;
• 产生TNF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b) 固有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应
NK细胞:(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ADCC、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和TNF-TNFR途径杀伤肿瘤细胞。
Th细胞(双重作用)
• 辅作为专职性APC提呈抗原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
通过吞噬、ADCC、分泌细胞毒性因子等杀伤清除肿瘤细胞;
• 被肿瘤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驯化,促进肿瘤的发展。
(2) 免疫效应分子的抗肿瘤作用
抗体:
• 激活补体溶解肿瘤细胞;
• 介导ADCC效应
• 发挥调理作用
• 封闭肿瘤细胞表面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增强抗体:肿瘤特异性抗体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
其他免疫效应分子:INF、TNF、补体、酶等
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 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
• 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
• 肿瘤细胞共刺激信号异常
• 肿瘤细胞表达或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 肿瘤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 诱导肿瘤特异性T细胞凋亡和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 诱导机体产生Treg和髓源性抑制性细胞

第二十一章 移植免疫

 免疫术语
直接识别(direct recognition):受者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直接识别供者APC表面抗原肽(外来抗原肽或供者自身肽)-供者MHC分子复合物,并产生免疫应答。
间接识别(indirect recognition):供者移植物的脱落细胞经受者APC摄取、加工,以供者来源的同种异体抗原(主要是MHC抗原)的抗原肽-受者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受者T细胞,使其识别并活化。
HVGR(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移植术后,受者免疫系统识别移植物抗原并产生应答,导致移植物被排斥。
GVHR(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移植物中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受者组织抗原并产生应答所引起的排斥反应。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

第二十三章 免疫学防治

 免疫术语
人工主动免疫(direct recognition):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主动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indirect recognition):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如抗毒素等制剂,使之被动获得适应性免疫应答或细胞因子的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疫苗(vaccine):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制剂类的统称。
 疫苗的种类(了解)
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第一代疫苗)
概念:又称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
缺点:主要诱生特异性Ab,需多次接种;注射局部和全身反应较重;免疫效果有一定局限性。
举例: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乙脑病毒疫苗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第一代疫苗)
概念: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
优点:免疫效果良好、持久;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缺点:存在回复突变的危险(罕见)。
举例:脊髓灰质病毒、卡介苗、麻疹病毒疫苗是常用的减毒活疫苗。
类毒素(toxoid):(第一代疫苗)
概念:用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
特点:因其已失去外毒素的毒性,但保留免疫原性,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
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第二代疫苗)
概念:去除病原体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或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
举例: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疫苗、重组口蹄疫疫苗等
结合疫苗(conjugate vaccine):(第二代疫苗)
概念:将细菌荚膜多糖成分连接于其他抗原类毒素,为其提供蛋白质载体,使其成为TD-Ag。
优点:引起T、B细胞联合识别,B细胞产生IgG类抗体,明显提高免疫效果。
举例:b型流感杆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DNA疫苗(DNA vaccine):(第三代疫苗)
概念:用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基因与细菌质粒构建成重组体,注入机体后,重组质粒可转染宿主细胞,使其表达能诱导有效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
优点:在体内可持续表达,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维持时间长。
重组载体疫苗(recombinant vector vaccine):(第三代疫苗)
概念: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插入载体(减毒的病毒或细菌)基因组中,接种后,随疫苗株在体内的增殖,大量表达所需的抗原。
优点:可将多种病原体的有关基因插入载体,成为可表达多种保护性抗原的多价疫苗。
其他新型疫苗:合成肽疫苗、食用疫苗、粘膜疫苗、透皮疫苗、治疗性疫苗

历年真题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的特性是什么?

抗原来源于非胸腺组织;
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
诱生的抗体属于IgG类;
多为蛋白质。

下列哪些细胞不是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朗格罕细胞;
内皮细胞。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从何处开始?

C1q;
C3;
C1s;
C1qrs。

关于变态反应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变态反应也属免疫应答;
变态反应是由于免疫应答引起的病理过程;
变态反应和生理性免疫应答是两种机理完全不同的免疫应答;
变态反应的发生取决于抗原的性质和机体反应两方面。

给机体注射抗毒素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什么?

自然主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双识别”是指识别什么?

自身MHC-Ⅰ/Ⅱ类分子与异物性抗原肽段复合物;
自身MHC-Ⅰ/Ⅱ类分子与自身肽段复合物;
异型MHC-Ⅰ/Ⅱ类分子与异物性抗原肽段复合物;
异型MHC-Ⅰ/Ⅱ类分子与自身肽段复合物。

关于HLA基因复合体描述错误的是:

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
专门编码人类白细胞抗原;
经典I类基因包括A、B、C三个座位;
经典II类基因由DP、DQ、DR三个亚区组成;
每个II类基因亚区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基因座位。

所有T细胞特征性标志是:

BCR;
CD2;
CD4;
CD8;
TCR。

用于测定总T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是:

CD4;
CD8;
CD3;
CD56;
CD5。

关于NK细胞正确的叙述是:

发现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
具有MHC的限制性;
具有ADCC效应 ;
分泌与TH2相同的细胞因子;
具有抗体产生作用。

与MHC-I类分子结合增强T细胞和APC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是:

CD3;
CD4;
CD8;
CD28;
CD40。

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内源性抗原-MHC I 类分子 ;
外源性抗原-MHC I 类分子;
内源性抗原-MHC II 类分子;
CD8-MHC II 类分子;
CD4-MHC I 类分子。

细胞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由:

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
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
Th3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
Tr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
CTL分泌的穿孔素引起。

胞浆区含有ITAM基序的CD分子是:

CD3;
CD28;
CD4;
CD8;
CD152。

初始T细胞表达的CD分子是:

CD45RA;
CD44;
CD45RO;
CD40;
CD28。

通过分泌TGF-β对免疫应答发挥负调节的T细胞是:

Th1;
Th2;
Th3;
CTL;
Tr。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Th1分泌IFN-γ,抑制Th2细胞应答;
Th2细胞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抗体生成;
IL-12促进T细胞向Th1分化;
IL-4促进T细胞向Th1分化;
Th1介导细胞免疫,不能促进抗体的生成。

抗体和抗原的结合部位是

VL和VH区;
CH1区;
CH2区;
CH3区。
补体活化经典途径C5的转化酶是:

C4b2b;
C4b2b3b;
C3bBb;
C3bBb3b;
C1b2b。

补体旁路途径C3的转化酶是:

C4b2a;
C3bBb;
C4b2a3b;
C3bBb3b;
C5b-9。

只具有与抗体结合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是:

自身抗原;
完全抗原;
半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半抗原的特性是

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
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
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
多为大分子蛋白质;
与载体在一起既有抗原性又有免疫原性。

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是指:

抗肿瘤免疫;
移植免疫 ;
过敏反应 ;
自身耐受;
自身免疫病。

从抗原化学性质来讲,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脂多糖;
多糖类;
蛋白质;
DNA;
脂肪。

T细胞表位是:

T细胞表位表达的化学结构;
一般为线性表位;
一般为构象表位;
一般位于抗原分子表面;
T细胞能够直接识别。

对活化的T细胞进行负向调节的分子是:

CD28;
CTLA-4;
CD4;
CD2;
CD40。

用胃蛋白酶水解免疫球蛋白后,能获得:

2个Fab和1个Fc片段;
1个Fab和1个Fc片段;
F(ab)2和pFc 片段;
2个Fab和2个Fc片段;
F(ab)2和1个Fc片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
免疫球蛋白均为抗体,但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不同且无关;
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有明确的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功能相同,但结构不同。

关于TD-Ag描述正确的是:

只含有B细胞表位,供B细胞识别;
只含有T细胞表位,供T细胞识别;
既含有T细胞表位又含有B细胞表位,同时激活 T、B细胞;
多数为多糖类抗原;
引起免疫应答不需要T细胞的辅助。

CD40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其配体是CD40L,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其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
配体是CD28;
是绵羊红细胞的受体 ;
是T细胞活化的必要协同刺激分子。

以下受体和配体的结合哪一项是正确的?

CD40L与CD40;
CD28与CD72;
CD5与CD80;
CD2与ICAM-1;
LFA-1与LFA-3。

由于眼外伤,眼球晶体受到严重破坏,可能发生交感性眼炎,其原因应属于:

隐蔽抗原的释放;
自身抗原发生改变;
交叉抗原的出现;
多克隆刺激;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再现。

一Rh-母亲孕有一Rh+胎儿,为预防母婴Rh血型不合而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可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

抗Rh免疫球蛋白;
胎盘球蛋白;
可溶性Rh抗原;
转移因子;
抗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

染发剂过敏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是哪一种超敏反应?

Ⅰ;
Ⅱ;
Ⅲ;
Ⅳ。

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新生儿溶血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病;
接触性皮炎;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木瓜蛋白酶降解Ig后形成的片段是:

VL+VH;
CL+CH;
2Fab+Fc;
F(ab’)2+Fc。

隐蔽的自身抗原是:

Rh抗原;
AFP;
HLA;
精子;
ABO血型抗原。

眼睛晶状体内容物主要是作为:

同种异型抗原;
肿瘤抗原;
MHC分子;
异嗜性抗原;
隐蔽的自身抗原。

与初次免疫应答相比,再次应答抗体产生规律正确的是:

抗体以IgG为主;
抗体维持的时间变短;
抗体亲和力低 ;
抗体含量变低;
抗体产生的潜伏期变长。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的制剂是:

抗体;
胎盘球蛋白;
抗病毒血清或抗菌血清;
类毒素;
细胞因子。

提示有宫内感染的抗体是:

IgM;
IgG;
IgA;
IgD;
IgE。

粘膜上主要的抗体是:

IgM;
IgG;
IgA;
IgD;
IgE。

抗体初次应答的特征是:

抗体以IgG为主;
IgG与IgM几乎同时产生;
抗体亲和力低;
抗体含量较高;
抗体产生的潜伏期较短。

Th2细胞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体液免疫应答。以下除哪一种细胞因子之外均是由Th2细胞分泌产生的?

IFN-γ;
IL-4;
IL-5;
IL-6。

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注入途径是:

皮下;
皮内;
腹腔;
肌肉;
口服。

IgE是亲细胞抗体,该细胞主要是

B细胞;
T细胞;
血小板;
NK;
肥大细胞;

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阳性选择获得:

自身MHC限制性;
自身耐受;
TCR的表达;
TCRα链基因重排;
TCRβ链基因重排。

不参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是:

C3;
C2;
C5;
B因子;
C4。
抗原特异性决定于

Ag的分子量;
Ag决定簇的多少;
Ag的异物性;
Ag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结构。
与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有关的免疫功能: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
免疫调节;
自身免疫。
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6号染色体;
7号染色体;
15号染色体;
8号染色体。
以下哪一项与HLA的生物学意义和医学意义无关:
参与蛋白质抗原的处理和递呈;
参与NK细胞的杀伤作用;
决定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器官移植之前做HLA配型以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HLA-Ⅱ类分子主要分布在

成熟的红细胞;
B淋巴细胞;
干细胞;
T细胞;
NK细胞。
编码HLA-I类分子基因位点:

HLA-A、B位点;
HLA-A、B、C位点;
HLA-DR位点;
HLA-DR、DP、DQ位点;
HLA-E、HLA-F、HLA-G。
目前,最常用的肿瘤免疫诊断方法为:

检测细胞因子;
检测肿瘤相关抗原;
检测肿瘤特异性抗体;
检测癌基因;
检测肿瘤特异性杀伤细胞.
与HLA-B27阳性关联的是: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强直性脊柱炎;
肾小球性肾炎咯血综合症;
乳糜泻。
A. 浆细胞 B. CTL C. NK D. 中性粒细胞 E. 肥大细胞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执行ADCC作用的细胞主要是:
与Ⅰ型超敏反应有关的细胞是:
特异性杀伤抗原的是:
吞噬细胞是:
A.免疫耐受 B.正免疫应答 C.免疫防御 D.免疫缺陷 E.免疫调理

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称为:
机体对自身抗原的不应答称为:
治疗肿瘤病人希望建立:
抗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是:
X-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
IgG IgA IgM IgD IgE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在进化过程中产生最早的Ig是:

浆细胞 CTL NK 中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执行ADCC作用的细胞主要是:
与Ⅰ型超敏反应有关的细胞是:
特异性杀伤抗原的是:
吞噬细胞是:

抗原
单克隆抗体
IFN(interferon)
人工主动免疫
MHC
异嗜性抗原
AIDS
抗原决定簇
BCR
TAA
McAb
GVHD
γδT
ADCC
干扰素
TCR
MHC
CTL
异嗜性抗原
TD-抗原
单克隆抗体
APC
BCR
抗原
APC
ADCC
人工主动免疫
AIDS
抗原
补体
自身免疫病
TD-抗原
单克隆抗体
ADCC
BCR复合体。
抗原
APC
ADCC
人工主动免疫
APC
McAb
ADCC
TNF
干扰素
ADCC
肿瘤相关抗原
MHC
单克隆抗体
人工主动免疫
表位
APC
IFN
补体
疫苗
表位
HLA
超敏反应
抗原提呈细胞
粘附分子
细胞因子有哪些共性?
简述MHC抗原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试述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简述CTL杀伤靶细胞的效应机制。
比较两条补体活化途径的异同点。
比较T细胞与B细胞识别抗原的差异。
从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特点阐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是什么?
简述补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简述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免疫三大功能正常和异常表现。
介绍补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简述免疫三大功能正常和异常表现。
试结合免疫球蛋白的结构阐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介绍补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比较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规律。
以RH血型为例阐述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
一儿童哮喘,经皮试对尘螨过敏,如何预防?
举例介绍固有免疫的构成。
试述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试述参与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有哪些,其生物学作用各是什么。
细胞因子有哪些共同特性?
比较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主要差异点。
简述MHC抗原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试述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简述对肿瘤病人的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比较补体活化途径的异同点。
简述CTL杀伤靶细胞的效应机制。
试比较T细胞识别抗原与B细胞识别抗原的差异。
试从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特点阐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是什么?
简述补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谈谈HLA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关系。
试述CD8+ CTL识别、活化及杀伤靶细胞的主要机制。
介绍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以新生儿溶血症为例阐述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免疫三大功能正常和异常表现。
介绍补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试述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试述参与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有哪些,其生物学作用各是什么。
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因子有哪些共性?
介绍补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比较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规律。
试以RH血型为例阐述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
免疫三大功能正常和异常表现。
介绍补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试述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各有哪些特点,请列表说明。
请你叙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简述免疫三大功能正常和异常表现。
试结合免疫球蛋白的结构阐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哪型超敏反应,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案例

医学免疫学概论
患者李xx,男,11岁,因高热、头痛,右侧腹股沟疼痛,行走不便而入院。
患儿于6天前参加夏令营活动时,不慎右足底被刺伤,因伤口小,不以为然,未作任何处理。3天后伤口有轻度肿痛,第5天半夜开始发高烧、无抽搐,右侧腹股沟疼痛,行走明显不便,未进行任何治疗,第6天就诊入院。体格检查发现右足底伤口及右侧腹股沟皮肤红肿、触之微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象:WBC12×109/L,血细胞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6%、淋巴细胞10%、单核细胞2%。临床诊断:右足底外伤性感染并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炎及菌血症。
问题: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患儿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疼痛及高热?
患儿右足底被刺伤,导致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这种 “非己”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免疫系统是免疫应答的物质结构基础。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淋巴结是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故淋巴结会肿大。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免疫分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些免疫分子如细胞因子具有致热及致痛的作用,故患儿表现疼痛和高热。
免疫器官
男,4个月。因低热半月而入院。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3kg,无窒息史,出生时即接种卡介苗。母乳喂养,无抽搐史。自出生后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及鹅口疮,治疗效果欠佳。有一兄亦是生后反复感染,4个月时在家中死亡,具体病因不详。体检:体温37.8℃,意识清楚,营养发育欠佳,慢性病容,贫血貌,内眦间距3cm,无特殊面容。口腔黏膜有大片白色膜状物附着,不易拭去,咽部充血。左上臂有一黄豆大小创面,有脓血分泌物。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胀,有脐疝,肝肋下1cm,质中,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7~95g/L,白细胞(8.5~12.5)×109/L,中性粒细胞0.55~0.70,淋巴细胞0.35~0.46,血小板55×109/L;血IgG 2.1g/L,IgA 0.57g/L,IgM 0.71g/L。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营养不良,脐疝。入院后第3天出现高热,为弛张热,体温38.5~41oC,经静脉滴注先锋霉素Ⅴ号、丁胺卡那霉素、大蒜素等,输血浆及新鲜全血,病情无好转。骨髓检查仅提示感染,无其他异常。血培养有表皮葡萄球菌生长,肥达氏反应阴性,血钙1.95mmol/L,血磷2.02mmol/L,PPD皮肤试验(-)。3次X线胸片均未见胸腺影,余无异常发现。入院后高热持续不退,肝脾进行性增大,全身皮肤巩膜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颜面四肢明显水肿,腹水征阳性,并出现心衰、中毒性肠麻痹,频繁抽搐及昏迷。住院第23天因全身衰竭而死亡。死亡前诊断:①细胞免疫缺陷病;②粟粒性结核;③败血症;④鹅口疮;⑤营养不良;⑥脐疝。
尸检:身长63cm,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平髂嵴,重485g,肝表面及切面上有散在的0.1~0.2cm大的淡黄色结节。脾重75g,脾表现及切面有与肝脏同样的小结节。腹膜后有三个直径约1.5cm的淋巴结,切面呈灰黄色,其他部位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腺萎缩,仅重2g;甲状旁腺缺如。镜检:①肝脾及腹膜后淋巴结内均有粟粒样结节,有部分呈干酪样坏死,多数由上皮细胞组成,内有大量抗酸杆菌;②肾上腺、肝脾及两肺有巨细胞包涵体;③胸腺小叶不清,未见哈氏小体,淋巴细胞极少,肠内未见到集合淋巴小结。病理诊断:①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②播散性卡介苗病;③巨细胞病毒感染[2]。
问题:1.该患儿应如何诊断?本病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菌苗,细胞免疫功能良好的人接种后,不会引起全身播散。胸腺缺乏或严重发育不良时,接种的卡介苗不能局限,播散至全身而导致此病[3]。本病由丹麦学者在1953年首先报道,至今国外累计有35例,而国内仅有4例,大多为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预后极差。以下几个特点,有助本病诊断:①年龄多在1岁尤其是6个月以下;②患儿发育营养差;③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霉菌感染及脓疱疮;④卡介苗接种处愈合慢或不愈合,可有痂下积脓;⑤X线胸片上见不到胸腺影;⑥细胞免疫功能严重低下;⑦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阴性。尽管此病罕见,但因预后险恶,早期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如接种卡介苗后局部迁延不愈合,并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应排除此病可能,一旦明确诊断即行抗结核治疗。
2.胸腺在免疫器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2)免疫屏障
(3)免疫调节
抗原
男性,21岁,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1周。 3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自服氟哌酸不好。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尿量减少,200-500ml/日,尿色较红。于外院查尿蛋白(++),RBC、 WBC不详,血压增高,口服“阿莫仙”、“保肾康”症状无好转来诊。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体重3周来增加6kg。既往体健,青霉素过敏,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 36.5℃,P 80次/分,R 18次/分,Bp 160/96mmHg,无皮疹,浅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凹性浮肿。
化验:血Hb 140g/L, WBC:7.7×109/L,PLT:210×109/L,尿蛋白(++),定量3g/24h,尿WBC0-1/高倍,RBC:20-30/高倍,偶见颗粒管型,肝功能正常,Alb 35.5g/L, BUN:8.5mmol/L, Scr:140umol/L。血IgG、IgM、IgA正常,C3:0.5g/L, ASO:800IU/L,乙肝两对半(-)。
临床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
问题:

