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tomy
Meditly ComputerSavvyMedic
It has been 0 days since the last update of this post. Some contents may be outdated.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creening.

人体解剖学相关复习资料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知识整理

1.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反射弧的结构有哪些?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反射弧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何谓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核、纤维束和神经?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聚的部位,色泽灰暗称-

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为多纤维有髓鞘,呈白色称~

皮质:在脑内,脑表面称层配布的灰质

髓质:在脑内,脑深部的白质

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块称~

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

神经:三大系统组成,即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3.周围神经的划分?

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

4.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脊髓、脑干、小脑、间脑、端脑组成

5.脊神经的构成、区分,前后根和前后支的纤维成分?前支的分布概况?

构成: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区分: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躯体运动纤维–骨骼肌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

前根纤维成分是躯体运动纤维;后根纤维成分是躯体感觉纤维。

前支纤维成分是内脏运动纤维;后支为内脏感觉纤维

前支分布概况:颈、胸、腹、会阴和四肢的肌肉皮肤。

6.脊神经节细胞属于哪种神经元?其性质作用如何?

脊神经节细胞属于假单极神经元,性质:是包含一个长的树突–能感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向胞体和短的轴突–作用是能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7.颈丛的构成?皮支的名称?膈神经的分布?

颈丛由第1至4颈神经前支构成。

皮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膈神经的分布: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及膈下面中央部腹膜;右膈神经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

8.臂丛的构成?主要分支有哪些?管理的部位是哪里?

臂丛构成:由第5至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

(一)肌皮神经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支配着臂前群肌和前臂外侧的皮肤

(二)正中神经正中神经由内侧束和外侧束各发出一根合成,支配前臂前群肌的大部分,手鱼际肌及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指的皮肤。

(三)尺神经尺神经由内侧束发出、支配前臂前群肌的靠尺侧的小部分肌肉、手小鱼际肌和手肌中间群的大部分以及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指和手背面尺侧二个半指的皮肤。

(四)桡神经桡神经发自后束,支配臂及前臂后群肌、臂及前臂背侧面皮肤和手背面桡侧二个半指的皮肤。

(五)腋神经腋神经由后束发出,支配三角肌、小圆肌及三角肌区和臂外侧面的皮肤。

9.胸神经前支分布的节段性?

分支 节段性

第2胸神经前支(T2)

分布于胸骨角平面

第4胸神经前支(T4)

分布于乳头平面

第6胸神经前支(T6)

分布于剑突平面

第8胸神经前支(T8)

分布肋弓平面

第10胸神经前支(T10)

分布于脐平面

第12胸神经前支(T12)

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

10.腰丛的组成?主要分支有哪些?管理的部位是哪里?

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腰骶干向下加入骶丛。

l.髂腹下神经(T12、L1)分布于臀外侧部、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2.髂腹股沟神经(L1)分布于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3.股外侧皮神经(L2~3)大腿外侧部的皮肤。

4.股神经(L2~4)分布于大腿和膝关节前面的皮肤。髌下、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5.闭孔神经(L2~4)肌支支配闭孔外肌、大腿内收肌群。皮支分布于大腿内侧面的皮肤闭孔神经前支发出支配股薄肌的分支先人长收肌

6.生殖股神经(L1、2)皮支分布于阴囊(大阴唇)、股部及其附近的皮肤。股支支配提睾肌。

11.骶丛的组成?主要分支有哪些?管理的部位是哪里?

组成:由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第5腰神经前支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组成。

骶丛分支:

臀上神经: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

阴部神经:①肛神经支配肛门外括约肌、肛门皮肤②会阴神经支配会阴肌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③阴茎(阴蒂)背神经分布于阴茎(阴蒂)皮肤

股后皮神经:分布于臀下区、股后部及腘窝皮肤

坐骨神经:支配大腿后群诸肌。①胫神经分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并分布于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②腓总神经分支支配小腿外侧群肌,其末支为皮支,分布于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及足背和趾背的皮肤。

\12.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正中神经:损伤后主要出现:①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拇指不能做对掌运动;②感觉障碍,表现为皮支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指、食指、中指远节最明显;③手畸形。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平坦,形成“猿手”。