  1. 链球菌反复感染后为什么会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与异嗜性抗原引起的交叉反应有关,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抗原与人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因此,此型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能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破坏肾小球基底膜,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2. 异嗜性抗原在医学上的意义?
    (1)与某些疾病的诊断有关:如外斐试验,引起斑疹伤寒的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OX19、OX2有共同抗原成分,临床上可采用变形杆菌为抗原,与斑疹伤寒病人的血清做凝集试验即外斐试验,进行辅助诊断。
    (2)与某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
    免疫球蛋白
    患儿朱XX,男,9岁,因左膝关节肿痛长达一年入院,患儿未足月顺产出生,3岁以前很少患病,近一年反复发生中耳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近日左膝关节肿痛加重,活动明显不便入院。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在患儿的口腔中看不到扁桃腺的构造。患儿免疫功能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 (1) 血丙种免疫球蛋白值极低 (IgG: 137 mg/dl, IgA: 8 mg/dl(76~390mg/dl), IgM: 21 mg/dl, IgE: 18 IU/ml)。(2)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 正常。(3)外周血B細胞数目极少而T细胞数目正常。(4)吞噬細胞功能正常。追溯患儿的家族史,发现有多位母系的男性亲戚在婴幼儿时期即因为感染性疾病而早夭。显示患儿有患先天性免疫不全症的可能,极有可能为Bruton氏病(性联无丙种免疫球蛋白血症 X-linked agammablobulinemia)。于是开始定期每四周给予靜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00mg/kg),并将其血中IgG值维持在 500mg/kg 以上。经上述之治疗之后,患儿的关节炎很快获得改善。
    问题:
    本病为什么会常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并说明抗体对维持机体生存的意义。

性联无丙種免疫球蛋白血症发病原因是在性染色体长臂2区2带(Xq22)上的Btk(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上存在着缺失,使前B细胞不能发育为B细胞,血清各类免疫球蛋白降低或缺少,B细胞减少或缺如,细胞免疫正常。由于缺乏Ig患者表现为化脓性细菌感染。Ig分为五种类型IgG、IgA、IgE、IgM、IgD。IgG是机体抗感染的主要的抗体,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主力作用,其可以激活补体,发挥溶菌、溶细胞作用,通过Fc段可与巨噬细胞、NK细胞等表面的FcR结合,发挥调理作用及ADCC作用。IgG是唯一通过胎盘的Ig,在新生儿抗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gA广泛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表面以及外分泌液中,它能阻止病原体微生物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具有抗菌、抗病毒和中和毒素等作用,是机体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IgM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对于防止菌血症、败血症发挥重要的作用。
补体系统
病例讨论题
1. 患者李××,男,11岁,因手足水肿入院,病史由其母亲代述。
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脚和脸的肿胀,伴声音变粗、呼吸困难,偶尔有腹痛。该症状反复发作6-7次/年。每次发作会持续2-3天。入院前4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自行用药后病情无缓解。无发热,皮肤无瘙痒、发红或湿疹。无传染病接触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家庭病史显示母亲自孩童时期起也有相似的发作史,患者哥哥也有相似的发作史,并在8岁时在一次相似的发作时死于呼吸窘迫。其父亲体健。
  体格检查:T37℃,P110次/分,R28次/分,BP10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黄疸、发紺或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患者眼睑、嘴唇和手背有轻度的非凹陷性水肿,伴轻度的声音加重。间接的喉镜检查显示喉部水肿,累及杓状会厌襞,真假声带。双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及。
  实验室检查: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肝肾功能正常。血浆C4 0.68 mmol/l (正常值0.7-2.43 mmol/l)。C1酯酶抑制因子为29%(正常值70%-130%)。临床诊断为:遗传性血管神经质水肿。给病人以口服一日两次1mg康力龙治疗六周,目前的病情发作得到缓解。当病情缓解情况持续时,剂量减为一日一次1mg,为期6个月。治疗期间定期检测其肝功,未见异常。询问父母该疾病的本质,虽然母亲有非常少的很轻的发作,但不需要任何积极的干预,她的血清C4水平减至0.06 g/L,C1酯酶抑制因子减至29%。
1.1该患者为何会反复出现水肿及呼吸困难,该病要如何治疗?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是由于C1抑制基因的突变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这种有缺陷的基因不能在血浆里产生足够的C1抑制因子水平。C1INH缺陷有二类,一种为C1INH仅为正常水平的17%(5—31%);另一种虽然血清中C1INH水平在正常范围或为正常水平的4倍,但C1INH存在功能紊乱。C1INH功能紊乱多为基因突变所致,发生功能紊乱的C1INH的分子结构与正常C1INH不同,2者的肽链及糖类均不相同。85%的患者属于第一种类型的缺陷,这二种类型缺陷的临床表现无差别。由于C1INH缺陷,C1便被无限制地激活,造成C4、C2裂解,因此C1INH缺陷中患者常伴有C2、C4水平降低。在疾病发作时可测不到C4和C2。C1INH缺陷使血浆C2a、C4a活性片段增加,从而使缓激肽、激肽均增加,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组织水肿。HAE的发病率为1/15万,当患者成长到50岁后HAE渐停止发作,每次HAE发作持续2~3天,累及皮肤时,可引起无痛性、无瘙痒的非红斑性水肿。可于外伤后诱发,如果累及肠道可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和腹部绞痛,累及上呼吸道时可引起喉头水肿、窒息。
HAE的急性发作的治疗并不容易,因为抗组胺剂、类固醇或肾上腺素对它都收效甚微。对已确定的发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可采用净化的C1酯酶抑制因子浓缩物治疗。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没有这种合成的抑制因子,新冻结的血浆可顺利度过危象。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时,气管切开术这样的手术介入可以救命。通过药物提高肝内的C1抑制蛋白的合成具有一定的疗效。

  1. 患者,女性,36岁,因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半月入院,伴有胸闷及腹胀,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4年余,当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曾行肾穿刺提示:轻度系膜增生性改变,于外院使用15mg/d的强的松及氯奎,维持半年左右减量停药,四年来一直随诊尿常规未及明显异常。
    体格检查:T37℃,P110次/分,R28次/分,BP10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欠佳,神清,面部蝶形红斑,颜面部轻度浮肿,心肺听诊无殊,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血压145/80mmHg,24小时尿量1000ml左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7×109/L(正常值4.0~10.0×109/L),中性67%(正常值50%~70%),血红蛋白55g/L(正常值女性110~150g/L),血小板27×109/L(正常值100~300×109/L),血沉45mm/h(正常值0-20mm/h),生化:白蛋白21g/L(正常值40-55g/L),血肌酐161umol/L(正常值女性44~97 umol/L),补体C3、C4明显降低,抗核抗体系列(ANA)阳性;尿常规提示:蛋白>+++ 白细胞+/hp 红细胞++/hp,心电图:低电压性改变;B超提示:腹腔少量积液,心包少量积液,双肾弥漫性回声改变。胸片提示:两肺支气管病变。 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2.1本病例为什么会出现补体C3、C4降低。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大量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形成,可由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C3是所有补体介导炎症反应的必需因子和汇合点,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可达5501200 μg/ml。C4正常血清含量比C3低,约200500 μg/ml,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被C1s激活后大部分成为C4b参与C3的激活。血清中补体系统被过度激活,大量消耗而使血清水平降低。补体C3、C4降低出现的低补体血症,是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及其是否活动的重要标志。
    2.2 .结合本病例简述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致病作用:
    大量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形成,沉积于相应的部位,可由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形成膜攻击复合物,破坏相应组织细胞,导致相应临床症状。补体活化的活性片段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免疫复合物吞噬的同时,吞噬细胞也会破坏组织细胞。C3a、C5a、C4a等炎症介质,导致相应部位的炎症变化。
    (2)保护作用:
    补体具有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而SLE患者常有补体成分的缺失,特别是C3的缺乏,从而导致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在局部沉积,激活补体,导致组织损伤。
    细胞因子
    患者李XX,男,35岁。因近日胃口欠佳、乏力、反复出现头晕、肝区不适入院。
    患者入院前,自感全身乏力、萎靡、食欲不振,并有恶心、呕吐、头晕、失眠,巩膜、皮肤出现黄染入院。患者自述6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未作任何治疗。入院后,体格检查:肝肿大于肋下1cm、压痛,左肋下可触及脾脏;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升高,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住院后经用拉米夫定、肝泰乐、维生素等抗病毒和护肝药物治疗两个月,病情仍未见好转;根据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医生随即在原用药的基础上使用干扰素治疗(500万U/次),使用干扰素4个月后,病人自感状态好转,使用干扰素治疗6个月,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HbsAg转阴性,病人病愈出院。
    问题:
    1.为什么使用干扰素能治愈乙肝?干扰素有哪些特点?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临床疾病,而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根据其结构、来源和理化特性的不同,分为IFN-a、IFN-b和IFN-g三种类型,IFN-a、IFN-b属于Ⅰ型干扰素,其抗病毒的功能强于免疫调节功能,对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但这种效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宿主细胞的作用引起的。
    2.除干扰素外细胞因子还有哪几类?其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如何?
    细胞因子依据其生物学功能和传统名称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趋化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六大类。
    细胞因子的特性:(1)重叠性(2)拮抗性(3)多效性(4)协同性
    MHC
    案例1 亲子鉴定——DNA检测发现串子案
    所谓亲子关系鉴定是通过人类遗传基因分析及现代化的DNA检验技术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近年来,亲子鉴定逐步成为了重要的公证证明。
    37岁的张先生,有个12岁的儿子小庆。一个周末,小庆将好朋友小文邀回家一起做作业。张先生一见到小文,就暗暗吃了一惊:这小孩子长得怎么这么像我啊,脸圆中带方,鼻子大耳朵小,甚至写字握笔的姿势以及身上那种斯文的气质,也和自己很接近。而再看看自己的儿子小庆,反而越来越觉得哪里都和自己不像。
    小文家住在隔壁的村庄里,父亲姓李,和自己儿子都是同一天中午在镇上的医院里出生的!知道了这些,最终有一天,两对夫妻一起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亲子鉴定中心。两个鉴定小组,分两次对两个孩子的真正归属作了鉴定,最后的结果均一致肯定了张先生的猜测,即小文为张家夫妇所亲生,小庆则是李家夫妇的真正骨肉!
    问题:???
    1、HLA基因在哪里?有什么遗传特点?为什么能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
    2、HLA抗原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案例2 移植排斥反应
    患者,罗××,男,29岁,因双眼角膜白斑于2001年11月29日和12月24日先后行左、右眼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白斑直径约7.5mm,周围有6~7条新生血管伸人白斑。术前双眼视力均为60cm指数。采用较新鲜急死供体材料,植片直径均为7.5cm。在显微镜下用10—0尼龙线作连续缝合,达到良好的水密状态。术后全身及局部给予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约1周,术后经过良好,未发生显著并发症。术后1个月,双眼视力均达0.7。术后1年6个月,患者自觉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眼科检查发现右眼球结膜轻度混合充血,角膜水肿、混浊,局部内皮增厚,未见排斥线,KP(-),前房闪辉(-),视力0.06。
    问题:
    o 患者临床诊断是什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o HLA与器官移植的关系如何?怎样才能降低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抗原提呈细胞
    案例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患者黄××,男,15岁,因咽痛、高热到门诊就医入院。
    主诉:自述7天前因受凉出现咽部持续性疼痛,吞咽困难且疼痛明显,伴畏寒高热(自测体温40℃)、头晕、头痛及全身关节疼痛。曾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白血病?”,应用青霉素等治疗1周无明显效果。该患者病前无类似疾病接触史,周围人群无类似病例。入院体格检查:T 38.8℃,P 110次/分,R 19次/分,BP 110/70mmHg。口咽部粘膜充血、肿胀(++)、腭垂、咽腭弓、舌腭弓充血肿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表面白色分泌物,易拭去不出血。颌下、颈部、腹股沟可扪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直径约1-2cm,双下颌角数个肿大淋巴结融合成鹅蛋大小包块),质中压痛,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肝肋下2cm,剑下3cm,质中有压痛;脾肋下3cm,质中。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阳性体征。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4XlO9/L,幼稚细胞50%。初步诊断: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②白血病;③咽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入院第2天,复查血常规WBC23.9X109/L,单个核细胞70.3%,其中变异淋巴细胞50%,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正常;B超显示肝、脾中度肿大;血细菌培养(-),咽拭子培养为牛链球菌(为消化道正常菌群,判断可能为机会感染),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散发性咽型)。改用干扰素、更昔洛韦等抗病毒,青霉素抗感染,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等积极治疗。2天后,体温逐日下降,咽痛明显减轻,双侧下颌角包块逐渐缩小,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2周后出院时复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腹部B超均无异常。
    问题:
    l.为什么谊病例易被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 。
    2.该病例从哪些方面排除了白喉和白血病?
    3.该病例为什么应用干扰素、更昔洛韦等抗病毒,青霉素抗感染等治疗有效?
    T细胞
    案例10—1 艾滋病
    患者陈××,男性,30岁,未婚。自述有静脉注射毒品史2年余,1年前体重明显减轻、近3月发热、干咳,因近日自感觉呼吸不畅,并伴进行性视力下降,到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腿部及手臂皮肤多个紫褐色结节,直径约lmm至lcm大小不等、触痛;口咽部白膜合并溃疡;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肺部可闻及干啰音。眼底检查显示视网膜动脉充血、视乳头水肿出血。胸片显示肺门周围间质性肺浸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见成团微生物,银染阳性。CD4+T淋巴细胞数量为75/m1。HIV抗体阳性。CT扫描轻度脑萎缩。口腔涂片发现念珠菌。HIV mRNA水平为20 000拷贝/m1。临床诊断:艾滋病。
    问题:
    1.该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与发病有何关系?T淋巴细胞分可分哪些亚群?各有哪些主要功能?
    2.如何利用免疫学手段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案例2
    患儿男性,4个月,因发热半个月人院。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2.3 kg.无窒息史,出生即接种卡介苗。生后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和鹅口疮。家族史中有1兄亦有反复感染史,4个月时死亡(死因不详)。父母体健,家人无结核病史。体检:体温37舟℃,心率102次/min,呼吸30次/min,体重4.5kg,意识清楚,营养欠佳,贫血貌。口腔粘膜有大片白色膜状物附着,不易拭去,咽部充血。左上臂有一黄豆大皮肤创面,有脓性分泌物。浅表淋巴结(-),心肺(-)。腹胀,可见脐疝,肝肋下1∞ .质地中等,脾未触及。血色素87~95g/L,白细胞8.5~12.5×109/L,中性粒细胞O.55~0.70,淋巴细胞0.35~O.46,血小板55×109/L;血IgG 2.1 g/L,,IgM 0.71 g/L,IgA 0.57g/L,诊断: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营养不良;脐疝。人院后第3 d出现高热,体温达39~41℃,给头孢唑林(商品名:先锋霉素v)、阿米卡星(商品名:丁胺卡那霉素)、大蒜素(商品名:大蒜新索)抗感染,输血浆及新鲜全血,病情无好转。住院期同背部皮肤出现粟粒样皮疹,涂片检查示:“霉菌”,经治疗后皮疹消失。骨髓穿刺示:“感染”。血培养生长表皮葡萄球菌,肥达氏反应(-),结核菌素试验(PPD,-):人院前、人院后第13、19 d 3次胸片均未见胸腺影,余无异常。高热持续不退,肝脾进行性肿大.皮肤巩膜出现黄疽,并逐渐加重,出现浮肿、腹液、心衰、中毒性肠麻痹、抽搐、昏迷。住院第23 d死亡。
    死亡诊断: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粟粒性结核? 败血症;鹅口疮;营养不良;脐疝。
    问题:
    o 此患儿发病主要由于其机体的哪一种免疫类型异常所引起的?为什么?
    o 为什么患儿有明显的粟粒性结核表现,而实验室检查却不支持?
    B细胞
    案例1 多发性骨髓瘤
    患者何XX,女性,已婚,59岁,生育l男1女,已成人。自述腰痛7个余月,近日腰背部及骶髂关节疼痛加剧、难忍,行动不便,并经常伴有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入院。
    体格检查:面色、口唇、指甲苍白,骶髂关节叩击痛、压痛明显,四肢神经反射存在。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5g/L(正常参考值110~150g/L),γ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62.9%(正常参考值9%~18%),血清球蛋白76.5g/L(正常参考值20~30g/L),IgG l07g/L(正常参考值7.6~16.6g/L)。
    骨骼X线检查:胸腰椎骨质稀疏,髂骨多个圆形及卵圆形穿凿样透高缺损,边缘清晰,周围无新骨形成现象。骨髓检查:浆细胞明显增生(20.5%),形态异常。查尿液:尿蛋白阳性(正常为阴性),尿Bence-Jones蛋白阳性(正常为阴性)。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问题:
    1、该患者血清球蛋白、IgG等均明显升高,与哪类免疫细胞异常增生有关?
    2.以多发性骨髓瘤导致免疫学异常为例,试述B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分布、主要表面标志和免疫学功能。
    案例2 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例
    患儿男,5岁,因“左膝关节肿痛半年”入院。半年前患儿出现左膝关节疼痛,不肿,影响活动,夜间疼痛重,不伴有发热、皮疹及其他关节疼痛。4个月前左膝关节轻微肿胀,外院诊为“关节炎”,未正规治疗。2个月前左膝关节肿胀明显加重,影响行走及下蹲,来我院就诊。患儿为第8胎第3产出生,患儿母亲第1,2胎于孕2个月自然流产;第3胎女,孕7个月因羊水多、胎儿畸形引产;第4胎为足月,正常分娩出生,女孩,15岁,健康;第5胎男,1岁4个月,因发热给予
    臀部肌肉注射后,出现局部感染脓肿,发展为“败血症”,“胸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而死亡;第6胎孕5个月时,因胎动消失引产;第7胎孕2个月时,B超检查示胎儿发育异常做人工流产;第8胎本患儿,母妊娠期体健,患儿为足月顺产出生,4岁以前很少患病,近1年反复发生中耳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追问母系4代家谱未发现其他男性患病成员。
    入院体检:体重21kg,呼吸24次/min,脉搏100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跛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左膝关节肿胀,皮肤温度正常,有触痛。化验检查:血常规,骨髓检查正常。左膝关节片:可见关节面毛糙,关节软组织肿胀。蛋白电泳:A,α1、α2、β正常,γ5.6%(正常值11.9% ~23.0%)。IgG 0.999g/L (5.53~13.07 g/L),IgA <0.034 g/L(0.33~1.08 g/L),IgM <0.254 g/L(0.56~2.18 g/L),IgE未测出。血中B淋巴细胞(CD3/CDl9)测定值为0。CD3、CD4正常。
    临床诊断: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问题:
    1.患儿为什么出现多种免疫球蛋白低下表现?是由于哪一种免疫细胞发育异常所导致的?
    2.患儿为什么会以“左膝关节肿痛”主诉表现入院治疗?
    固有免疫
    案例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患儿龙××,男,3岁1个月,因高热,嗜睡,于2005年3月7日入住广东XX医院,病史母亲代述可靠。
    患儿于2天前开始出现低热(37.4℃)、咳嗽,流鼻涕、胃纳差,到医院门诊就医,医生作感冒治疗处理;第3日出现高热、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入住医院儿科后转感染科。
    体格检查:T 40.1℃,P 148次/分,R 46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委靡,皮肤黏膜可见lmm~1.5cm大小不等紫红色斑点及瘀斑;听诊心脏未闻杂音,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有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及布鲁津斯基征等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WBC计数20×109/L(参考值10×109/L以内)、中性粒细胞85.2%(参考值5l%~75%),脑脊液检查:颅压升高,脊液外观混浊,WBC计数1000×106/L、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脑膜炎球菌培养阳性。临床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入院后经用青霉素、氯霉素及对症治疗3天病情好转,第10天患儿痊愈出院。
    问题:
    从固有免疫的角度考虑,本病例发病涉及哪些免疫屏障防线及因素?
    案例2 菌群失调症
    患者,女,16岁,以发热、腹泻伴全身乏力为主诉入院,体温39.8℃,抽血肝功能检查AST 62IU/L,白细胞6.2×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65%,血培养7d无菌生长.大便培养分离出纯的屎肠球菌。
    临床诊断为:屎肠球菌致菌群失调症。
    问题:
    从固有免疫的角度考虑,本病例发病涉及哪些免疫因素?
    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
    案例1 口服耐受诱导实验
    取4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平均体重(175±15)g。将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Ⅱ型胶原蛋白(type Ⅱ collagen, CⅡ)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于2组大鼠于左后足垫皮下注射0.1ml完全福氏佐剂(CFA)以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阳性对照组致炎后不给予Ⅱ型胶原蛋白及其他治疗;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治疗组于致炎后开始给药治疗,每只用胃饲器经口插入给予Ⅱ型胶原蛋白300μg,每日1次,连续口服28天。CFA所致大鼠多发性关节炎主要观察四只足爪各关节的肿胀程度。
    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均于注射第2天出现注射侧足爪红、肿、热、功能障碍等急性炎症表现,约持续3
    4天后症状逐渐缓解。约1014天后开始出现以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迟发型超敏反应,病变累及到未注射的足爪,表现为关节局部程度不同的红、肿、热及功能障碍。随着病程延长,多发性关节炎可反复出现。部分大鼠可在病程不同时期于耳、尾部出现数量不等、程度不一的红斑、炎性小结、脱毛、鼻黏膜充血、渗血、精神委靡等关节外症状。口服治疗组大鼠继发性多关节炎病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关节评分有显著差异。
    问题:试述口服诱导耐受的机制。
    案例2 扁桃体B细胞恶性淋巴瘤
    患者:男,8岁。主因2个月前发热,轻度咽痛,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2 a。每年发作3~4次,临床诊断慢性扁桃体炎,于1998—04—04收住院。查体: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右颌下有0.2cm×0.2 cm大小的淋巴结肿块,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未触及其他部位表浅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四肢脊柱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咽黏膜慢性炎症,右扁桃体Ⅲ度肥大.表面见少许散在黄白色角化珠,左扁桃体I度肥大,耳、鼻正常。胸部x—D片:心肺正常。血尿常规正常,于1998一O4一O5在乙醚麻醉下行腺样体刮除术。术中见扁桃体被膜完整,创面光滑,手术顺利,出血不多。右侧扁桃体明显大于左侧,组织略脆,故将扁桃体双侧均送病理检查,患儿术后五天伤口基本痊愈出院。术后病理回报为右扁桃体B细胞大无裂型恶性淋巴瘤。于1998—04~12第2次收住院,咽部伤口愈合佳,创面平,右颌下淋巴结未增大,B超检查;肝、胆、脾、胰、肾正常;肝、肾功能均正常。血常规:HB 11.5 g、WBC:中性66、淋巴32 、嗜酸性细胞1、大单核1。骨髓检查:正常骨髓像。给予化疗,2周后因患儿肠道反应严重,家属拒绝化疗,改服中药。观察3个多月,患儿身体健康。右颌下淋巴结无变化,局部无复发。现仍在观察随访中。
    问题:本案例淋巴细胞恶性增生,试从免疫耐受的打破机制方面来解释起发生过程。
    案例3 交感性眼炎
    患者因左眼球摘除术后1月,右眼视物模糊十余天入院。该病人1月前因左眼外伤后行左眼球摘除术。十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变暗。无明显眼痛、眼胀、畏光、流泪、复视等。既往史:体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眼部体征:VOD0.25,光定位准,眼压15.88 mmrtg,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房水清,无KP,瞳孔园。对光反射灵敏,虹膜纹理清,虹膜无粘连,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改变:视网膜苍白水肿,A:V=2:3,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消失,C/D 0.3,黄斑部中心凹反射消失,周围可见放射状皱折及淡黄色渗出。三面镜检未发现网膜有裂孔,左眼球缺如,左眼结膜下可见少许残留色素。辅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眼部B超提示:玻璃体内可见条带状回声与视盘回声相连,后极部球壁回声稍增厚。B超诊断:①视网膜浅层脱离;②脉络膜轻度水肿。眼底荧光造影:动静脉显影时间正常,静脉早期,视网膜后极部可见散在点状高荧光,后期轻度渗漏,视盘边界欠清,后期呈强荧光渗漏,视盘上方可见片状低荧光。荧光诊断:交感性眼炎(0D)。入院后诊断为:①右眼交感性眼炎;②右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③ 左眼球摘除术后。人院后,按交感性眼炎给予激索、扩管、抗炎、营养神经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专科检查:VoD0.4,光定位准,眼压17 mmI-tg,视网膜苍白水肿消退,视乳头充血消失,但边界仍欠清,黄斑部皱折大部分消退,淡黄色渗出部分吸收。
    问题:试述免疫豁免区与免疫耐受维持或打破的机制。
    自身免疫
    案例1 系统性红斑狼疮
    女性病人,16岁,中专学生,面部蝶形红斑3月,发热伴关节痛2周。三月前患者因晒太阳后面部出现红斑,无瘙痒,疼痛。几天后红斑未消退,就诊后擦氢化可的松软膏部分皮疹消退,但双颊及鼻翼部的红斑消退不明显。两周后开始少量脱发。入院前两周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及腰部疼痛,握笔书写及行走均不便,发烧,T39.9℃,无寒战。在院外治疗给予氢化可的松及青霉素静滴5天,3天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关节疼痛有所缓解,但皮疹未愈。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父母均体健。
    体格检查:T 36℃,P:52次/分,R 18次/分,BP 10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步入病房,神清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面部呈淡红色,蝶形红斑布于面颊部,境界清楚,复有少许灰白色鳞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心率52次/分,律齐。腹(-),肝脾未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肾区无叩痛,关节无红肿。神经系统(-)。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91.8g/L(110-150),RBC 2.28×1012/L(3.5-5.0×1012),WBC7.3×109/L(4-10×109 ),DC: N 76%? L 24%。尿常规:蛋白++、RBC 1-2/HP、WBC 6-8/HP。肝功:TB:3.4μmol/L(2-17)、直接胆红素:0、TP 78.3g/L(60-80)、ALB:44.2g/L(30-50)、ALT(血清谷丙转氨酶) 61u(<35 u)。肾功:BUN(尿素氮) 6.8mmol/L(3.7-7.0)、CRE(肌酐) 88mmol/L(88.4-176.8)。血清蛋白电泳:A 56.6%(54-61)、α1 2.0%(4-6)、α2 6.0%(7-9)、β 9.1%(10-13) γ 26.3%(17-22)。
    血沉: 115mm/小时。血中LE细胞检查:未找到LE细胞,抗核抗体(ANA):1:320 (<1:160) 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IgG 26.96g/L(6-16)、IgA 3.46g/L(0.3-3)、IgM 2.82g/L(0.4-3.5)。补体C3:0.63g/L(0.5-1.1),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19.2 (<10),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转化率51% (60-80),心肌酶谱:LDH( 乳酸脱氢酶)168.1IU/L(60-240)、GOT(谷草转氨酶) 47.0IU/L(<29)、CPK(肌酸磷酸激酶) 10.9IU/L(15-120)。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律不齐(轻度异常)。
    诊 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思考题:
    1.试述该病例有的特点。
    2.从病史和实验室检查中可总结出该患者有哪些系统的损害。
    3.结合病例简述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4.结合病例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指标。
    案例2 类风湿关节炎
    某患,女,23岁,主述“晨僵3月余,伴腕掌关节痛2月余”。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晨僵,每次持续时间在2小时左右,后自行缓解。2个月前出现腕、掌指关节痛。
    查体:腕关节,近端指关节压痛,双侧指关节对称性关节肿,右手掌指关节处见皮下结节,余无特殊。免疫学检查:IgG 15.3g/L、 IgA 4470mg/L、IgM 3640mg/L、C3 0.98g/L、C4 0.24g/L、RF 360IU/ml、ANA(-)、 Anti-dsDNA(-)、ENA(-)、AKA(+)、CRP 116mg/L、AAG 829mg/L。
    问题:1.试述本病例的特点及诊断的依据。
    2.结合病例简述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案例3 强直性脊柱炎
    某患,男,25岁,主述“腰痛5月余,背痛1月余”。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牵涉至臀部,为持续钝痛,无明显缓解。1个月前出现背痛,静止后加重,活动后减轻。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头颈部无特殊,腰部前弯、后仰、侧弯三向活动受限。右侧膝关节肿胀,有压痛。免疫学检查:IgG 18.3g/L、 IgA 970mg/L、IgM 1540mg/L、C3 1.25g/L、C4 0.27g/L、CIC 0.13OD、RF<20IU/ml、 ANA(-)、AntidsDNA(-)、ENA(-)、CRP112mg/L、HLA-B27(+)。
    问题:1.试述本病例的特点及诊断的依据。
    2.结合病例简述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案 例4 多发性肌炎
    患者女,71岁,因“四肢乏力关节疼痛伴发热气喘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掌指关节疼痛,无明显肿胀,晨僵>1 h,有发热,体温达37.8
    C,夜间尤甚,伴畏寒、活动后气喘,休息后缓解,有咳嗽,咳少量白黏痰,自服退热药效果不佳,渐发展至四肢关节疼痛乏力,活动受限,查红细胞沉降率(ESR)12 ram/1 h,C反应蛋白(CRP)11.3 ms/L,类风湿因子20 U/L。双手正位x片示:两手多处骨密度减低,指间关节面似见小囊样密度改变,各关节间隙未见明显狭窄,可疑双手类风湿关节炎。x线胸片示“支气管肺炎”。予头孢类抗生素及病毒唑治疗后咳嗽有所缓解,但仍关节疼痛。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我院。病程中无皮疹、口腔溃疡、肌肉疼痛,饮食一般,睡眠不佳,大小便正常。否认既往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1973年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7.1oC,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6/70 mm Hg(1 mm 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哕音,心腹未见异常。双手掌指关节肿,压痛(+),双肘、腕、踝关节压痛(+),双膝关节骨擦感(+),不肿,压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Ⅳ级,无肌痛及肌萎缩。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1×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79,淋巴细胞0.13,红细胞3.84×1012/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220×109/L。尿常规:蛋白(+);大便常规(一)。ESR 12 mm/1h。血生化: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9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5.8 U/L,乳酸脱氢酶(LDH)536 U/L,血清白蛋白(ALB)29.6g/L,血尿酸(uA)464umol/L,血清铁蛋白375g/L,24 h尿蛋白定量313 mg,抗组胺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肌酶谱:AST 56.9 U/L,LDH 538 U/L,肌酸激酶(CK)39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7 U/L。超声心动图: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肺动脉压30 IBm Hg。胸部CT:两肺间质改变伴感染,两侧胸膜增厚。入院诊断:多发性肌炎,肺间质病变。治疗予甲基泼尼松龙40 mg/d,1周后复查肌酶谱:AST43 U/L.LDH 413 U/L,CK 435 U/L。甲基泼尼松龙加量至60 mg/d,并联合环磷酰胺(CTX)每周0.4 g继续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血糖波动,餐前最高达20 mmol/L,激素减量至40 ms/d并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调节血糖。经治疗患者胸闷、气喘好转,无关节疼痛、咳嗽、发热,非吸氧时血氧饱和度为89%。老年患者以发热、咳嗽、关节痛起病伴气喘,有四肢乏力,诊断会先考虑到类风湿关节炎和肺部感染。进一步仔细分析,患者有肌酶谱升高,四肢肌力Ⅳ级,双肺间质病变,抗Jo一1(+),用类风湿关节炎和肺部感染不能解释,符合PM诊断标准(见下文)前2条,因患者吸氧不能活动,未做肌电图和肌活检,但考虑到患者有肺间质病变、抗Jo-1(+)、发热、关节痛、肌无力,应想到PM。该患者为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治疗选用激素加CTX等,2周后症状好转,能自己下床上卫生间。
    问题:1.试述本病例的特点及诊断的依据。
    2.结合病例简述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案例5 弥漫型系统性硬化症
    某患,女,35岁,主述“手指僵硬3月余,面部皮肤色素沉着1月余”。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指僵硬,皮肤变硬,未作特殊处理。1个月前出现面部、肢体的广泛硬皮,色素沉着间以脱色白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面部皮肤受损,面纹消失,面容刻板,张口困难。肢体及躯干部见广泛皮肤受损,色素沉着及脱色白斑。余无特殊。免疫学检查:IgG 28.5g/L、IgA 3050mg/L、IgM 1980mg/L、C3 0.9g/L、C4 0.195g/L、CIC 0.132OD、RF 215IU/ml、ANA 1:1000(核仁型)、Anti-dsDNA(-)、Anti-Sm(-)、Anti-RNP(-)、Anti-SSA(-)、Anti-SSB(-)、Anti-Scl 70(+++)、Anti-Jo 1(-)、Anti-rib(-)。
    问题:1.试述本病例的特点及诊断的依据。
    2.结合病例简述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案例6 干燥综合征合并结核性脑膜炎