尺神经 受损后主要表现为屈腕力弱,无名指和小指的远节不能屈;小鱼际肌萎缩变平坦,拇指不能内收;骨间肌萎缩,掌骨间出现深沟,各指不能相互靠拢;各掌指关节过身,第4、5指的指间关节弯曲,形成“爪形手”。手掌、手背内侧缘感觉丧失。

桡神经 损伤后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前臂伸肌瘫痪,不能伸腕、伸指,抬前臂时呈“垂腕征”;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的“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

腋神经 损伤后 主要表现为三角肌瘫痪,肩关节外展幅度变小或不能外展,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倘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隆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肩”畸形。

胫神经 损伤 引起小腿后侧屈肌群及足底内在肌麻痹,出现足跖屈、内收、内翻,足趾跖屈、外展和内收障碍,小腿后侧、足背外侧、跟外侧和足底感觉障碍。

腓总神经 损伤 出现患足下垂内翻。

腓总神经感觉支分布于小腿外侧和足背,故该区感觉消失。

13.脑神经的名称?序号?连接的脑部?

Ⅰ嗅神经——端脑(嗅球)感觉性

Ⅱ视神经——间脑(视交叉)感觉性

Ⅲ动眼神经——脑干的中脑(脚间窝)运动性

Ⅳ滑车神经——脑干的中脑(背侧下丘下方)运动性

Ⅴ三叉神经——脑干的脑桥 感觉性

Ⅵ展神经——脑干的脑桥延髓沟 运动性

Ⅶ面神经——脑干的脑桥延髓沟 感觉性

Ⅷ前庭蜗神经——脑干的脑桥延髓沟 感觉性

Ⅸ舌咽神经——脑干的延髓 感觉性

Ⅹ迷走神经——脑干的延髓 感觉性

Ⅺ副神经——脑干的延髓 运动性

Ⅻ舌下神经——脑干的延髓 运动性

14.何谓纯感觉性、纯运动、混合性的脑神经?

看上(13题答案)

15.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分别是什么?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16.12对脑神经分别有何主要分支?其成分如何(如:鼓索、眼神经、舌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是哪对脑神经的分支?各含几种纤维成分?)?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划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7)面神经(8)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

1、嗅神经 感觉性 端脑 筛孔 传导嗅觉

2、视神经 感觉性 间脑 视神经官 传导视觉冲动

3、动眼神经 运动神经 中脑 眶上裂 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分支:睫状神经节 属于副交感神经节 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4、滑车神经 运动性 中脑 眶上裂 支配上斜肌

5、三叉神经 混合性 脑桥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出颅

三叉神经分支

眼神经 分布于眼裂以上皮肤粘膜

上颌神经 眼裂及口裂之间的皮肤和粘膜

下颌神经 分布于口裂以下粘膜及咀嚼肌

6、展神经 运动性 脑桥 眶上裂出颅

7、面神经 混合神经 脑桥 内耳门出颅

三种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 支配面肌、茎突舌肌、二腹肌后腹等骨骼肌。

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 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及鼻、腭部的粘膜腺。

内脏感觉(味蕾)纤维 传导舌前2/3味蕾

面神经分五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支配额肌、眼轮匝肌、颊肌、口周围肌和颈阔肌。其中面神经管的镫骨神经支支配镫骨肌;鼓索支含有味觉传入和内脏运动(副交感)两种纤维分布于

舌前2/3味蕾。

8、前庭蜗神经 感觉性 脑桥 内耳门出颅腔

分布于球囊斑、椭圆囊斑 (两者参与直线变速运动)和壶腹嵴 (参与旋转变速运动)

9、舌咽神经 混合神经 延髓颈 静脉孔出颅腔

支配腮腺的分泌,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后1/3、软腭、腭扁桃体、咽、咽鼓管、鼓室、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1鼓室神经支 耳神经节支配腮腺分泌

2颈动脉窦支 反射性的调节血压和呼吸运动

3 舌支 分布于舌根部的粘膜及味蕾,司舌后1/3的一般感觉和味蕾。

10、迷走神经 混合神经 延髓 颈静脉孔颅腔

四中纤维成分

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主要成分)分布于颈、胸、腹的大部分脏器,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