    女患,42岁,2004年3月20 日初诊。该患于2000年前出现周身关节疼痛,口眼干燥症状不明显,本市多家医院曾诊为类风湿,曾先后多次按类风湿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2001年2月,患者口眼干燥症状加重,无唾无泪,进食干性食物时上腭、舌、颊及口唇疼痛,烧灼感,咽下困难。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室检查:抗ANA(+),抗SSA(+),抗SSB(+),RF(+),ESR 51 mm/h,IgG31.7g/L,IgM2.2g/L,IgA 5.4 g/L,血常规:红细胞3.15×1012/L血红蛋白70g/L。泪流量:左右眼均为0。唾液流量:0。唇腺活检: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腺体萎缩,腮腺造影示:双侧腮腺导管腊肠样变,粗细有均。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长期口服激素治疗,上述症状明显缓解。该患于2004年3月患上呼吸道感染后,突发高热、抽搐、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数次。就诊于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查体:体温41℃ ,脉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80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面部潮红,心肺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5级,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阴性。血常规:白细胞3.0×109/L,红细胞2.25×1012/L,血红蛋白68g/L,血小板30×109/L,血沉46mm/h,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根据病史及既往化验诊断为干燥综合征,患者近期出现发热及头痛,目前根据病情及化验考虑原发病稳定,合并颅内感染可能性大。行腰穿检查:压力260mmH 0,细胞数100×106/L,蛋白532mg/L,糖0.81mmol/L,氯14.5mmol/L,墨汁染色及抗酸染色均阴性。根据脑脊液特点高度疑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因结脑死亡率高,病情恶化快,予积极抗结核、鞘内注药治疗、降颅压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头痛基本缓解,巩固治疗2个月,无发热、头痛,病情稳定带药出院。
    问题:1.试述本病例的特点及诊断的依据。
    2.结合病例简述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免疫缺陷病
    案例 1 先天性免疫缺陷
    患者女.14岁,因肝脾肿大10年,淋巴结肿大5年,皮肤黄染1年于1996年12月24日收入院。1986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包块,不伴畏寒、发热、胀痛及其它不适。就诊后发现为肝脾肿大,因无症状,未进行治疗。1992年又发现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无痛、发热等现象,当地医院疑为“何杰金氏病”,仍未治疗。1995年6月行左腋下淋巴结活检诊为“淋巴结结核”而用抗结核药半年。1996年1月渐出现眼黄、尿黄、皮肤黄染,查肝功能异常(具体不祥),遂停用抗结核药,用“强力宁”及中药,皮肤、眼黄减弱,但始终未全部消退。1996年7月皮肤黄染又渐重,用药无效。患者自幼体弱,有“淋巴结核”、“化脓性胸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史,曾养过猫。查体:神清、发育可、营养欠佳,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呈棕黑色,未见出血点及蜘蛛痣、肝掌等。颌下、颈前、左腋下触及蚕豆~ 颌蛋大小淋巴结,质软,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肝肋下9.5 cm,质中、表面平滑、边缘锐、无压痛。脾肋下9cm、质中、表面平滑、无压痛。B超检查:(1)肝脾体积大.脾回声不均、致密;(2)胆囊高度扩张,胆总管扩张(考虑为淋巴结压迫所致);(3)肝门部及腹主动脉旁异常光团考虑为肿大的淋巴结 (4)胰回声均匀。胸片:未见特殊。核磁共振:(1)胆道末端梗阻.胰头钩突部轻度增大及T。信号增高考虑慢性炎症或结核。肝脾肿大、少许腹水;(2)胸部来见异常。胰胆管造影:总胆管扩张。血流检查:血涂片未见幼稚白细胞。GPT56,ATP 1 038,ATP、SF、CEF、CG 、B2mG均正常范围。弓形虫免疫学试验:IHA:IgG(一),El ISA:IgM (+ );巨细胞病毒试验:IgG、IgM (一)人院诊断:淋巴瘤? 人院后因颈部淋巴结多人触摸,出现低热,2 d后自行退热,但淋巴结未缩小,经静脉点滴先锋泌、先锋霉素Iv后,淋巴结缩小,感冒后又增大,遂取淋巴结活检。术中见左腋下淋巴结2枚,
    大者6 cm× 4 CIII×2 CITI,小者2 cm ×3 cm× 1,5cm.切面灰黄、质软,被膜完整。光镜检查:淋巴结结构尚存,滤泡增生,大小不等。部分滤泡明显增大,轮廓不规则,有融合成片趋势,滤泡内外细胞不一致;滤泡间区小静脉增生,部分区域纤维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组织细胞增生较明显,单个或小簇状分布,部分位于边缘窦、髓窦,偶见多核巨细胞、核分裂难见。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显示T、B细胞混合。病理诊断考虑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半年后患者因胆囊、胆管扩张、瘀胆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门、胆管多处淋巴结肿大,大者3 cm×4 cm,小者1 cm×2 cm,压迫胆管致胆管、胆囊扩张,胆汁瘀积。术后病人黄疸明显消退,淋巴结切片所见同前,为反应性增生,结合自幼多病病史,考虑为先天免疫缺陷。
    问题:1.试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诊断标准。
    2.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本病例合并众多疾病的原因。
    案例2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女婴,2十月,因发热5d,呛咳、呼吸困难2d人院。5d前开始发热。曾肌注青霉紊2d,40万/d体温稍降。发病第3天开始咳嗽伴水冯4~5次/d,经禁食、服痢特灵,次日腹泻愈,但低热不遇,呛咳并喘憨,呼吸困难-不能吃奶.患儿为足月顺产第1胎,母乳喂养,常感冒.生后接种过卡舟苗.无结核病接触史。父母健康,非近亲婚配。
    检查:体温37.8℃ ,脉搏160次/min,呼吸52次/min,神志清,面色青灰,无黄染及皮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前囟2em,平坦。五官端正.唇周略发绀. 明显鼻扇及三凹征,咽部充血,心音有力。律整,心事i60次/ndr.取肺可回密集细小水泡音.腹软,肝助2em,质软-婢不大.四肢无畸形。病理反射未引出。白细胞16.0×10’/L,淋巴细胞0.2o。红细胞3.87×10“几-血红蛋白ll5g/L。胸片见两肺散在斑片状及日形小结节状阴影.有融合趋向,印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多发性小脓舯。住院第5天-体温升至39℃ .伴频繁抽搐,瞳孔不等大。肝增大至肋下5cm,脾肋下2cm.白细胞34-0×10 几,淋巴细胞0.06.展蛋白++。管型+,霉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第7天心事180200次/mlri,心音低弱.经抗摩染、输血浆等多方面积治疗无效而死亡.临床诊断:①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②中毒性脑病。③ 中毒性心肌炎。尸检所见:垒身无皮疹。无黄疸。外观无畸形。身长58cm,体重5400g.腋窝、纵隔、肠系膜均未查到淋巴结。两则胸腔无积液,左侧胸腔广泛粘连.两肺表面密布大小不等的灰黄色结节。直径0.2~4cm。镜检:肺组织内有多数大小不等融合成片的干酪样坏死灶,周围大量类上皮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有大量郎罕氏巨细胞反应。痛灶之间肺泡淤血,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纤维素渗出及脱落的肺泡上皮。支气管旁未见淋巴结。胸腺1.8cm×1.6cm×0.5cm大小。重12g,胸腺皮质未形成。髓质甚小,其中有散在的脂肪充填.血管明显充血。空肠、回肠、阑尾、结肠之固有膜内未发现淋巴小结.肝脾表面光滑。明显淤血。镜检:肝实质内散在多数典型的小结核结节-脾脏红髓内散在少数结核结节。脾小体滤泡中未见生发中心形成。脾、肝、肺、肾、骨骺软骨有直径为0.3cm左右的灰白、红色的凝固性灶性坏死。镜下见破碎细胞残骸,少量单棱细胞浸润伴出血。脑血管充血、脑膜变厚。呈崩解状态,有较多浆液纤维蛋白渗出及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渗出物中可见上皮样细胞、郎罕细胞。近脑膜处实质神经细胞坏死。扁桃体部分上皮细胞坏死,其下方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陷窝周围未见淋巴结.肾上腺皮质柬状带呈站节状增生.心脏、甲状腺、膀胱、胰腺束见特异性病变。病理诊断:① 原发性严重联合免疫缺陷:胸腺发育不全}淋巴器官发育不全(脾 扁桃体)}淋巴组织发育不垒(小肠、阑尾、结肠)}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②干酷性肺炎。③肝脾脑血行播散性结核。④多脏器灶性凝固性坏死。
    问题:1.试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诊断标准。
    2.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本病例合并众多疾病的原因。
    案例3 艾滋病
    患者,男.47岁。因咳嗽、发热伴咳喘2周,于2004年10月16口人院。患者咳嗽症状较轻,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发热,体温常持续在38~41℃,伴有喘息等症。在外院以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4 d未见好转,疑为肺结核经急诊收入我院患者患病以来,有乏力、盗汗、消瘦,大小便无异常发现。既往有冠心病史4年,无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无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人院体格检查:体温38.3℃ ,呼吸34次/min,脉搏96次/min,血压15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急性病面容,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头颈部及锁骨下、腋下等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听诊呼吸音增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哕音,心率96次/min,心律齐,各瓣膜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无杵状指,双侧巴氏征阴性。入院前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5x109/L,中性粒细胞0.893。淋巴细胞0.053,血红蛋白119.0g/L,血小板223x109/L,血生化、电解质均正常。胸片显示左肺中下毛玻璃样阴影及右肺下片状阴影。人院初步诊断为双肺阴影待查,肺结核?肺感染?入院后痰细菌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阴性,6次痰找抗酸杆菌均阴性,血肿瘤标记物(可溶性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等)均正常,查噬肺军团杆菌抗体阴性,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均阴性。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行腰穿,脑脊液压力9.5cmH2O(1cm H20=0.098kPa),脑脊液常规检查显示:总细胞数2x106/L,白细胞数为0,蛋白、葡萄糖、氯化物均正常,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未找到隐球菌及抗酸杆菌。入院后予头孢哌酮一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患者体温波动于37 39℃。虽经强有力的抗痨抗炎治疗,患者仍高热,并进行性呼吸困难,血气检查为低氧血症,pH 7.4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34.0mmHg,动脉雪氧分压【p(CO2)】50.0mmHg,标准碳酸氢盐(SB)23.8 mmol/L,给予面罩吸氧仍不能缓解.最后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氧饱和度能维持在0.9,1周后复查胸片示病灶较前明显进展,双肺遍布片状密度增高影。病变进展速度仍很快,因化验检查不支持肺结核,故排除了肺结核诊断。化验结果痰发现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而咽拭子未发现白色念珠菌,以大扶康400 mg输液.2 d后憋喘症状有所缓解,呼吸机间断使用。再次追问病史,得知患者有同性恋史,急查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为阳性,经市性传播性疾病检测中心复验:酶标法(ELISA)、乳胶凝集法(PA)、免疫印迹法(带形)均为阳性。CD4为4×106/L,CD8为139×106几,CD4/CD8为0.03。血常规: 白细胞8.08×109几,中性粒细胞0.888 2,淋巴细胞0.041,嗜酸性粒细胞0.002。按照1993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修订的成人HIV/AIDS诊断标准?及国内AIDS诊断标准,该患者已进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后期。此时患者入院后已2周,胸片示病灶有所吸收,双肺透光度有所增强。患者憋气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咳嗽较剧烈,痰少,黏白痰。将痰标本经北京协和医院检测,痰标本为有效痰,六胺银染色找到卡氏肺孢子虫(Pc)。给予复方新诺明每次3片,每日3次治疗后3 d,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血气分析pH 7.47,动脉P(CO2)45.0 mm Hg,动脉P(CO2) )77。8mmHg,SB37.7 mmol/L。此时患者已经能脱机,以鼻导管吸氧。明确诊断为:AIDS后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念珠菌病。转至本市传染病院继续治疗。
    问题:
    1.为协助诊断主要应做哪些实验室检测?
    2.请回答患者的初步诊断。
    3.该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与发病有何关系?
    4.如何利用免疫学手段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案例4 先天性胸腺缺陷综合征
    患儿李××,女,7个月。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近日加重,5天前无明显诱因头面部、躯干出现许多鲜红色丘疹,皮疹很快波及全身,并形成水疱,病程进行性加重,于当地对症治疗无效,遂到医院就诊入院。
    体格检查:T 36.5℃,P 61次/分,R 32次/分;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散在及成簇丘水疱疹,疹间皮肤正常,少数水疱破溃及结痂。余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 4.32×10 12/L,血红蛋白 102g/L,白细胞 2.5×0 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 79%;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均正常。尿、大便检查未见异常。胸片示支气管肺炎,胸腺缺如;胸部CT示两肺栗粒状阴影,胸腺缺如;诊断为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DiGeorge综合征)。
    入院后经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干扰素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增强免疫力及对症支持治疗,患儿病程稍有所好转。入院第10天继发中毒性脑病及多器官衰竭,3天后死于败血症。
    问题:
  2. 该患儿应如何诊断?本病的原因是什么?
  3. 胸腺在免疫器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案例5 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患儿朱某,男,5岁,因“左膝关节肿痛半年”、近日加重入院;主述由其母亲代述。
    患儿为足月顺产出生,3岁以前很少患病,近1年反复发生中儿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近日左膝关节肿痛加重,活动明显不便,入院。
    体格检查:T37℃、R24次/分,P100次/分,体重21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跛行,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无阳性体左膝关节肿胀,皮肤温度正常,有触痛。经检查:左膝关节X线片可见关节面毛糙,关节软组织肿胀;血常规、骨髓检查正常,血清蛋白电泳:Alb正常,α1、α2和β球蛋白正常,γ球蛋白5.8%(参考值11.9%~23.0%);IgG0.999g/L(参考值55.3~130.7g/L),IgA<0.034g/L(参考值0.33~1.08g/L),IgM<0.254g/L(参考值0.56~2.18g/L),IgE未测出。血中B淋巴细胞(CD19)测定值为0,T淋巴细胞及亚群(CD3,CD4,CD8)正常.
    根据患儿男性,且同胞兄弟中有一位因化脓感染死亡。此患儿4岁起病,有反复感染史,主要表现为大关节炎,检测各种Ig均低,血中B淋巴细胞未测出,故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经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每周1次)400mg/(kg·月)治疗,1个月后减为200mg/(kg·月),以后再根据患儿情况逐渐减量,寻找最小有效量维持,长期随访,终生治疗。
    问题:
  4. 本病例为什么会常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并说明抗体的重要意义。
  5. 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学特征。
    案例6 遗传性血管水肿
    患者李某,男,11岁。主诉:患者母亲代述,其小儿长期身体欠佳,5年以来反复出现浮肿,近4天浮肿加重入院。
    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水肿,多发生于手、足和颜面部,伴有声音变粗、呼吸困难,偶伴有腹痛。该症状反复发作6~7次/年,每次发作持续2~3天。入院前4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自行用药后病情无缓解。病来无发热、皮肤无瘙痒、溃疡或色素沉着,颜色无改变,饮食正常,睡眠尚可。患者无传染病接触史及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患者母亲及哥哥有类似症状反复发作病史,且其哥哥8岁时死于该病引起的呼吸窘迫,其父亲体健。
    体格检查:T37℃P110次/分,BP10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黄疸、发钳或苍白。浅表静脉无怒张,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口唇和手背轻度水肿,压之无凹陷。间接喉镜检查示喉头水肿,累及灼状会壁和声带。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0次/纷纷,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脊柱及四肢活动正常,无畸形。生理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肝肾功能均正常,血浆C4值减至0.68μmol/L(参考值0.972.43μmol/L)。C1INH为29%(合成基质法,参考值70%130%)。临床诊断:遗传性血管水肿。
    问题:
    1.哪些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该病有什么特点及其发病机制? 该病要如何治疗及预防?
    案例7 白细胞黏附缺陷症
    患者廖某,男,14岁,鸡冠山东青岛市人,中学生,因左脚掌1周前外伤后、肿痛而入某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病史本人自述,其父亲并补充代述。
    患者自出生6天起,就出现发热、脐部感染,随后出现反复发热、腹泻、牙龈红肿和口腔溃疡等症状。3岁后,出现全身多处软组织反复感染、慢性牙周炎等病症,且外周血细胞明显增多,一点轻微的外伤也会引起感染。14年来,其父亲曾带其去了多家医院就诊、留医,但始终无法确诊他的疾病。
    体格检查:T38.1℃,P103次/分,R33次/分,发育稍差,营养欠佳,神志清,贫血貌,结膜口唇苍白,全身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无黄染,左侧腹股沟淋巴结稍肿大。咽部稍红,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规整,心率103次/分,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未触及肝,脾。
    实验室检查:该院利用单克隆抗体作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分子CD18小于1%(正常人应为100%)。确诊为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病(LAD-1)。
    问题:
    1.CD18缺陷影响那些黏附分子的表达?为什么白细胞CD18表达缺陷会导致患者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高?
  6. LAD-2的发生机制与LAD-1有何不同?
    案例 8 慢性肉芽肿病
    患儿,男,6岁。因反复皮下肿块3年,复发10天入院。患儿于3岁起腿部出现疖肿,左腹股沟淋巴结如鸡蛋大,伴发热,此后间隔数周反复出现腹股沟、颈淋巴结肿大,如蚕豆至鸡蛋 ,或伴头皮疖肿、皮下肿块、口角和唇周面颊小丘疹,每次均以抗感染和局部切开排脓后好转。于2005年12月首次入院,仍予以上治疗,病情好转出院。于2006年6月再次入院。
    体格检查:T39℃,体重19Kg。背部可见3个皮下肿块,直径1.5~2.0cm,左、右腋下淋巴结肿大,分别为1.5cm×1.8cm×1.0cm和3.0cm×1.5cm×1.5cm大,有压痛。左外耳道有恶臭脓液。心、肺腹无异常。Hb115g/L,WBC21.6×109 /L,中性粒细胞0.737,嗜酸粒细胞(0.94~1.3)×109 /L,T淋巴细胞亚群:T3为44%、T4为27.4%、T8为21.2%。IgG18.5g/l,IgA720mg/L,IgM2530mg/L。X线胸片正常,骨髓像:粒系晚幼、杆状核比例偏高44%,嗜酸粒细胞易见。左耳及背部肿块脓液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阴性。四唑氮蓝(NBT)还原试验阳性细胞2%,感染控制后复查阴性细胞1%,诊断为慢性肉芽肿病(CGD)。住院期间给予抗感染等治疗,15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问题: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根据缺陷的成分不同分为哪几类?具有哪些一般特征?
    2.简述CGD的发病机制及遗传方式。
    3.正常人外周血内中性粒细胞的NBT还原试验阳性率为7%~15%,该患儿为2%,说明了什么?
    移植免疫
    病例讨论:通过以下病例,讨论分析机体通过何种机制诱导免疫移植耐受?
    麻省总医院 Sykes等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应用低毒性受者预处理方案及供者骨髓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临床尝试。患有白血病及其晚期肾衰的55岁女性患者,经免疫抑制、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15mg/kg,i.v.)、7Gy胸腺局部照射及持续口服环孢素 A(CsA)治疗。患者于胸腺照 射后第 2天接受 HLA及 ABO血型匹配的姐妹骨髓细胞(2.7×108/kg)及肾脏移植。在移植后第57天及112天,患者又接受供者 CD3+白细胞 (1.0×107/kg)注射。尽管早期患者外周血中供者细胞占总外周血细胞的50%左右,后期患者外周血中供者细胞占总外周血细胞的 l%。于移植后 73天停止口服 CsA治疗,即此时患者不再接受任何免疫抑制治疗。有意义的是,在随后观察的 14个星期,供者肾脏移植物无排斥迹象,生理功能完好。
    答:结合以上病例,讨论分析诱导机体建立免疫移植耐受的可能机制。
    1.嵌合体形成
    嵌合是指受体在接受异体移植物后,其体内存在供体细胞,移植物内也存在受体细胞,供受体细胞相互存在的现象称为嵌合现象。
    为什么嵌合可以诱导耐受?可能有多种机制:(1)否决细胞的作用。认为供体骨髓细胞中一些细胞可以抑制受体淋巴细胞的排斥作用,使器官免受受体淋巴细胞的攻击,这种细胞称为否决细胞。Reisner [1] 认为否决细胞诱导耐受的机制是否决细胞与受体T细胞接触后,诱导受体效应T细胞凋亡,避免了排斥反应。Gur [2]培养了纯化的人CD34(+)细胞,获得了大量否决细胞,并观察了其表型,认为应用纯化的否决细胞,可能 好形成嵌合,诱导耐受。(2)腺内克隆清除作用。供体骨髓细胞在受体内存活并造血,其干细胞种植于胸腺内,通过克隆清除作用去除了对供体抗原起作用的T细胞,从而诱导了耐受。其原理和机体内T细胞克隆清除作用相同。(3)Ruggeri [3] 认为供体骨髓细胞产生的NK细胞具有杀伤受体免疫细胞的作用,从而减轻受体对移植物的攻击,也是嵌合体诱导耐受的一个原因。
    2.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作用。
    特异性供体骨髓细胞(DBMC)中含有大量DC,其与T细胞作用,但处于未成熟状态,并不能诱导T细胞活化,而是促使其无能或凋亡,从而诱导耐受。
    3.DBMC对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DBMC可以引起T细胞亚群的变化,使Th1/Th2比值变小,DBMC引起Th1/Th2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利于耐受诱导。
    4.供体抗原的作用 DBMC中含有大量供体抗原,可以封闭激活的T细胞,使其凋亡,有助于诱导耐受,抗原的剂量是重要因素。
    DBMC诱导耐受的机制比较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肿瘤免疫
    例案讨论: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另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近年来研究表明, DC 在启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强大的功能, 以 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目前DC 的临床研究已相当广泛,在黑色素瘤、卵巢癌、肾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及各种血液性肿瘤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1.黑色素瘤
    Lau等利用 16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通过黑色素瘤抗原 gp100限制性多肽和酪氨酸酶致敏后回输, 其中 1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O’Rourke等应用肿瘤全细胞抗原致敏DC 后治疗 17 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其中 12例完成全部治疗,3例完全缓解,3 例部分缓解,患者无不良反应。
    2.肾癌
    近年来,肾癌的免疫治疗备受关注。Kugler等对 17 例肾癌患者采用电融合技术,将自身肿瘤细胞与同种异体DC 融合,诱导出 Muc-1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 CTL,其中 4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 41%的患者均有不同的疗效。Marten 等用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自体DC,并用超声导入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淋巴结或周围组织治疗, 15例患者中7例病情进展缓慢,1 例完全缓解,治疗期间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生明显。
    3前列腺癌
    目前有研究表明,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 的 mRNA 转染DC 能有效激活抗原特异性CTL。Heiser等对 13例前列腺患者进行PSA-mRNA转染致敏DC,13例患者体内 PSA 均有下降,无不良反应,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4淋巴瘤
    Timmerman等应用特异性抗原体外致敏DC 并过继回输治疗35例 B 细胞淋巴瘤患者。10例先期治疗患者中4 例有效,2例完全缓解; 其余 25例患者在第一次化疗后接种DC 瘤苗,其中15 例产生淋巴瘤特异性 T 细胞增殖和体液反应。
    结合以上病例,分析讨论DC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优缺点?
    答:
    1.利用抗原肽致敏DC。(结合上述DC疫苗治疗黑色素瘤,淋巴瘤病例)
    优点是:应用MHC I类分子限制性的抗原多肽冲击DC,能诱导特异性肿瘤免疫。DC 瘤苗可以诱导 CD8+ T 细胞和CD4+ T 细胞应答及 Th1、Th2 反应,全面调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另外,用此法抗原表位扩展,在几次接种后可以使与目的抗原相关的抗原表位产生免疫应答。
    其缺点是:①抗原的表位必须是已知的;②针对 CD8+CTL 识别表位的抗原多肽不能诱导产生特异性CD4+辅助 T淋巴细胞;③其应用受 MHC限制;④由于抗原表位单一,易使肿瘤细胞通过抗原变异产生免疫逃逸。
    2.肿瘤全细胞融合致敏DC。(结合上述例子DC疫苗治疗肾癌)
    优点:将肿瘤细胞与DC 融合制备DC 疫苗,可获得既有DC 特殊功能又表达肿瘤抗原的杂合体,可显著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诱导出更强的 CTL增殖活化反应。
    缺点:瘤苗的融合效率不高, 有效的分离纯化和体外扩增的方法尚不成熟。在使用剂量、途径和安全度问题上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3.肿瘤细胞来源的 RNA 致敏DC(结合上述的DC疫苗治疗前列腺癌)
    RNA致敏DC 的优点在于:①可以利用小量肿瘤体外扩增转录获得大量的 RNA;②可以通过差异筛选的方法富集 RNA;③RNA 的寿命较短,不会整合到基因中,提高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④可以诱导针对不同表位的多克隆CD8+ CTL 和 CD4+CTL。缺点在于: RNA容易降解,对操作的技术要求很高,自主复制的 RNA会引起宿主及周围细胞的凋亡。
    近年来,DC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部分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仍存在一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①如何诱导更有效的特异性肿瘤免疫反应; ②如何选择最佳的剂量、次数、途径与时间; ③如何解决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的问题, 消除安全隐患;④可使用的肿瘤特异性抗原有限。因此,DC 疫苗的临床应用研究还需要深入、完善。
    超敏反应
    案例1 青霉素过敏
    患者,女,26岁,因感冒、支气管肺炎,到医院就诊。医嘱于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日,常规皮试阴性,观察30分钟,患者无不良反应离院,4小时后患者由家人以急症送回医院,患者已出现胸闷、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至60/45mmHg。同时合并大小便失禁。临床诊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患者平卧、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按医嘱静注高渗糖及阿托品0.5mg。随后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脉搏触摸不到,患者呈昏迷状,心电图示室颤波,立即电击除颤,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静注地西泮10mg、地塞米松20mg、利多卡因200mg等,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心电监护,抗休克,导尿并留置尿管。继之出现肺水肿症状,双肺底大量湿罗音,皮下注射吗啡10mg,静注毛花苷C(西地兰)0.4mg、地塞米松20mg、氨茶碱0.125g等,呼吸机接酒精湿化瓶,抢救2小时后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40次/分,血压100/83mmHg,12小时后意识转清醒。
    问题:1.青霉素皮试阴性,解释患者仍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原因。 2.试述临床上注射青霉素抗生素时应注意事项以及出现过敏性休克应采取的急救措施。
    案例2 输血反应
    患者,男,50岁,由于骨股头无菌性缺血坏死来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人院后查血型为 B型。术前备血400ml,交叉配血试验:凝集试验为阴性。既往史 :2年前曾因胃大部切除手术输过200ml“B”型血,无输血反应史。本次术中输入200mlB型血后,病人出现寒颤,发热,血红蛋白尿,立即停止输血。抽取病人静脉血,抗凝,分离血浆,上液为红色透明液。尿液常规检测,尿血红蛋白为卅,尿胆原呈阳性反应。判断为急性溶血输血反应。血型检查 :我们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样分别送到XX 中心血站进行鉴定:受血者张某,B,ccdee(Rh阴性),血清中存在着抗一C,抗一D,抗一E抗体;献血者为 B,CcDEe(Rh阳性)。
    问题:1.结合病例分析发生机制。
    2.试述避免本病例发生有效措施。
    案例3 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炎
    患者,男,14岁,主诉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疲倦伴睡眠欠佳1周。
    3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自服“氟哌酸”未愈。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尿量减少,200~500ml/日,尿色较红。于外医院查尿蛋白(++),血压增高,口服“阿莫仙”、“保肾康”症状无好转来诊。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既往体健,青霉素过敏,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T36.5℃,P18次/分,BP160/96mmHg,w 无皮疹,浅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大,心肺无异凹性浮肿。
    实验室检查:血Hb140g/L,WBC:7.7×10 9/L, 尿蛋白(++),定量3g/24小时,尿 WBC:0~1个/高倍,RBC:20~30个/高倍,偶见颗粒管型。血IgG、IgM、IgA正常,C3:0.5g/L,抗链球菌O试验(ASO)结果:800IU/L(正常植:<200U=,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抗原抗体检验结果正常。临床诊断:急链球菌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
    问题: 1.结合病例解释链球菌反复感染后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
    2.试述异嗜性抗原的定义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案例 4 结核病
    患儿,男,8岁3个月,并于近日发现右侧颈部有3粒蚕豆大小肿物,入院,其母代述病史可靠。
    患儿最近一个月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午后潮热、睡眠不佳、夜间盗汗并觉卷怠乏力,但无咳嗽。近半个月,曾间断服用中药,但未见好转,而来院。患儿未接种过卡介苗,其父母无肺结核病史。
    体格检查:T37.8℃,P111次/分,R35次/分,体重23k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结膜口唇稍白、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无黄染,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但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归整,未闻及杂音。X线胸部检查正常。淋巴结穿刺物检查显示肉芽肿性病变和干酪样坏死,但未见结核杆菌。结核菌素皮试48小时后出现直径为20mm的肿胀和硬结(硬结直径<=4mm为阴性)。用淋巴结穿刺物作结核杆菌培养,6周后,培养结果为阳性。临床诊断:淋巴结结核。
    问题:1.从免疫学抗感染的知识考虑,解释患儿结核菌素皮试48小时后皮试部位出现肿胀和硬结的原因。
    2.试解释组成结核肉芽肿性病变的细胞类型及其参与结核肉芽肿病变的形成的细胞因子种类。