躯体运动纤维 支配软腭肌和咽喉肌

躯体感觉纤维 分布于软脑膜、耳廓及外耳道皮肤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脏器,支配内脏感觉。

另外有喉上神经、喉返神经、颈心支、支气管支和食管支、胃前支和肝支、胃后支和腹腔支。

11、副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神经 延髓 颈静脉孔出颅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12、舌下神经 躯体运动性 延髓 舌下神经管 舌下神经支配舌肌。

脑神经出入颅部位歌诀:

视管有视嗅筛板孔,眶上裂内眼滑展动;

静脉孔中咽迷付通,面听内耳舌下管行;

还有上颌圆下颌卵,也要记清

17.动眼神经副核发出纤维支配?

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

18.何谓内脏运动神经?区分如何?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为植物神经 分为交感副交感神经 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

19.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何处?

交感低级中枢位于脊髓T1–L3的侧角细胞

副交感低级中枢位于脑神经的副交感核(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和S2–S4的骶中间外侧核。

20.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是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T1–L3侧角细胞

21.支配瞳孔开大肌的纤维来自何神经?

交感神经 纤维来自于颈上神经节支配瞳孔开大肌

22.脊髓有哪些重要外形结构?其内部结构包括哪些?

外形结构:颈膨大、(J4–T1)腰骶膨大、(S3)脊髓圆锥、终丝、马尾 分别支配上肢和下肢

23.颈膨大、腰膨大分别位于脊髓何节段?(看上题)

24.成人脊髓下端与椎骨的位置如何?

第一腰椎下缘 新生儿第三腰椎下缘

25.脊髓圆锥、马尾的基本概念?脊髓第4、8胸髓约平对何部椎骨?

脊髓圆锥:骶3以下脊髓急剧变细的部分

马尾腰骶尾的神经在终丝两侧排列成马尾的部分

T3、T6

26.脊髓丘脑束、薄束、楔束的位置和功能是什么?

薄束起自同侧T5以下的神经节细胞 后索内侧部,占脊髓全长。传导T5以下的精细触觉

楔束起自同侧T4胸节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后索的外侧部。传导T4以上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薄束楔束传导的是同侧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即深感觉,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如两点辨别觉和物体质地、纹理的感觉)

丘脑束位于脊髓丘脑的侧束和脊髓丘脑的前束,前束在前索。侧束传导的是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前束传导的是对侧躯干四肢的粗触觉。

27.一侧脊髓前角细胞、一侧脊髓后索受损时分别会有何临床症状?

脊髓前角细胞损伤:同侧肢体软瘫。颈膨大出是同侧上肢的软瘫,腰骶膨大是同侧下肢的软瘫。

一侧后索受损:同侧损伤截面以下的深感觉障碍和精细触觉障碍。

28.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上行的纤维束是?

脊髓丘脑束

29.脑干的位置?脑干外形(腹侧和背侧)有何重要结构?面神经丘、听结节、前庭三角、舌下神经三角深方各含什么核团?

脑干的位置:颅后窝枕骨斜坡。

外形:腹侧:

面丘深方是展神经核和面神经脑膝;听结节深方是蜗神经背核。前庭三角深方是前庭基底核群。舌下三角深方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深方是迷走神经背核。

30.属于中脑、脑桥、延髓分别具有哪些外形结构、脑神经核团、非脑神经核团(如:薄束核位于?黑质位于?属于脑桥的核团有哪些?属于中脑的结构是?

中脑:腹侧面上界为视束,下届为脑桥上缘 两侧的大脑脚,中间的脚间窝。中脑水管、中央灰质、顶盖、上丘、下丘、四叠体、大脑脚、脚底、黑质、被盖

背面四个圆形隆起,上丘、下丘分别为视听反射中枢。上下丘外侧向前外侧伸出上丘臂和下丘臂。中脑管腔为中脑水管,向下连接第四脑室,向上同第三脑室。

脑桥:有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脑桥基底部和小脑中脚交界处有三叉神经根。脑桥下缘的延髓脑桥沟内,自内向外排列有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脑桥小脑三角。耳蜗、前庭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及展神经核、色素核、中缝核

延髓:锥体、锥体交叉、橄榄、前外侧沟、薄束、楔束、小脑下脚。

31.12对脑神经分别与何脑部相连?从脑干背面发出的脑神经是?