名词解释

  1.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7.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8. 抗体(Antibody) : 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9. 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10. Fc片段(fragment crytallizable):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11.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12.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这些区域为超变区。
  13. 可变区(V区):在Ig多肽链氨基端(N端),L链1/2与H链1/4区域内,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14.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15. 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Fc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
  16.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7. J链(joining chain):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一条多肽链。J链可以连接Ig单体形成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
  18.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又称分泌成分,是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含糖肽链,以非共价形式结合到二聚体上。具有保护分泌型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的降解,并介导IgA二聚体从黏膜下到黏膜表面的转运。
  19. Ig功能区(Ig domain):是指Ig分子的肽链折叠成的球形结构。每个功能区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其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和同源性。
  20. Ig折叠(Ig folding):免疫球蛋白功能区的二级结构是由几股多肽链折叠一起形成的两个反向平行的β片层,两个β片层中心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由一个链内二硫键垂直连接,形成一个“β-桶状”结构。具有稳定功能区的作用。免疫球蛋白肽链的这种折叠方式称为免疫球蛋白折叠。
  21. CDR(com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即抗原互补决定区。VH和VL的三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22. 补体(complement):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23. 补体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以C1、C4、C2、C3、C5~C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24. 补体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是指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和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25. 补体MBL激活途径(MBL pathway):在感染早期,体内分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反应蛋白。MBL与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结合,然后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MASP,MASP继而水解C4和C2启动后序的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26. MAC(membrane attack complex):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C5b ~ C9组成。该复合物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
  27. 细胞因子(cytokine,CK): 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剌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总称。 CK 能调节白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 , 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28. 干扰素(interferon,IFN):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命名 , 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的差异可分为 IFN-α、 IFN-β、IFN-γ三类。 IFN-α和 IFN-β主要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以及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 ,统称为 I 型干扰素 , 通常由病毒感染诱导 产生 ;IFN- γ主要由活化的 T 细胞和 NK 细胞产生 , 称为II型干扰素 , 通常由抗原与有丝分裂原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 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29.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前者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的主要作用包括:①杀瘤、抑瘤和抗 病毒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③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④致热作用;⑤引发恶病质。
  30.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是由活化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的一组细胞因子。CSF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主要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剌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干细胞因子(SCF)等。
  31. 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是一个蛋白质家族,这些蛋白质氨基端多含有一或两个半胱氨酸。根据其排列方式,将该类细胞因子分为三个亚类即α亚类(CXC)、β亚类(CC)和γ亚类(C)。作用是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起趋化作用。
  32.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33. 自分泌效应(autocrine action):某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其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该细胞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称为自分泌效应。
  34. 旁分泌效应(paracrine action):某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其产生细胞与靶细胞并非同一细胞,而是其产生细胞邻近的细胞,该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称为旁分泌效应。
  35.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3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基因彼此紧密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37. HLA I 类抗原(HLA class Ⅰ antigen):是由轻、重两条多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分子。重链(即α链)为多态性糖蛋白(分子量4400ODa),是由人第6号染色体HLA I类基因编码的产物;轻链为非多态性β微球蛋白(β2m,分子量12000Da),是由人第15号染色体相应基因编码的产物。HLA I 类抗原分子可分为四个区,即抗原肽结合区、免疫球蛋白样区 (Ig 样区)、跨膜区、胞内区。HLA I抗原广泛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表面,而在神经细胞、成熟的滋养层细胞表面尚未检出;HLA I类抗原也存在于各种体液中。
  38. HLAⅡ类抗原(HLA class Ⅱ antigen): 是由α、β两条多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分子, 两条链均有多态性,分子量分别为 3400ODa (α)和 2900ODa (β)。HLA Ⅱ 类抗原是由第6号染色体HLAⅡ类基因编码的产物, HLA Ⅱ类抗原分子可分为四个区,即抗原肽结合区、免疫球蛋白样区(Ig 样区)、跨膜区、胞内区。主要分布于B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抗原提呈细胞表面,以及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T细胞表面;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精子细胞上也可少量表达。
  39. HLA 单元型(HLA haplotype):是指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HLA诸位点上等位基因的组合。
  40. 多基因性(Polygenic):指MHC由一组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各自的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41. 多态性(Polymorphism):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42. 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的几率高于或低于随机出现的几率。
  43. 单元型(Haplotype):指染色体上MHC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
  44. HLA复合体(HLA gene complex):是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存在于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编码产物称为HLA抗原。
  45. HLA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由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基因编码,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46. HLA的基因型(genotype):即HLA基因在体细胞两条染色体上的组合。
  47. HLA的表型(phenotype):即某一个体HLA抗原的特异性型别。
  48.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是指血细胞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49. 聚类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为聚类分化群。
  50.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是指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的统称,大多属于糖蛋白,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在胚胎的发育和分化、正常组织的维持、炎症与免疫应答、伤口修复、凝血及肿瘤的进展与转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51.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是指一系列在氨基酸组成和结构上与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或(和)恒定区有较高同源性的蛋白分子。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抗原受体和信号传导分子,如CD3、MHC、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受体FcγR,如:某些细胞因子受体,如IL-1、M-CSF受体;部分CD分子,如CD4、CD8、CD28、CD54等。
  52.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是指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淋巴干细胞向中枢淋巴器官归巢,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地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53. 淋巴细胞归巢受体(lymphocyte homing receptor,LHR):是指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某些粘附分子,如:L-selectin, CLA, LFA-1, VLA-4, CD44, α4β7等。他们可以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相应的地址素粘附分子相互作用,介导淋巴细胞的归巢。
  54.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又称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55.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又称适应性或获得性免疫(adaptive or acquired immunity)。
  56.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即NK 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CD56和CD16是其具有鉴别意义的表面标志。NK 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识别受体,可以直接或通过 ADCC 效应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57. 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指能够捕获、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
  58.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特异性免疫应答各阶段也起重要作用。
  59. M细胞(membranous cell/microfold cell):是散布于肠道粘膜上皮细胞间的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可以吞饮泡的形式将外来抗原转运至胞质内,在未降解情况下,使外来抗原穿过M细胞,进入粘膜下结缔组织,被巨噬细胞摄取,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60. γδT细胞:表达TCRγδ-CD3复合物的T细胞称为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和上皮组织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61. 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ea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s):是指在吞噬作用激发下,通过呼吸爆发,激活细胞膜上的还原型反应辅酶Ⅰ(NADH氧化酶)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使分子氧活化,生成超氧阴离子、游离羟基、过氧化氢和单氧态氧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62. 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ea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s):是指巨噬细胞活化后产生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还原型辅酶Ⅱ或四氢生物喋呤存在条件下,催化L-精氨酸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胍氨酸和一氧化氮,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63. 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 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MHC分子的分子结构, 通常与CD3分子呈复合物形式存在于T细胞表面。大多数T细胞的TCR由α和β肽链组成,少数T细胞的TCR由γ和δ肽链组成。
  64. Tc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即杀伤性 T 细胞,表达CD8分子,识别抗原受MHC I类分子限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65. NK1.1+T细胞(NK1.1+T cell):是指表达NKR.P1C(NK1.1)的TCR-CD3的T细胞,广泛分布于骨髓、肝、脾、胸腺和淋巴结中,通常为CD4-CD8-T细胞,表面的TCR多为TCRαβ型,可识别由CD1分子提呈的脂类核糖脂类抗原。
  66. 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Tn):未受抗原刺激的表达CD45RA的T细胞,其TCR结构表现为高度的异质性。
  67. 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Tm):是一群在抗原驱动下发生寡克隆扩增,TCR结构相对均一并具有识别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群体,参与增强的再次免疫应答,表达CD45RO分子。
  68. 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 是镶嵌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mIg), 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相应的抗原分子。BCR通常与Igα、Igβ结合, 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B细胞表面。 成熟B细胞可以同时表达mIgM和mIgD。
  69. B1细胞(B1 lymphocyte): 又称CD5+B细胞, 其主要特征是:膜表面只表达mIgM而不表达mIgD; 产生抗体不依赖T细胞,无免疫记忆; 对TI抗原应答, 产生的抗体类别为低亲和性IgM。
  70. B2细胞(B2 lymphocyte): 为CD5-B细胞, 其主要特征是: 膜表面同时表达mIgM和mIgD; 产生抗体依赖T细胞,有免疫记忆; 对TD抗原应答, 产生IgG和IgM等类型抗体。
  71. 浆细胞(plasma cell or antibody forming cell): 是B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剌激后, 在 IL-2、4、5、6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终未细胞,可合成分泌抗体。
  72. Ig类别转换(immunoglobulin class switch):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激活B细胞后膜上表达的Ig和分泌的Ig类别从IgM转换为IgG、IgA、IgE等其他类别或亚类Ig的现象。
  73. 等位排斥(allelic exclusion):是指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轻链或重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得到表达,而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的现象。
  74. 重组信号序列(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s):是由七核苷酸的七聚体和九核苷酸的九聚体,中间间隔一非保守的12或23碱基对的间隔序列组成,是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和重组的重要信号。
  75.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具有自我增生和分化功能,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可增生分化产生多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
  76. 定向干细胞(committed stem cell):由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而形成,包括多能定向干细胞和单能定向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的子代细胞之间的过度类型。
  77. 抗原(antigen)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78.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79. 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80. 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
  81.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82.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是一类不需要Th细胞辅助即可诱导抗体产生的抗原。该抗原由B细胞丝裂原及多个重复的B表位组成,可使不成熟及成熟的B细胞应答,只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不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83. 异种抗原(xenogenic antigen)即来自不同物种之间的抗原性物质。该抗原在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84. 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即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物质,如血型物质等,可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诱导免疫应答。
  85.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该抗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及诊断有关。
  86.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该抗原能刺激T细胞库总数的1/20 ~ 1/5,且不受MHC限制,故称为超抗原。
  87. 佐剂(adjuvant):凡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
  88.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89. 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指能表达MHC-II类分子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具有强大的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
  90. 的能力。
  91.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是指吞噬细胞吞噬较大的固体或分子复合物的过程。
  92. 胞吞作用(endocytosis)是指细胞膜接触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后,将其包围形成小泡,并将其吞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93. 胞饮作用(pinocytosis)指细胞吞入液态物质或极微小颗粒的过程。
  94. 胞吐作用(exocytosis)指细胞内一些由浆膜包裹的小体与细胞膜相融合,将其内容物吐出细胞外的过程。
  95.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降解为多肽片段, 并与MHC分子结合为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再与TCR结合形成TCR-抗原肽-MHC分子三元体,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96.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即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菌或细胞等。
  97.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即由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
  98. 穿孔素:是储存在致敏Tc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种蛋白物质,又称C9相关蛋白。当与靶细胞密切接触相互作用后,致敏Tc细胞可发生脱颗粒作用,释放穿孔素。穿孔素的作用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
  99. 丝氨酸蛋白酶:是储存在致敏Tc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种物质,脱颗粒时可随穿孔素一道释放。其作用是通过激活内切酶系统,使靶细胞DNA断裂,导致细胞凋亡。
  100. 协同刺激信号:免疫活性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101. 免疫应答:机体接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活化、增生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102. 初次免疫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免疫后, 需经一定(较长)潜伏期才能在血清中出现抗体,该种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抗体以IgM分子为主,为低亲和性抗体。这种现象称为初次免疫应答。
  103. 再次免疫应答:机体经初次免疫后,在抗体下降期再用相同抗原进行免疫,则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抗体含量大幅度上升,维持时间长久;抗体以IgG分子为主,为高亲和性抗体。这种现象称为再次免疫应答或回忆应答 (anamnestic response)。
  104. 受体编辑:在骨髓中B细胞发育成熟的过程中,V(D)和J基因节段的重排是随机发生的,因而有可能产生与自身抗原应答的B细胞克隆,或产生具有不合适抗原受体的B细胞克隆。这些B细胞或发生凋亡,或在中枢或在外周淋巴器官中变为对自身无应答性。在周围淋巴器官中的变化是藉Ig基因的二次重排实现的。二次重排会修正编码能与自身抗原应答的重链和轻链蛋白质的基因,以此消除自身应答性B细胞。藉Ig基因二次重排,而对B细胞的抗原受体作修正称为受体编辑。
  105. 抗体亲和力成熟: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原结合,摄取并把抗原加工成多肽片段,再把抗原肽-MHC II 分子复合物提呈给生发中心周围的或“侵入”生发中心的活化的Th细胞。在此过程中,活化Th藉细胞表面的CD154(CD40L)与B 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间的作用,向B细胞提供必不可少的辅助刺激信号。只有那些表达高亲和力抗原受体的B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的Th细胞的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这种现象称为抗体亲和力成熟。
  106. Ig类别转换:B细胞在IgV基因重排完成后,其子代细胞均表达同一个IgV基因,但IgC基因(恒定区基因)的表达,在子代细胞受抗原刺激而成熟并增殖的过程中是可变的。每个B细胞开始时均表达IgM,在免疫应答中首先分泌IgM。但随后即可表达和产生IgG、IgA或IgE,尽管其IgV不发生改变。这个变化即为类别转换。
  107. 免疫调节: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系统内部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通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的最适的复杂生理过程。
  108. 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答状态。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用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特异性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
  109. 免疫抑制:指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反应或反应减弱的非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性或应答减弱状态。这种状态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①遗传所致的免疫系统缺陷或免疫功能障碍;②后天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抗淋巴细胞血清或放射线等因素。以上因素均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110. 超敏反应: 又称为变态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11. 变应原:是指能够选择性地激活CD4+Th2细胞及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112. Arthus反应★: Arthus发现给家兔皮下反复注射马血清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发生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Arthus现象或实验性局部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发生较快,通常在注射马血清后1~2h即可发生,4~8h达高峰 ,2~3天可自行消失。
  113. 血清病★:是一种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全身性超敏反应。一般发生于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血清后1~2周。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为其临床特征。病程短,有自限性。
  114. 类风湿因子★:自身变性的IgG分子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自身变性IgG的自身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这类自身抗体以IgM为主,也可以是IgG或IgA类抗体。
  115. 过敏性休克样反应★:血流中大量的免疫复合物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大量过敏毒素 (C3a/C5a),后者与体内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可激发细胞脱颗粒, 释放大量血管活性胺类物质,从而引起过敏性休克,此为过敏性休克样反应。如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或梅毒时, 就有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116. 长效甲状腺剌激素 (LATS) ★: 在某些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血清中含有一种能够剌激甲状腺分泌的自身抗体, 这种自身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甲状腺刺激素(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细胞合成并过量分泌甲状腺素, 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自身抗体属IgG类抗体,因其半衰期比TSH长, 故得此名。
  117. 减敏疗法★:在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时,可以采用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的方法,达到减敏的目的。其机制可能是:该法可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G类循环抗体, 后者能与再次进入的变应原结合,阻止变应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相应IgE作用,从而阻断或减弱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问答1

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分子,所以,T及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B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由于T及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1. 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1. 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1) 区别:见概念。
(2) 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因此,免疫球蛋白可看做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抗体则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
1. 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 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
(4)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1.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1)Ig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1/4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VH与VL内还有高变区。
(2)免疫球蛋白的肽链功能区:Ig的重链与轻链通过链内二硫键将肽链折叠,形成若干个球状结构,这些肽环与免疫球蛋白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关,称为功能区。IgG、JgA、JgD的H链有四个功能区,分别为VH、CH1、CH2、CH3;IgM、IgE的 H 链有五个功能区,多一个CH4区。L链有二个功能区,分别为VL和CL。VL与VH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L与CH1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IgG的CH2、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的结合部位,IgG的CH3可与某些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 Fc受体结合。
1. 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1975年,KÖhler和Milstein 首创了B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小鼠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每一个杂交瘤是用一个B细胞融合而产生的克隆。这种细胞既保持了骨髓瘤细胞大量无限增殖的特性,又继承了免疫B细胞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将这种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株体外扩增或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则可从上清液或腹水中获得单克隆抗体。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具有结构高度均一,特异性强,无交叉反应等特点。
1. 简述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概念:见名词解释1。
(2)补体系统由30多种成分构成,按其生物学功能分为三类:
a.固有成分:存在于体液中、参与活化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包括C1~C9、MBL、B因子、D因子。
b.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包括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变因子、膜辅助因子等。
c.补体受体:包括CR1~CR5、C3aR、C4aR、CaR等。

  1. 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异同。
    三条途径的区别见下表:
    区别点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 IgG1~3或IgM
    与Ag复合物 脂多糖、酵母多糖、
    凝聚的IgA和IgG4 MBL
    参与成分 C1~C9 C3,C5~C9, B、
    P、D因子 同经典途径
    C3转化酶 C4b2b
    C3bBb
    同经典途径
    C3转化酶 C4b2b3b
    C3bnBb
    同经典途径
    所需离子 Ca2+ Mg2+ Mg2+ 同经典途径
    作用 参与特异性免疫在感染后期发作用 参与非特性免疫,在

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同经典途径
相同点:三条途径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溶解细胞。
1. 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结合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
(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C3a、C4a、C5a。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C5a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Ig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Fc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形成或使已形成的IC解离。②循环IC可激活补体,产生的C3b与抗体共价结合。IC借助C3b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
(5)免疫调节作用:①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抗原易被APC处理与递呈。②补体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1. 简述细胞因子共同的基本特征。
①细胞因子通常为低相对分子质量(15~30kD)的分泌性糖蛋白;②天然的细胞因子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③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可为双体或三体形式;④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也无MHC限制性;⑤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效应,极微量的细胞因子就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效应;⑥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多源性和多向性;⑦细胞因子作用时具有多效性、重叠性以及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⑧多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及内分泌形式在局部或远处发挥作用。
1. 细胞因子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 ★★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①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 如IFN、TNF等。②免疫调节作用,如IL-1、IL-2、IL-5、IFN等。③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如M-CSF、G-CSF、IL-3等。④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如:IL-1、IL6、TNF等细胞因子可直接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1. 简述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分类。
细胞因子共分六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共分五个家族:
① 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IL-1、IL-6、M-CSF、SCF、FGF等受体属于此类。
② 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又称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家族或造血因子受体家族。IL-2~IL-7、IL-9、IL-11、IL-13、IL-15、GM-CSF、G-CSF受体属于此类。
③ 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这类受体是干扰素的受体。
④ I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又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是TNF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⑤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这一家族是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
1. HLA复合体的结构及产物:根据HLA复合体各位点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将HLA复合体分为三个区域,即I类基因区、Ⅱ类基因 区和介于I类与Ⅱ类基因区之间的Ⅲ类基因区。
(1)I类基因区内含经典HLA的A、B、C基因位点和新近确定的非经典 HLA的E、F、G、H等基因位点。HLA的A、B、C各位点基因编码 HLA I类抗原分子的重链(α链),与β2m结合共同组成人类的 HLA I类抗原。
(2)Ⅱ类基因区包括HLA的DP、DQ、DR三个亚区和新近确定的HLA的DN、DO、DM三个亚区。HLA的DP、DQ、DR三个亚区编码相应的HLA的DP、DQ、DR抗原的α链和β链,组成HLA Ⅱ类抗原。
(3)Ⅲ类基因区位于I类与Ⅱ类基因区之间,内含众多编码血清补体成分和其他血清蛋白的基因,主要基因产物为 C4、C2、B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热休克蛋白70等。
1. HLA 的多态性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①复等位基因:HLA复合体的每一个位点均存在为数众多的复等位基因,这是HLA高度多态性的最主要原因。②共显性:HLA复合体中每一个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群中HLA表型的多样性。
2. MHC 抗原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 :
(1) 引起移植排斥反应。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同种异体内MHC抗原可作为异己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
(2) 抗原提呈作用。在抗原提呈细胞内,MHC分子通过抗原肽结合区与胞浆内加工处理过的抗原肽结合,形成MHC-抗原肽复合体,经转运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可被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识别结合,完成抗原呈递,启动免疫应答。
(3) 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即MHC限制性。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时,只有当二者MHC分子一致时, T细胞才能被激活,即细胞间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CD4+Th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MHCⅡ类分子的制约,CD8+Tc细胞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MHC I类分子的制约。
(4)诱导胸腺细胞分化。MHC分子参与胸腺细胞(前T细胞) 在胸腺中的分化和发育。通过阴、阳性选择后,胸腺产生对自身抗原无反应性的T细胞,形成天然自身免疫耐受;同时亦产生对非己抗原具有应答作用的T细胞,T细胞对非已抗原的应答作用受MHC分子制约。
1. HLA I 类和Ⅱ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功能及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HLA抗原类别 肽结合
结构域 表达特点 组织
分布 功能 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Ⅰ类(A、B、C) α1+α2 共显性 所有
有核
细胞
表面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Ⅰ类抗原凹槽两端封闭,接纳的抗原肽长度有限,为8-10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2和P9
Ⅱ类 (DR、DQ、DP) α1+β1 共显性 APC 及活
化的
T 细
胞 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Ⅱ类抗原凹槽两端开放,接纳的抗原肽长度变化较大,为13-17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1、P4、P6和P9
1.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生物学作用有:⑴参与细胞生长、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⑵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免疫细胞抗原识别、活化、增值和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的发挥⑶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⑷参与炎症的发生、血栓形成和组织修复⑸肿瘤的恶化和转移。
2. 粘附分子的分类和功能:粘附分子根据结构特点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粘蛋白家族,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归类的粘附分子。功能:⑴参与免疫细胞的免疫发育与分化。如胸腺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涉及到胸腺细胞上CD8和CD4分子与胸腺基质细胞上的MHCⅠ、Ⅱ类抗原间的相互作用;T细胞活化分化过程中必须有粘附分子提供的细胞间协同刺激信号的存在。⑵通过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分子之间的作用参与炎症过程 ⑶通过淋巴细胞上的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的地址素之间的作用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3.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 、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种类 结构特点 识别配体 功能
CD3 五聚体,与TCR组成TCR/CD3复合物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 单体分子 MHCⅡ类分子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8 异源二聚体 MHCⅠ类分子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2 单体分子 CD58(LFA-3) 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粘附及CD2分子所介导的信号传导
CD58 单体分子 CD2 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信号传导
CD28 同源二聚体 B7 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CD152 同源二聚体 B7 对T细胞活化有负调节作用
CD40L 三聚体 CD40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1. 参与B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 、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种类 结构特点 识别配体 功能
CD79 异源二聚体 与mIg组成BCR复合物,介导B细胞信号传导
CD19 单体分子 促进B细胞激活
CD21 单体分子 C3片段EB病毒 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参与免疫记忆
CD80/CD86 单体分子 CD28 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CD40 单体分子 CD40L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1. IgFc受体的分类和功能分别为:
(1)FcγR:是IgG Fc受体,又可分为① F cγR Ⅰ(即CD64):是高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介导ADCC,清除免疫复合物,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的吞噬作用,促进吞噬细胞释放IL-1、IL-6和TNF-α等介质;② FcγR Ⅱ(即CD32):是低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介导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氧化性爆发;③FcγRⅢ(即CD16):是低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与FcεRγ链或与TCR-CD3ζ链相连,传递活化信号,并可介导促进吞噬和ADCC作用。
(2)FcαR(即CD89):是IgA Fc受体,能结合IgA,介导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超氧产生、释放炎症介质以及发挥ADCC。
(3)FcεR:是IgE Fc受体,可分为:①FcεR Ⅰ:是IgE高亲和力受体,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② FcεRⅡ(即CD23):是IgE低亲和力受体,可以不同方式参与IgE合成的调节。
1. T细胞主要的表面分子及其主要作用是
表面分子 主要作用
TCR 特异性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CD3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CD8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28
LFA-2(CD2) 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可与CD58结合,能介导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还能介导效应阶段的激活途径
CD40L 可表达于部分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与B细胞表现CD40结合,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丝裂原受体 与丝裂原结合后,直接使静止状态的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1. 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T细胞是异质性群体,分类方法有很多:按CD分子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个亚群;按TCR分子不同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T细胞;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辅助性和抑制性T细胞;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可分为初始T细胞、抗原活化过的T细胞、记忆性T细胞。
功能:(1)CD4+辅助性T细胞(Th):增强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增强其吞噬或杀伤功能;
(2)CD8+杀伤性T细胞(T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
(3)抑制性T细胞(Ts):抑制免疫应答
(4)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主要为Th1,还有CTL,Th1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CTL可以直接破坏靶细胞。
Th1细胞与Th2细胞各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作用是:
Th1细胞分泌IL-1、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Th2细胞分泌IL-4、 IL-5、IL-6、IL-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并分泌抗体,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1. Ts细胞既可以是CD4+T细胞又可以是CD8+T细胞。
2. T细胞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不同,T细胞是TCR而B细胞是BCR;
初始T细胞与记忆T细胞: 二者表面CD45分子的异构型不同,初始T细胞表达CD45RA,而记忆T细胞表达CD45RO;
Th1细胞与Th2细胞:二者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 Th1细胞分泌IL-1、IFN-γ,与TDH和TC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有关,可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而Th2细胞偏向于分泌IL-4、IL-5、IL-6、IL-10,与B细胞增殖成熟和促进抗体生成有关,可增强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1. CD8+杀伤性T细胞破坏靶细胞的机制有2种:细胞裂解和细胞调亡。
⑴细胞裂解:CD8+杀伤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后,通过颗粒胞吐释放穿孔素,使靶细胞膜上出现大量小孔,膜内外渗透压不同,水分进入胞浆,靶细胞胀裂而死;
⑵细胞调亡:有2种不同机制:①Tc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可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通过Fas分子胞内段的死亡结构域激活caspase,在激活一系列caspase,引起死亡信号的逐级转导,最终激活内源性DNA内切酶,使核小体断裂,并导致细胞结构毁损,细胞死亡;②Tc细胞颗粒胞吐释放的颗粒酶,可借助穿孔素构筑的小孔穿越细胞膜,激活另一个caspase10, 引发caspase级联反应,使靶细胞调亡。
1. NK1.1+T细胞表型的特点有:表达NKR.P1C(NK1.1), 通常为CD4-CD8-, TCR多为TCRαβ。其功能有:
⑴细胞毒作用:①可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 ②胸腺中的该细胞可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CD4+CD8+双阳性的胸腺细胞调亡;
⑵免疫调节作用:①在受某些抗原刺激时,如寄生虫感染,可分泌大量IL-4,可诱导活化的Th0细胞分化为Th2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或诱导B细胞发生Ig类别转换,产生特异性IgE;②在病毒抗原作用下,可产生IFN-γ,与IL-12共同作用,可使Th0细胞转向Th1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1. B细胞的特点:
在哺乳动物,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成熟B细胞可定居于周围淋巴组织,是体内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B细胞表面可表达多种膜分子,如:BCR、CD79a、CD79b、CD19、CD20、CD40、CD80、CD86、CD35、CD21、CD22、CD32、MHC分子、丝裂原受体等等。
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产生抗体,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
(2)作为APC,提呈抗原;
(3)产生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造血过程。
1. B1细胞与B2细胞的主要特征:
性质 B1 B2
初次产生时间 胎儿期 出生后
分布 胸腔腹腔 外周免疫器官
CD5 + -
BCR mIgM MigM, mIgD
识别抗原 TI抗原 TD抗原
更新方式 自我更新 由骨髓产生
自发性Ig的产生 高 低
特异性 多反应性 单特异性,尤在反应后
分泌的Ig的同种型 IgM>IgG IgG>IgM
免疫记忆 易形成 不易形成
1. 简述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BCR是通过其V区抗原结合部位来识别抗原的。BCR V区,尤其是V区CDR1、CDR2和CDR3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对抗原识别的多样性。造成BCR多样性的机制主要有:①组合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重链 V区的基因有V、D、J三种,编码轻链V区的有V和J两种基因,而且每一基因又是由很多的基因片段组成的。这样,重链基因的组合和重链基因与轻链基因的组合,将产生众多不同特异性的BCR。②连接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 CDR3的基因位于轻链V、J或重链V、D、J片段的连接处,两个基因片段的连接可以丢失或加入数个核苷酸,从而显著增加了CDR3的多样性。③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在BCR各基因片段重排完成之后,其V区基因也可发生突变,而且突变频率较高,因而增加其多样性。
1. 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表面标志。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类原始的造血细胞,具有自我增生和分化功能,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可增生分化产生多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其主要的表面标志为:CD34+和CD117+。
1. 何谓阳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阳性选择是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发育阶段。胸腺内CD4+、CD8+双阳性的T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其中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胞CD8分子表达升高,而CD4分子表达下降;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胞CD4分子表达升高,而CD8分子表达下降,选择性发育分化为CD4+或CD8+的单阳性细胞。而未能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结合的或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的T细胞则发生凋亡。此过程称为阳性选择。阳性选择的结果,使双阳性T细胞发育为成熟单阳性T细胞时获得了MHC限制性。
1. 何谓阴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在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后,单阳性的T细胞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而被清除或不能活化。只有那些未能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结合的T细胞才能发育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此过程称为阴性选择。阴性选择清除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是T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1. 简述T、B、NK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机制。
T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是在T细胞发育阶段经阴性选择后产生的。双阳性的T细胞在胸腺皮质、皮髓交界处以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类或II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后而被清除,这样保证了机体T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成分的细胞克隆。
B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是在B细胞分化过程中产生的。当早期B细胞逐渐发育为不成熟B细胞时,细胞膜表面表达mIgM,此时如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则易形成自身耐受。
NK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可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的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和CD94分子等。这些抑制性受体通过识别自身的MHC-I类分子使NK细胞处于受抑制状态,发生自身耐受。
1.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高效价的抗体?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①异物性:异物性是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核心。一般来讲,抗原必须是异物,而且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其免疫原性越强。但某些自身物质在一定情况下,免疫系统也可将其视为异物而发生免疫应答。②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如大分子物质、复杂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分子构象和物理状态等。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要想获得高效价的抗体,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动物的遗传背景、年龄、健康状态、抗原的剂量、免疫的途径、次数等。必要时应加一定量的免疫佐剂。
1. 简述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区别。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位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需 不需
表位性质 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
表位大小 812个氨基酸 515个氨基酸
1217个氨基酸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在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在抗原分子表面
简述TD-Ag与TI-Ag的区别。
TI-Ag TD-Ag
化学性质 主要为某些糖类 多为蛋白质类
结构特点 结构简单,具有相同或重复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基 结构复杂,往往具有多种且不重复的抗原决定基
载体决定基 无 有
T细胞依赖性 无 有
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产生Ig类型 IgM IgG
免疫记忆 无 有
MHC限制性 无 有
再次应答 无 有
1. 如何理解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某一抗原表位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异性。这种结合的分子机制是抗原表位的空间结构与抗体分子超变区互补的结果。而交叉反应是指两种抗原分子表面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时,同一种抗体结合的现象。因此,交叉反应实质上也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1. 简述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普通抗原 超抗原
化学性质 蛋白质
多糖 细菌外毒素或逆转录病毒的产物
APC处理 需 不需
MHC-II类分子结合部位 抗原结合槽 非多肽区
T细胞反应频率 10 -6 ~ 10-10 1/20 ~ 1/5
MHC限制性 有 无
1. 何谓佐剂?佐剂的种类有哪些?作用机制如何?
凡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常用的佐剂有生物佐剂(如BCG、CP、LPS和细胞因子等)、化学佐剂(如氢氧化铝、明矾等)及人工合成的佐剂(poly I:C、poly A:U)等。
作用机制是: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增加抗原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1. 简述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种类。
抗原提呈细胞是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抗原提呈细胞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前者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后者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等。
1. 试述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在处理和提呈抗原方面的特点。
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有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三种方式,可摄入较大的固体物质、极小的颗粒状物质、液态物质等。巨噬细胞表面带有大量不同的受体如FcR、CR等,也可通过受体介导将抗原摄取。这些抗原被摄取后,首先在细胞内溶酶体的作用下被降解成小分子的多肽片段,然后与细胞内合成的MHC-I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的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
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有巨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和吞噬作用三种方式。可吞入非常大量的液体,也可摄入较大颗粒的抗原性物质。但是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不同的是,其仅在发育的某些特定的阶段才具有一定的吞噬功能。外来抗原性物质被树突状细胞摄入后处理成13
25个氨基酸的肽段,与MHC-II类分子结合后表达在细胞表面,再提呈给CD4+ T细胞。
1. 简述MHC-I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的过程。
内源性抗原是指由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胞内蛋白质、核蛋白及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这些抗原在细胞内合成后首先在胞浆内蛋白酶体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的肽段,这些8~11个左右氨基酸组成的肽段大小与MHC-I类分子肽结合区凹槽相仿,在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的作用下转移至内质网腔中,与新组装的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通过分泌途径运
1. 简述MHC-II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过程。
外源性抗原是指来自细胞外的抗原。当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大部分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以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胞吞方式摄入至细胞浆中,被内体及溶酶体中的蛋白酶水解为能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片段。在内质网中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转运至细胞膜表面,提呈给CD4+ T细胞。
1. 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是什么?
T细胞只能特异性识别表达在APC表面并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肽类抗原,这又称为TCR的双识别,即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也就是说,T细胞对抗原肽的识别受MHC分子种类的限制。
TCR所识别的,是由氨基酸一级序列所决定的抗原肽的线性决定簇,后者可在APC表面MHC分子的肽结合凹槽中形成特定构象。体内表达TCRab的T细胞是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群,它们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时,由TCRab 链可变区进行特异性识别:ab 链可变区的CDR1 和CDR2 结构域识别并结合MHC分子的非多态性区和抗原肽的两端;ab 链的CDR3 结构域识别并结合于抗原肽中央的T细胞表位,所以决定TCRab 识别抗原特异性的是CDR3区。
1. 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是什么?
T细胞特异性识别APC 所提呈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并被激活和发生增生,进而分化成效应细胞。在上述过程中,T 细胞均需要两个来自胞外的信号刺激,即淋巴细胞活化的双信号作用。
T 细胞的第一激活信号主要来自TCR与MHC 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特异性结合,即抗原识别。另外,CD4和CD8分子作为共受体,可分别与MHC-II 及MHC-I 类分子结合,除可增强T细胞与APC 间的黏附作用外,还参与第一激活信号的启动和转导。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故又称协同刺激信号,即由APC上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 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提供。在参与T细胞激活的诸多协同刺激分子中,最重要的是T 细胞表面CD28分子与APC 表面相应配体B7-1(CD80)和B7-2(CD86)的结合。由CD28/B7发出的第二信号,可增强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进而使T 细胞增殖;还可增加bcl-xL的表达,保护T 细胞免于凋亡。
活化T细胞还表达CTLA-4,后者的配基也是B7-1和B7-2。但与CD28分子的作用相反,CTLA-4与配基结合后可向T细胞发出抑制信号,降低活化T细胞的子代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将T细胞应答的强度限制在一定范围。APC表面表达的其他协同刺激分子还包括VCAM-1、ICAM-1 和LFA-3,它们分别与T 细胞表面的VLA-4、LFA-1和CD2分子结合,共同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缺乏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活化不充分,不能表现效应功能,或使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凋亡,或被诱导呈无能状态。
1. 效应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抗原活化T细胞后,经克隆扩增及功能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CD4+Th1细胞和CD8+Tc细胞。其主要功能有:
(1)抗感染作用:主要针对胞内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感染等。
(2)抗肿瘤作用:Tc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表达抗原的肿瘤细胞;藉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的杀伤肿瘤细胞。
(3)免疫损伤作用:效应T细胞可引起IV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
1. 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生物学作用:
Th1细胞主要分泌IL-2、TNF-b和IFN-g等细胞因子,其生物学作用简述如下:
(1)IL-2:促进Tc细胞增殖分化为致敏Tc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途径,促进Th1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分泌细胞因子,扩大细胞免疫效应。
(2) TNF-b: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使之表达粘附分子和分泌IL-8等趋化性细胞因子(这些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能使血流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进而迁移和外渗至局部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激活中性粒细胞,增强其吞噬杀菌能力;局部产生的高浓度TNF-b可使周围组织细胞发生损伤坏死。
(3) IFN-g 作用于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使之MHC II类分子表达增强,提高抗原提呈效率,扩大细胞免疫应答;活化单核吞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胞内杀伤功能,并使之获得杀伤肿瘤的功能;促使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多种引发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和介质;活化NK细胞,增强杀瘤和抗病毒作用,提高机体免疫监视功能。
1. 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发挥杀伤作用的机制:
(l)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并受MHC I类分子限制。它们只能杀伤表达相应致敏抗原的靶细胞,并且必须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其表面TCR-CD3复合受体分子与靶细胞表面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并在表面CD8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自身MHC I类分子Ig样区)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此时致敏Tc细胞分泌穿孔素、丝氨酸蛋白酶和FasL等细胞毒性物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和发生细胞凋亡。
(2)致敏Tc细胞杀伤溶解靶细胞后本身不受损伤,它们与溶解破坏的靶细胞分离后,又可继续攻击杀伤表达相应致敏抗原的其他靶细胞。通常一个致敏Tc细胞在几小时内可连续杀伤数十个靶细胞。这种由CD8+ Tc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在清除病毒感染、同种移植排斥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
1. 试述CD4+初始T细胞(Th0)在免疫应答中的活化过程及效应:
CD4+ 初始T细胞通过表面TCR-CD3复合受体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在CD4分子的辅助下,产生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进而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和CD4+初始T细胞表面一组粘附分子(协同刺激分子与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在上述两种信号刺激下,初始T细胞活化,分泌IL-2、4、5、6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是诱导T、B细胞增生分化的重要生物活性介质。
活化CD4+初始T细胞在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Th2细胞。后者产生大量以IL-4、5、6、10为主的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激活、增殖与抗体产生。
活化CD4+初始T细胞在巨噬细胞分泌的IL-12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Th1细胞(即炎性T细胞)。后者可通过释放IL-2、IFN-g和TNF-b等细胞因子,使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
1. 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细胞介导,藉B细胞分泌的抗体执行。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始于BCR对TD抗原的识别,所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经由Iga/Igb向胞内传导。BCR辅助受体复合物加强第一活化信号的传导。Th细胞藉与B细胞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CD40-CD40L 等)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B细胞从骨髓进入周围淋巴器官后,在抗原刺激下,迁移进入原始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并在生发中心发生抗原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及类别转换,最后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的发育分化大致可分为活化、增殖和分化三个阶段。TI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一般不需要T细胞的辅助。
1. 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
(1)Th细胞的激活:在B细胞应答中,Th细胞的激活分为两种不同情况①初次免疫应答时,DC和巨噬细胞负责摄取、处理抗原,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②再次免疫应答时,由B细胞内吞抗原,将抗原加工、处理成小肽段,并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
(2)Th细胞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活化的T细胞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组成性表达的CD40相互作用,向B细胞传递重要的第二活化信号。在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中,其他膜分子间的作用(如ICAM-1/LFA-1、CD2/LFA-3等)也很重要。
(3)Th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活化的Th细胞(主要是Th2)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IL-4、IL-5、IL-6、IL-10、IL-13等),可辅助B细胞活化、增生与分化及抗体的产生。
1. 黏膜免疫应答的特点。
黏膜免疫是免疫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产生黏膜免疫IgA的B细胞主要来自黏膜伴随淋巴组织(MALT)。这里产生的B细胞可经血流迁移到全身的外分泌器官。在黏膜上皮的下面,富含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它们与B、T细胞混处在一起。M细胞输送颗粒抗原给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进而活化T细胞。B细胞藉BCR与相应抗原结合,并内吞抗原,然后把加工处理过的小肽提呈给T细胞,T细胞被激活,产生IL-2,并增殖。活化的T细胞反过来辅助B细胞产生抗原特异的IgA。在穿越黏膜上皮的过程中,IgA与存在于外分泌液中的分泌成分结合,增加了IgA对外分泌液中蛋白水解酶的抵抗。同时,IgA也许会与侵入细胞的相应抗原结合,把病原体或其产物从胞内带出到黏膜腔,从而避免对黏膜上皮细胞的伤害。
1.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在周围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细胞进入原始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在抗原的刺激下于一周形成。生发中心的B细胞大约6小时分裂一次。这些分裂增殖的B细胞称为生发中心母细胞,有着B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不发生分裂增殖的B细胞被推向外侧,形成冠状带。在生发中心,B细胞继续分化发育,发生抗原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及Ig类别转换,最后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1. 免疫应答的概念、基本类型和生物学意义:
(1) 概念: 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2) 类型: 免疫应答根据其效应机理, 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两种类型。
(3) 生物学意义: 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及时清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
1. 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感应阶段的基本过程: 此阶段系指抗原提呈细胞(APC)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以及Th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后启动活化的阶段。
TD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 以抗原肽 - 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Th细胞通过表面TCR-CD3复合受体与APC表面抗原肽 - 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并在CD4分子与APC表面相应配体(MHC II 类分子的Ig样区)相互作用下,诱导产生Th细胞活化第一信号。进而通过细胞表面协同剌激分子与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B7与CD28、ICAM-l与LFA-1、LFA-3与LFA-2)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 即Th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在上述二种信号剌激下,Th细胞活化, 活化的Th细胞可分泌IL-2、4、5和IFN-g等多种细胞因子。与此同时,巨噬细胞可分泌IL-1、12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是诱导T、B细胞增殖分化的重要生物活性介质。
B细胞作为免疫效应细胞,通过表面抗原受体结合摄入抗原时可产生活化第一信号,通过Th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0L与ICAM-1)和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40与LFA-1)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在上述二种活化信号作用下,B细胞被激活。
1. 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阶段的基本过程:此阶段系指活化的T、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生分化为效应细胞的阶段。活化的Th细胞通过表面IL-4、2、6 等细胞因子受体,与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自分泌或旁分泌)结合,可进一步增殖分化为Th2细胞。该种T细胞形成细胞克隆,产生大量IL-4、5、6、10等多种细胞因子,从而为活化B细胞和其他T细胞的增殖分化做好物质准备。活化B细胞通过表面IL-2、4、5、6等细胞因子受体与活化Th和Th2细胞产生的IL-2、4、5、6等细胞因子作用后,可进一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Ig。在B细胞分化阶段有部分B细胞停止分化,成为记忆B细胞,该种B细胞再次与相同抗原接触后,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
2.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主要不同点见下表:
表 16-1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鉴别
区别点 初次免疫应答 再次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 巨噬细胞为主 B 细胞为主
抗体出现的潜伏期 较长 较短
抗体高峰浓度 较低 较高
抗体维持时间 较短 较长
抗体类别 IgM 为主 IgG 为主
抗体亲和力 较低 较高
1. 在TI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中,B1细胞的活化机制:TI 抗原可分为I型TI抗原和II型TI抗原,在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其诱导B1细胞活化的机制不同。
(1)I型TI抗原(如细菌脂多糖和聚合鞭毛素等)诱导Bl细胞活化的机制为:B1细胞通过表面抗原受体(SIgM)与I型TI抗原表面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结合,产生第一信号;通过表面有丝分裂原受体与I型TI抗原表面相应有丝分裂原结合,产生第二信号。B1细胞接受双信号作用后活化。
(2)II型TI抗原(如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和D-氨基酸聚合物等),表面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呈线状排列。这些抗原决定簇在体内不易降解,对B1细胞抗原受体亲和力强,它们与Bl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后,B1细胞由于受体交联而活化。
1. 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 ①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②反应发生快, 几秒至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 恢复也较迅速;③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上的IgE抗体所介导;④通常反应发生后效应器官出现功能紊乱, 而没有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⑤补体不参与该反应。
2. 脱敏注射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在注射抗血清时,如遇皮肤试验阳性者,可采用小剂量、短时间(20~30分钟)、连续多次的注射方法,称为脱敏注射。这是因为小剂量变应原进入机体, 与有限数量的致敏靶细胞膜表面的IgE结合后,靶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短无积累效应。在短时间内多次小剂量注射变应原,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颗粒,在短时间内全部解除致敏状态。此时大剂量注射抗血清时,不会发生超敏反应。
1.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见图。
初次接触变应原 刺激 机体 产生 IgE 靶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 致敏靶细胞(致敏肥大细胞和致敏嗜碱粒细胞) 再次接触变应原 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IgE桥联 脱颗粒和释放介质 储备的介质 (组胺、激肽原酶 激肽原 缓激肽)新合成的介质(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 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1.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青霉素本身并无免疫原性,但是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素烯酸为半抗原。这些半抗原能与人体内蛋白质结合而产生免疫原性,从而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青霉素致敏的个体再次使用青霉素时,即可在几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有时初次注射青霉素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与患者曾经无意识地接触过青霉素降解产物或青霉素样物质有关。其余参阅上题。
2. 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是:靶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引起以下的病理过程:
(1)补体系统被激活并参与溶解靶细胞作用: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与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
(2)调理吞噬作用:吞噬细胞通过其表面的IgG Fc受体和C3受体,与抗体或C3b粘附的靶细胞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与破坏作用。
(3)ADCC效应:当IgG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Fc段与NK细胞膜表面IgG Fc受体结合,触发NK细胞的杀伤作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对无法吞噬的固定的靶细胞也有此作用。
⑷抗细胞表面受体的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可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表现为受体介导的对靶细胞的刺激或抑制作用。
1. 两种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特点和临床预防措施:
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症多发生于母亲为O型血的非O型血胎儿。新生儿临床症状较轻。其发生机制是当分娩或经其他途径进入母体内的红细胞,可通过表面A或B血型抗原刺激母体产生IgG类抗A或抗B抗体。当母亲妊娠或再次妊娠时, 该种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与红细胞表面相应血型抗原结合,引起胎儿出生后的新生儿溶血。因为胎儿或新生儿体内除红细胞外,在血清和其他体液及某些组织细胞也存在A或B血型物质,所以从母体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的IgG类血型抗体,可与上述体内A或B血型物质结合,从而竞争性抑制IgG类抗A或抗B抗体对红细胞的溶解破坏作用,此即临床症状较轻的主要原因。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于Rh一母亲所怀的Rh+胎儿,尤其多见于再次妊娠所分娩的新生儿。当首次妊娠分娩时,胎儿的Rh+红细胞可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当再次妊娠仍为Rh+胎儿时,母体产生的抗Rh抗体(IgG)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的破坏。从而引起流产或出生后的严重溶血现象,甚至死亡。对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现在尚无特异性预防措施。为预防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可在Rh一母亲首次娩出Rh+的新生儿后的72小时内, 给母亲注射抗RhD抗体(RhD抗血清 ), 该抗体与母亲体内的胎儿Rh+红细胞结合,并及时将其清除,从而清除Rh抗原对母体的免疫刺激作用,阻止Rh抗体的形成。