背面发出的是滑车神经

32.脑干内脑神经核排列成几个功能柱?其位置如何?各包括哪些核团?

躯体运动柱: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疑核、舌下神经核。位于中线两侧及腹外侧。

内脏运动柱:动眼神经副核、上泌延核、下泌延核、迷走神经背核。位于界沟内侧

躯体感觉柱: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位于最外侧

内脏感觉核:孤束核。位于界沟外侧。

33.三叉丘系、内侧丘系、外侧丘系、脊髓丘系分别终止于什么核团?主要功能是什么?

三叉丘系起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终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功能传导对侧头面部浅感觉。

内侧丘系:起于薄束核和楔束核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外侧丘系:起于双侧蜗神经的背腹核止于内侧膝状体。传导双耳听觉。

脊髓丘系:起于对侧的后角细胞止ⅠⅣⅤ层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浅感觉。

34.锥体交叉、斜方体、内侧丘系交叉的位置及基本概念?

锥体交叉:是锥体束的皮质脊髓束交叉的。位置延髓下方。斜方体是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的集合束脑桥被盖和基底交界处。薄束核和楔束核的交叉内侧丘系位于延髓的闭合部。

35.小脑的形态和分叶、小脑的核团。

核团: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顶核

形态分叶:绒球小结叶、前叶、后叶。旧小脑(与脊髓有关调节肌张力)、脊髓小脑、新小脑(与随意运动和精细运动有关),蚓部、旁蚓部。前庭小脑(与平衡)

36.间脑的分部,背侧丘脑内的主要核团有哪些?下丘脑、后丘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间脑分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5部分

背侧丘脑内的主要核团:前内外侧核群。外侧核群腹侧组是特异性核团分腹前核和腹外核是锥体外系中继核、腹后核是感觉传导中继核(腹后内核和腹后外核)其他是联络性核团

腹后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的纤维。调节躯体感觉

背侧丘脑的腹中间核和腹前核接受来自小脑上脚、纹状体和黑质的纤维。调节躯体运动

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核传导听觉;外侧膝状体核传导视觉。

下丘脑功能:调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血糖和内分泌腺活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37.端脑的分叶,端脑的主要沟回及其皮质功能定位。(躯体运动、躯体感觉、视觉、听觉中枢)

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回:以中央沟为界,在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以额上沟额下沟为界,分为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以颞上沟颞下沟为界,分为颞上回、颞下回、颞中回。

叶:即中央沟以前、外侧裂以上的额叶;外侧裂以下的颞叶;顶枕裂后方的枕叶以及外侧裂上方、中央沟与顶枕裂之间的顶叶;以及深藏在外侧裂里的岛叶。

功能区

运动中枢的特点:左右交叉,即管理对侧身体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头面部大多数的肌肉受双侧管理);上下颠倒,即运动中枢的投影区为倒置的人形,但头面部呈正位;身体各部的投影区与其大小比例不相当,而是与该部运动功能的复杂性成正比。

感觉中枢的特点:左右交叉;上下颠倒,但头面部呈正位;身体各部分的投影区与该部的大小不成比例,而与该部分布的感受器的敏感度呈正相关。

视觉中枢,位于距状沟两旁的楔叶和舌回。

听觉中枢,位于颞横回。

嗅觉中枢,位于海马旁回、钩。

说话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

听话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

书写中枢(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阅读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

内脏运动中枢,位于边缘系统。该系统与内脏活动由密切关系;并与情绪和记忆有关

端脑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共五个叶

38.何谓语言中枢?与语言有关的各中枢位于何处?看上题

39.白质纤维的分类,何谓胼胝体?

白质纤维分类:联络纤维(联络本半球)、

联合纤维(联络左右半球有 胼胝体《联络左右大脑半球》、海马联合、前联合三个)

胼胝体:联络左右大脑半球联合纤维

40.基底核包括哪些核团,纹状体和新纹状体的概念。

基底核分: 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纹状体:基底神经核的尾状核和豆状核 这两者又分为新纹状体(尾豆核的外侧三分之一的壳受损是舞蹈病)、旧纹状体(豆状核的外侧部苍白球,损伤是震颤麻痹)

41.内囊的位置和划分。内囊各部内走行的分别是什么结构?不同部位损伤后各有什么表现?