问答2

  1. 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2条长链为重链,2条短链为轻鲢,4条肽锭通过链间二硫键连在一起。免疫球蛋白分子肽链的N端,在L链1/2和H链1/4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各不相同,称为可变区;肽链C端其余部分的氨基酸,在种类和顺序上差别不大,称为恒定区。
    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模式图

  2.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主要包括抗原结合作用、补体活化作用、亲细胞作用、结合A型和G蛋白、可透过细胞膜。

3、试述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免疫球蛋白(Ig)包括IgG、IgM、IgA、IgD、IgE五大类,其特点分别为:
IgG为标准的单体分子,电泳速度最慢,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具有吞噬调理、中和毒素、中和病毒、介导ADCC、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等作用,可通过胎盘。IgG合成速度快、分解慢、半衰期长,在血中含量最高。
IgM为五聚体,是Ig中分子量最大者,分子结构呈环形,含一个J链。IgM凝集抗原能力比IgG大得多,激活补体的能力超过IgG1000倍,与补体一起有吞噬调理作用。其血中含量低、半衰期短、出现早、消失快、组织穿透力弱。
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血清型IgA以无炎症形式清除大量的抗原。分泌型IgA(SIgA)为双聚体,每一SIgA分子含一个J链和一个分泌片。SIgA性能稳定,在局部浓度大,能抑制病原体和有害抗原粘附在粘膜上,具有调理吞噬和溶解作用,构成了粘膜第一线防御机制;母乳中的分泌型IgA提供了婴儿出生后4-6月内的局部免疫屏障。
IgD分子结构与IgG非常相似,其性能不稳定,血清中含量很低,可作为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
IgE为单体结构,正常人血清含量最低,与个体遗传性和抗原质量相关,在特应性过敏症和寄生虫感染者血清中IgE水平升高,其Fc段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介导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又称亲细胞抗体。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类型。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可分为同种型、同种异型、独特型。

何谓T细胞在胸腺成熟过程中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阳性选择过程:前胸腺细胞最初为CD4、CD8双阴性细胞,此后CD4和CD8开始表达,同时出现在细胞膜上,称为CD4+、CD8+的双阳性细胞。后者表面的T细胞受体(ICR)α、β若能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达的MHC I类或Ⅱ类分子结合,即可分别分化成CD8+细胞或CD4+细胞。

阴性选择过程:胸腺皮质和髓质交界处的巨噬细胞(MФ)和树突状细胞表达高水平的MHC Ⅰ、Ⅱ类抗原,后者与自身抗原结合成复合物,但是这时的TCR刺激不是诱导细胞增殖,而是诱导细胞凋亡。由于在此期间能遇到的抗原通常都是自身物质,所以死亡的细胞都是自身反应细胞,这种现象称为阴性选择。

试述T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特征。
T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有:①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T细胞识别蛋白质抗原的特异性受体;②CD3分子,可与TCR分子以非共价结合形成一个TCR-CD3复合受体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识别单位,具有稳定TCR结构和传递活化信号的作用;③CD4和CD8分子,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④CD28分子,为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受体分子;⑤CD2分子,是细胞间粘附分子,也是信号传导分子,可使T细胞活化,它不依赖于TCR途径,是T细胞活化的第二途径;⑥极迟活化分子(VLA),可与细胞外基质配体分子相结合,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⑦细胞因子受体;③CD44和CD45分子,CD44分子为一种归巢受体,CD45对各种活化途径有重要调节作用。

NK细胞的功能有哪些?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其功能主要包括:
(1)直接杀伤靶细胞:NK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与Tc细胞不同,这种杀伤不需要TCR识别靶细胞上的抗原,也不需要识别靶细胞上的MHC分子,因此可以在靶细胞最暴露的早期行使杀伤功能,不需要事先的抗原致敏,所以称为自然杀伤。
(2)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作用:NK细胞的杀伤活性可通过某些细胞因子(例如IL-2)的诱导而显著增强,这样的细胞称为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用LAK细胞治疗肿瘤是颇有潜力的一种生物疗法。
(3)抗原依赖的杀伤作用:NK细胞表面有IgG的Fc受体(CD16),因此可通过抗体的媒介活化NK细胞,杀伤抗体包被的靶细胞,这种特殊的活性称为抗体依赖性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有哪些?
B细胞膜主要表面分子有:
①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能识别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分子,它识别的表位是构像决定簇;
②Fc受体,可结合免疫球蛋白Fc段是检测B细胞的一种方法;
③补体受体(CR);
④细胞因子受体(CFR);
⑤丝裂原受体;
⑥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⑦B-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
补体具有多种生物作用,不仅参与非特异性防御反应,也积极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补体的功能可分为两大方面:
①补体在细胞表面激活形成攻膜复合体(MAC)并插入脂质双层膜,最终导致细胞渗透性溶解;②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蛋白水解片段,如调理素(C3b、C4b及iC3b),趋化因子(C5a),免疫粘附(C3b/C4b与CR1和CR3的结合),借此清除免疫系统复合物,辅助抗原呈递细胞(APC)对抗原的处理与呈递;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以及增强杀伤细胞对靶细胞的ADCC作用等,从而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介导各种生物效应。
此外补体还与体内其他一些酶系统,如凝血系统、激肽系统及纤溶系统等,互相影响、互相激活,产生一系列生理与病理效应。

细胞因子有何生物活性?其共同特性有哪些?
细胞因子是一大类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其生物活性表现在多个方面:调节免疫应答、诱导炎症反应、影响造血功能、抗增殖作用、神经-内分泌样效应等。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概括如下:
①多源性: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诱导细胞因子产生的因素也多种多样;
②多效性:每种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都不是单一的;
③高效性:细胞因子具有微量强效的特点,与内分泌激素的效果相似;
④速效性:对激发因素的反应很迅速;
⑤短效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时间不长,而且细胞因子的半衰期很短,所以作用时间短暂;⑤局效性:一般只在分泌局部发挥作用,即自分泌效应和旁分泌效应;
⑦网络性:各种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相互关联,一种细胞因子可以诱导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也可以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形成一个网络,共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及生理平衡;⑧难检性:细胞因子的检测极困难,不能直接进行定量检测。

HLA复合体的基因可分为哪几类?各编码什么分子?
根据编码分子的特性不同,可将HLA复合体的基因分成三类:I类基因,主要包括HLA-A、B、C三个位点,编码MHC Ⅰ类分子;Ⅱ类基因,位于D区,主要由DR、DQ、DP三个亚区构成,编码MHC Ⅱ类分子;Ⅲ类基因含有编码补体成分C2、C4、B因子及TNF、热休克蛋白和21羟化酶的基因。
HLA基因的遗传特点有:单倍型遗传、共显性遗传和连锁不平衡。

MHC I类分子分布在哪些细胞上?有何生理功能?
MHC I类分子分布于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但不同组织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很大,淋巴细胞表面I类抗原的密度最高。I类分子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对CD8+T细胞的抗原识别功能起限制性作用,也就是参与向CD8+T细胞呈递抗原的过程。CD8+T细胞只能识别与相同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多为内源性的细胞抗原,如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等)。I类分子主要介导T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重要出移植抗原。

49、MHC Ⅱ类分子分布在哪些细胞上?有何生理功能?
MHC 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上,此外精子细胞和某些活化的T细胞上也有Ⅱ类分子。Ⅱ类分子的功能主要是在免疫应答的初始阶段将经过处理的抗原片段呈递给CD4+T细胞,CD4+T细胞只能识别与相同Ⅱ类分子结合的抗原片段。Ⅱ类分子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的呈递,在组织或器官移植过程中,Ⅱ类分子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靶抗原,在免疫应答中,Ⅱ类分子主要是协调免疫细胞间的循环作用,调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MHC在医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MHC与器官移植:I类和Ⅱ类分子是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供-受者间的MHC相似性越高,移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②MHC与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抗原实际上就是MHC Ⅱ类分子抗原,有调控免疫应答的作用;此外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识别还有MHC限制性;
③MHC与疾病:有些疾病与HLA的一种或数种抗原相关,带有某种HLA抗原的人群发生某种疾病的频率远远高于不带该抗原的人群;
④MHC与法医学:HLA是体内最复杂的多态性基因系统,且HLA终身不变,可用于亲子关系鉴定和身份鉴定;
⑤MHC与人类学研究:因HLA基因连锁不平衡,某些基因或单倍型在不同种族或地区人群的频率分布有明显差异,可用来探讨人类的源流和迁移。

什么是HLA表型、基因型、单倍型?
某一个体的HLA表达的抗原特异性型别称为表型,表型是HLA基因表达的蛋白所显示的特异性性状;HLA基因在体细胞两条染色体上的组合称为基因型,它是来源于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上的HLA基因组合;单倍型指的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的HLA等位基因的组合,在遗传过程中这些等位基因很少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

根据主导免疫应答的活性细胞类型,可将免疫应答分成哪几类?
可将免疫应答分为细胞介导免疫(cellmediatd immunity,CMI)和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两大类。CMI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简称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是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也称抗体应答。

按抗原剌激的顺序可将免疫应答分成哪几类?各有何主要特点?
按某一抗原是初次剌激机体还是再次或多次刺激机体,可将免疫应答分为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和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初次免疫应答比较缓慢柔和,需要的抗原浓度大、诱导潜伏期长、抗体滴度低、持续时间短、优势抗体为IgM;再次免疫应答则较快速激烈,潜伏期短、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优势抗体为IgG和IgA等。

什么是辅佐细胞?辅佐细胞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捕获抗原?
辅佐细胞是一类能够摄取和处理抗原的细胞,它还能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故又称为抗原呈递细胞。辅佐细胞可通过吞噬作用、胞饮作用以及受体介导的内摄作用捕获抗原。

T辅助细胞(TH细胞)有哪些免疫功能?
TH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细胞,没有TH细胞的活化,机体会处于免疫无能状态;活化的TH1细胞释放IFN、IL-2和其他免疫效应因子,可以促进T细胞应答、抑制抗体产生、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活化的TH2细胞释放IL-4和IL-5等细胞因子,可使B细胞活化,促进抗体产生。所以TH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细胞。

细胞免疫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方式主要有细胞毒作用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可表现出如下的生理功能:抗感染效应、抗肿瘤效应、同种排斥效应。

胸腺非依赖(TI)和胸腺依赖(TD)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各有什么特点?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可由TI或TD抗原诱发。TI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不需要TH细胞辅助,绝大多数也不需要巨噬细胞参与,只产生IgM型抗体,无免疫记忆,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可出现再次应答。TI抗原在体内代谢很慢,血清中抗体水平虽不高,但维持时间很长。
TD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需要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协作,先产生IgM,继而产生IgG或其他类型的Ig。初次刺激后可诱导记忆性B细胞形成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可出现再次应答,再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亲和力较初次应答中的抗体高。

什么是免疫耐受?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有什么不同?
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状态。
免疫耐受是特异性的,表现在当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反应,但对其他抗原的免疫应答仍正常存在;免疫抑制是非特异性的,即机体对各种抗原均呈无反应性。

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免疫耐受是否能诱导成功取决于抗原和机体两方面的因素:
(1)抗原性状。一般而言,小分子、可溶性、非聚合单体物质常为致耐原;大分子、颗粒性及蛋白质的聚合物为良好的免疫原。
(2)抗原剂量。一般抗原剂量越大则越易诱导耐受。TI抗原高剂量才能诱导B细胞耐受;TD抗原低剂量与高剂量均可诱导耐受,高剂量时T、B细胞均可致耐,低剂量时,仅能诱导T细胞耐受。
(3)抗原注射途径。一般来说,抗原经静脉注射最易诱导耐受,腹腔注射次之,肌肉及皮下注射最难。
(4)机体方面。一般在胚胎期最易诱导耐受,新生期次之,成年期最难;不同的种属和品系诱导耐受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此外机体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有利于诱导免疫耐受。

试述杂交瘤技术的原理。
制备单克隆抗体基本上是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来完成的,这种技术的主要环节和过程就是利用聚乙二醇作为细胞融合剂,使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具有在体外不断繁殖能力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为一体,在HAT培养基的选择作用下,只让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顺利生长,经过反复的免疫学检测和单个细胞培养。最终获得既能产生所需抗体,又能不断繁殖的杂交瘤细胞纯系。将这种细胞扩大培养,接种于小鼠腹腔,在其后产生的腹水中即可得到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见图3-16。
图3-16细胞融合与HAT选择示意图

佐剂对免疫动物有何作用?
佐剂的主要作用有:
(1)佐剂增加了抗原的表面积并改变了抗原的活性基团构型。
(2)佐剂可以直接激活免疫活性细胞。
(3)延缓抗原吸收,增强抗原剌激作用。

试述Ⅱ、Ⅲ型变态反应的变应原、主要相关疾病、检测方法及发病机制。
Ⅱ型变态反应的变应原包括药物、病毒或自身抗原等。主要相关疾病有: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Ⅱ型变态反应的检测主要是针对引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发病机制为: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IgG或IgM类抗体。抗体特异性地结合到位于细胞表面的抗原上,活化补体,溶解靶细胞,诱导粒细胞侵润及吞噬作用而产生过敏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的变应原为蛋白质分子。主要相关疾病有:血清病、皮肤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Ⅲ型变态反应的检测主要是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或组织固定的免疫复合物。其发病机制为: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大量IgG和IgM类循环抗体,并与之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发生补体介导的组织炎症.

试述自身免疫病的三个基本特征。
自身免疫病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1)患者血液中可以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和(或)与自身组织成分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
(2)患病组织器官的病理特征为免疫炎症,并且损伤的范围与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的抗原分布相对应。
(3)用相同抗原在某些试验动物中可复制出相似的疾病模型,并能通过自身抗体或相应致敏淋巴细胞使疾病在同系动物间转移。

何谓免疫缺陆及免疫缺陷病?主要临床特征是什么?
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获得性损伤称为免疫缺陷;由此所致的各种临床综合征称为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病人有反复迁延性或机会性感染,易发生恶性肿瘤,常伴发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

简述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区别。
完全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同时又能与相应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即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物质。半抗原是指本身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载体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

什么是TD-Ag?什么是TI-Ag?它们引起免疫应答有何特点?
TD-Ag与TI-Ag的概念及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TD-Ag即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TI-Ag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指无需T细胞辅助,可单独剌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
TD-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为:①不仅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也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②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也可产生其他类别抗体;③可产生免疫记忆。
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为:①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②只产生IgM抗体;③无免疫记忆。

抗原的免疫原性强弱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抗原免疫原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抗原本身的理化性状和宿主因素。抗原的理化性状指抗原的分子量、化学组成、物理状态。一般而言: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免疫原性强,小分子物质(如多肽、核酸)免疫原性较弱;含大量芳香族氨基酸的蛋白质免疫原性明显高于以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的蛋白质;聚合体蛋白质比单体可溶性蛋白质免疫原性强。宿主因素主要指抗原相对于宿主的异物性和宿主的遗传特性。通常种属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但某些在胚胎期与免疫系统隔绝的自身物质或改变的自身物质也具有免疫原性。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受基因控制的,反映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什么是异嗜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
异嗜性抗原的概念及意义:异嗜性抗原指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某些异嗜性抗原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可能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病的发病有关。又如,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与变型杆菌的一些菌株间有共同抗原,临床上可采用相应变形杆菌为抗原,与斑疹伤寒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即外-斐试验),进行辅助诊断。

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哪些相应的临床疾病?
隐蔽的自身抗原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与血流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自身物质称为隐蔽的自身抗原,主要包括眼晶状体蛋白、眼葡萄膜色素蛋白、甲状腺球蛋白和精子等。这些自身抗原解剖位置特殊,在胚胎期没有机会与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自身淋巴细胞接触,或在胚胎期尚未出现,故机体未能建立先天自身免疫耐受。当外伤、感染等原因使这些物质进入血流时,便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严重者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甲状腺球蛋白抗原释放,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甲状腺炎;眼晶状体蛋白、眼葡萄膜色素蛋白抗原释放,可引起晶状体过敏性眼炎和交感性眼炎;精子抗原释放,可引起男性不育等等。

举例说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的生物学作用:单核/巨噬细胞可表达多种表面分子,包括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MHC分子及各种受体分子等,它们与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杀伤、抗原提呈、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①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免疫球蛋白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可分别与IgG的Fc段及补体C3b片段结合,从而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抗原性异物;②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可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呈递给T细胞,启动免疫应答;③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属于粘附分子),可与T 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从而产生T细胞活化的协同剌激信号(第二信号)。

简述抗原提呈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①经吞噬或吞饮作用将抗原摄入胞浆形成吞噬体;
②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
③抗原在吞噬溶酶体内被蛋白水解酶降解成具有免疫原性、能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的小分子多肽片段,简称抗原肽;
④内质网中合成的MHC Ⅱ类分子进入高尔基体;
⑤来自高尔基体的含有MHC Ⅱ类分子的分泌小泡与吞噬溶酶体融合,抗原肽进入分泌小泡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
⑥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使抗原肽-MHC Ⅱ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

168、T细胞表面主要的协同剌激分子受体有哪些?其配体各是什么?
T细胞表面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及配体:T细胞表面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有CD28,CD2(LFA-2,即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CD11a/CD18(LFA-1,即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等。其配体分别为CD80(B7/BBl),CD58(LFA-3,即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4(ICAM-1,即细胞间粘附分子-1)等。简述CD3分子的结构及主要功能。CD3分子的结构及主要功能:CD3分子由 γ、δ、ε、ζ和 η五条肽链非共价键结合组成,五条肽链均可分为胞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在T细胞膜表面,CD3分子与TCR分子结合形成一个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其中CD3分子具有稳定TCR结构和传递活化信号的作用。

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作用。
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胸腺微环境主要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组成。胸腺基质细胞包括胸腺内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主要参与胸腺细胞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过程。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蛋白、纤维粘连素、层粘连蛋白等,主要介导胸腺细胞与胸腺基质细胞间相互接触。细胞因子包括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分泌的IL-1、2、3、4、6及GM-CSF、M-CSF、G-CSF等,主要作用是诱导胸腺细胞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各种分化抗原及各种受体的表达,调节胸腺细胞与胸腺基质细胞分化发育。

什么是阳性选择?有何生理意义?
阳性选择的含义及生理意义:阳性选择是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发育阶段,发生在胸腺深皮质区。位于该区的CD4+CD8+双阳性T细胞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MHC Ⅱ类或MHC I类分子发生有效结合时,就可被选择而继续发育分化为CD4+或CD8+单阳性T细胞,而未能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MHC Ⅱ类或MHC 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T细胞,则会发生细胞凋亡。此过程称阳性选择。阳性选择的结果是使T细胞获得MHC限制性。

什么是阴性选择?有何生理意义?
阴性选择的含义及生理意义:阴性选择是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过程中,在阳性选择之后经历的另一个发育阶段,发生在胸腺皮质与髓质交界处。位于该区的CD4+或CD8+单阳性T细胞若能与胸腺内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表面自身抗原肽-MHC Ⅱ类分子或自身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结合,则导致该种T细胞克隆死亡(克隆排除)或不能活化(克隆不应答),只有那些未与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表面自身抗原肽-MHC Ⅱ类分子或自身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结合的T细胞才能继续分化发育为成熟T细胞。此过程称阴性选择。通过阴性选择可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被清除,使机对自身组织形成天然免疫耐受。

简述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根据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
CD4+T细胞包括初始T细胞(又称THO细胞)、TH1细胞和TH2细胞,其表型为CD2+、CD3+、CD4+、CD8-,TCR识别抗原受MHC Ⅱ类分子限制。
初始T细胞是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前体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可分泌IL-2、4、5和IFN-γ等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活化的初始T细胞在以IL-12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可增生分化为TH1细胞;TH1细胞通过释放IL-2、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活化的初始T细胞在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可增生分化为TH2细胞;TH2细胞通过释放IL-4、5、6、10等细胞因子,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或速发型超敏反应。
CD8+T细胞包括Tc细胞(杀伤性T细胞)和Ts细胞(抑制性T细胞),表型为CD2+、CD3+、CD4-、CD8+,TCR识别抗原受MHC I类分子限制。TC细胞是介导细胞免疫的效应T细胞,经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伤携带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或受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Ts细胞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阻止初始T细胞活化,抑制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THl细胞与TH2细胞各分泌哪些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THl细胞与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作用:THl细胞分泌IL-2、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TH↓2分泌IL-4、5、6、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生、分化,合成并分泌抗体,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或速发型超敏反应。

简述B细胞在骨髓内不同发育阶段的标志性变化。
B细胞在骨髓内不同发育阶段的标志性变化:B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经历了祖B细胞(pro-B)、前B细胞(pre-B)、不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四个阶段。祖B细胞可表达CD19分子;前B细胞表面除CD19分子外,还出现MHCⅡ类分子及CD20分子,此外发生Ig重链基因重排,继之胞浆内出现μ链;不成熟B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表达SmIgM和CD21分子,同时CD19、CD20及MHC Ⅱ类分子表达量增加;成熟B细胞除表达CD19、CD20、CD21、SmIgM和MHC Ⅱ类分子外,还可表达SmIgD、CD35、IgG Fc受体等。

试比较B1细胞与B2细胞的主要特征。
比较BI细胞与B2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B1细胞为未成熟B细胞:膜表面只表达SmIgM而无SmIgD;对TI抗原应答,产生抗体不依赖T细胞,只产生IgM类抗体;无免疫记忆。
②B2细胞为成熟B细胞:膜表面同时表达SmIgM和SmIgD;对TD抗原应答,产生抗体依赖T细胞,可产生IgM和IgG等多种类型抗体;有免疫记忆。

简述细胞因子共同的基本特征。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包括:
①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多源性;
②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多向性;
③多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形式在局部发挥作用;
④通常为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 000Da)的分泌性糖蛋白;
⑤通常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
⑥细胞因子作用具有高效性;
⑦细胞因子作用具有重叠性;
⑧细胞因子作用具有多效性;
⑨细胞因子作用具有网络性。

180、细胞因子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
①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如IFN、TNF等。
②免疫调节作用,如IL-1、IL-2、IL-5、IFN等。
③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如M-CSF、G-CSF、IL-3等。
④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如IL-1、IL-6、TNF等细胞因子可直接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①溶菌和溶细胞作用;
②促进中和和溶解病毒作用;
③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④炎症介质作用、如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趋化作用。
补体生物学功能的具体内容请参考教科书有关章节。

补体系统激活后可产生哪些有活性的裂解片段?具有何种生物学效应?
补体系统激活后产生的有活性的裂解片段包括:C4a、C4b、C2a、C3a、C3b、C5a、C5b。
C4a、C3a、C5a均具有过敏毒素作用;
C3a、C5a具有趋化作用,能吸引具有相应受体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向炎症区域游走集聚,增强炎症反应;
C2a具有激肽样作用;
C4b、C3b具有免疫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试述补体系统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补体的抗感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溶菌作用。病原体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发挥作用;另外,细菌菌体成分特别是脂多糖可直接激活补体,不需抗体参与,在抗感染早期具有重要作用。
②促进中和和溶解病毒作用。抗体和补体与病毒作用后可有效地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另外,补体对某些病毒,如RNA肿瘤病毒和C型RNA病毒,有直接溶解灭活作用。
③补体通过C3b、C4b功的免疫粘附和免疫调理作用,可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排除作用。

补体激活产生的哪些片段具有免疫调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何?
补体激活后产生的C3b、C4b具有免疫调理作用,作用机制是:以C3b/C4b为中间”桥梁”,通过其N端非稳定结合部位与细菌及其他颗粒性抗原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后,再通过其C端稳定结合部位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巨噬细胞结合,促进其吞噬作用。

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抗体的概念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不同。
(2)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后者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因此,免疫球蛋白可看做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抗体则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1)Ig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1/4或1/5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VH与VL内还有超变区。
(2)Ig的生物学功能:
1)结合抗原
2)激活补体:IgG、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Fc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介导细胞毒性及超敏反应的作用。
4)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肽链功能区。
免疫球蛋白的肽链功能区:Ig的重链与轻链通过链内二硫键将肽链折叠成若干个环状结构,这些肽环与免疫球蛋白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关,称为功能区。IgG、IgA、IgD的H链有四个功能区,分别为VH、CH1、CH2、CH3;IgM、IgE的H链有五个功能区,多一个CH4区。L链有二个功能区,分别为vL和CL。VL与VH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L与CH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IgG的CH2、IgM的CH3具有结合补体C1q的部位,CH3或CH4可与某些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192、简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IgG:血清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分布最广;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大多为IgG;惟一能穿过胎盘;与抗原结合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其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作用;与NK细胞结合介导ADCC作用;还可与SPA结合用于检测某些抗原。
(2)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种系发育、个体发育及免疫应答产生最早;结合抗原、激活补体、调理吞噬的能力比IgG强得多,是高效能的抗体。
(3)IgA:血清型为单体,也可为双体;分泌型均为双体,且带有分泌片,存在于唾液、泪液、初乳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分泌液中,是机体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可抗菌、抗病毒、抗毒素。
(4)IgD:为单体,血清中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为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SmIgD是B细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5)IgE:为单体,半衰期最短,血清中含量极微,主要在某些过敏性体质人血清中查到,可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为什么说在胎儿脐血中检出高滴度IgM时会考虑胎儿有宫内感染?
胎儿脐带血中检出高滴度IgM时提示可能有宫内感染的原因:因为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时,首先产生IgM类抗体,该抗体产生早、半衰期短,故在血中一旦检出高滴度的IgM类抗体就表示有近期感染。

简述IgG经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后的酶解片段及各片段的生物学功能。
免疫球蛋白酶解片段及其生物学活性:木瓜蛋白酶将IgG从铰链区二硫键N端切断,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Fab段和一个Fc段。前者含有一条完整的L链与一条近N端的H链的1/2,具有结合抗原的能力;后者含两条近C端的H链的1/2,可与某些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胃蛋白酶将IgG从铰链区二硫键C端切断,得到一个具有两个Fab段的大片段F(ab’)2段和多个小分子多肽碎片即pFc’段。一个F(ab’)2段结合抗原能力远远超过两个Fab段。PFc’无生物学活性。

简述Ig生成的类别转换。
Ig生成的类别转换:是指一个B细胞克隆在分化过程中V-D-J功能性基因片段保持不变,而C区基因发生重排的过程。通过类别转换,一个B细胞克隆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别的Ig,但其抗原结合特异性完全相同。

复习提纲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

一、 概论
名词解释
1.免疫
2.免疫稳定
3.免疫防御
4.免疫监视
问答题
1.Jenner发明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的重大意义。
2.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3.淋巴细胞再循环及生物学意义。

二、 抗原
名词解释
1.抗原
2.免疫原性
3.抗原性
4.抗原表位
5.半抗原
6.载体效应
7.TD-Ag
8.TI-Ag
9.超抗原
10.异嗜性抗原
11.佐剂
12.隐蔽的自身抗原
问答题
1.试比较TD-Ag和TI-Ag的主要区别。
2.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较。
3.抗原的免疫原性强弱是由呢些因素决定的?
4.超抗原和普通抗原的异同点。
5.何谓异嗜性抗原及其意义?举例说明。

三、 免疫球蛋白
名词解释
1.Ig
2.Ab
3.Fab片段
4.F(ab’)2
5.Ig高变区/互补决定区/CDR
6.ADCC
7.独特型
问答题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各功能区的特性、生物学功能。
2.简述IgG经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水解片段形成和水解片段的功能。
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四、 补体系统
名词解释
1.MAC
2.MASP
3.C3转化酶
4.C5转化酶
5.过敏毒素
6.免疫粘附
问答题
1.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2.补体经典激活途径。
3.补体旁路激活途径。
4.MBL激活途径。
5.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6.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五、 细胞因子
名词解释
1.CK
2.IFN
3.CSF
4.旁分泌效应
问答题
1.细胞因子分类及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
2.细胞因子有何共同特性。

六、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名词解释
1.白细胞分化抗原
2.黏附分子
3.CD3
问答题
1.与T细胞和B细胞有关的CD分子有哪些?
2.黏附分子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

七、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名词解释
1.MHC
2.HLA
3.多态性
4.MHC限制性
问答题
1.简述HLA I和II类分子的结构、分布与功能。
2.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

八、 固有免疫细胞及固有免疫应答
名词解释
1.PAMP
2.PRR
3.TLR
4.ROI系统
5.RNI系统
6.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
7.NK细胞活化性受体
8.NK细胞抑制性受体
问答题
1.固有免疫细胞组成。
2.NK细胞为何能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组织细胞。
3.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4.比较成熟树突状细胞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特点。
5.比较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6.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及其主要作用。

九、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名词解释:
1.APC
2.专职性APC
3.非专职性APC
4.蛋白酶体
5.Ii链
6.TAP
7.交叉提呈现象
问答题
1.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2.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途径。
3.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途径。
4.比较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的两条途径。
5.DC、M、B细胞摄取抗原过程的主要异同点。

十、 T细胞
名词解释
1.胸腺的阴性选择
2.胸腺的阳性选择
3.pT
4.TCR-CD3复合物
5.协同刺激分子
6.Th
7.CTL
8.CD4+CD25+调节性T细胞
9.LAK细胞
问答题:
1.试述T细胞亚群及T细胞各亚群的功能。
2.简述T细胞主要表面分子及意义。
3.T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功能性TCR的形成。
4.T细胞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十一、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名词解释
1.免疫突触
2.T细胞无能
3.AICD
4.协同刺激信号
问答题:
1.Th1和Th2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2.CTL细胞毒效应。
3.CD4+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4 CD8+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十二、 B细胞
名词解释
1.BCR复合物
2.B细胞辅助受体
3.Pre-BCR
4.协同刺激信号
问答题:
1.B细胞表面主要分子及意义。
2.B1细胞的特点。
3.比较B1和B2细胞的异同。
4.B细胞功能。
5.B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功能性BCR的形成。
6.B细胞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十三、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名词解释
1.生发中心
2.体细胞高频突变
3.抗体亲和力成熟
4.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
5.抗原受体编辑
6.再次免疫应答
7.初次免疫应答
问答题
1.何谓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试述其全过程。
2.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3.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4.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
5.简述抗体产生的规律。

十四、 免疫耐受
名词解释
1.免疫耐受性
2.耐受分离
3.免疫忽视
问答题
1.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那些特点及其生物学作用。
2.影响免疫耐受状态建立的因素。
3.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十五、 免疫调节
名词解释
1 免疫调节
2 抗体交联作用
3.ITAM
4.ITIM
5.Id
6.抗原内影像
7.独特型网络学说
问答题
1 免疫应答的调节有何意义,哪些方面的因素参与免疫调节。
2 免疫细胞如何调节免疫应答。
3.抑制性T细胞的类型、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十六、 超敏反应
名词解释
1.Allergy
2.Hypersensitivity
3.Arthus反应
4.FcR I
5.传染性变态反应

问答题
1.试述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原理。
2.I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并列出其常见疾病。
3.II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并列出其常见疾病。
4.III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并列出其常见疾病。
5.IV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并列出其常见疾病。

十七、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名词解释
1.自身免疫
2.分子模拟
3.表位扩展
问答题
1.简述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2.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相关因素。

十八、 免疫缺陷病
名词解释
1.免疫缺陷
2.AIDS
3.Bruton病
4.DiGeorge综合症
问答题
1.简述免疫缺陷的主要临床特点。
2.简述AIDS的病因、传播与预防。
3.常见联合免疫缺陷病有哪些?试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十九、 移植免疫
名词解释
1.移植免疫
2.宿主抗移植物排斥反应(HVGR)
3.移植物抗宿主排斥反应(GVHR)
4.移植抗原
5.直接识别
6.间接识别
7.交叉识别
问答题
1.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2.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识别机制。
3.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措施。

二十、 肿瘤免疫
名词解释
1.肿瘤抗原
2.TSA
3.TAA
4.胚胎抗原
5.抗原调变
6.封闭因子
问答题
1.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
2.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3.肿瘤抗原的分类及各类肿瘤抗原的主要特点。

 Comments
Comment plugin failed to load
Loading comment plu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