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北侧丘脑之间的白质区域

内囊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有额桥枝和丘脑前辐射纤维通过。内囊后肢: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 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枕桥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

前后肢汇合处为膝部有皮质核束通过。

内囊损伤表现为偏身运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及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偏盲。(三偏征)

42.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深感觉、躯干四肢浅感觉、头面部躯体感觉)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处、组成的纤维束、交叉的部位、经过的结构、终止的部位及其功能。

躯干四肢深感觉:二级纤维是内侧丘系,三级纤维是腹后外侧核,三

级胞体都在背侧丘脑 交叉是丘脑内系交叉

躯干四肢浅感觉:二级纤维是脊髓丘系, 三级纤维是腹后外侧核 交叉式白质前联合

头面部躯体感觉:二级纤维是三叉丘系, 腹后内侧核

三级纤维统称丘脑中央辐射

43.运动传导路(锥体系)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处、组成的纤维束、交叉的部位、经过的结构、终止的部位及其功能。(课本350页)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锥体系、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有两极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2级神经元组成。

锥体系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胞体在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上三分之二旁小叶椎体细胞发出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交叉是锥体交叉75%纤维交叉)、皮质核束(上运动神经元胞体在中央前回的下缘下1/3头面部代表区,轴突组成的是上运动神经元组成皮质核束)

44.视觉传导路的组成、交叉的特点,不同部位损伤后视野的缺损情况。

视觉三级传导 第一级双极细胞 第二级极细胞(成分组成视觉中部交叉,视束)三级胞体叫外侧膝状体交叉是二级纤维交叉视交叉

交叉的特点是鼻侧交叉,视侧不交叉。

视神经损伤患眼全盲,视交叉中部损伤双眼颞侧偏盲,视交叉外侧部损伤患眼鼻侧偏盲。视束损伤双眼对半侧偏盲

45.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蛛网膜形成的特殊结构。硬脑膜窦的名称。

脑分层:硬脑膜、脑蛛网膜、软脑膜

脊髓:硬脊膜、脊髓蛛网膜、软脊膜

蛛网膜形成的特殊结构叫蛛网膜粒注入上矢状窦

硬脑膜窦的名称 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

46.各脑室的名称及其交通。脑脊液循环过程。

脑室名称:端脑内是侧脑室 室间孔 间脑内是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位于小脑腹侧,脑桥和延髓的背侧 正中孔、外侧孔。

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再汇入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47.脑的血液供应来源。颈内动脉在颅内的主要分支及各支的供养范围。脑底动脉环的组成。

来源: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

颈内动脉分支:大脑前动脉分布于顶枕沟前的大脑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以及额叶、顶叶上外侧面的上部。

大脑中动脉:分布于岛叶和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大部分。

大脑后动脉:分布枕叶的全部和颞叶的底面。

大脑动脉环:有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故称~

复习资料

复习提纲

英文单词

PNS

名词解释

讨论题

名词解释

第一章 骨和骨连接

1、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e):位于长骨的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骺软骨骨化后遗留下来的较为致密的线称骺线。

2、板障(diploe):颅盖骨外层和内层的密质分别称为外板和内板,两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

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此角两侧平对第二肋,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肋弓(costal arch):第8~10肋软骨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而是依次与上位肋软骨构成软骨连结,两侧各形成一个肋弓,是扪肝、脾的重要标志。

5、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骶管为骶椎的椎孔连接而成,纵贯骶骨,为椎管向下的延续,下端的开口为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可在体表摸到。临床上进行骶管穿刺时,常以骶角为确定骶管裂孔的标志。

6、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是连接相邻两个锥体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椎间盘不仅能使脊柱增加弹性,同时具有缓冲震荡,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等功能。椎间盘的厚薄不同,中胸部最薄,颈部较厚,腰部最厚,则颈,腰椎活动度较大。由于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如果纤维环变形,加之受压过大,如弯腰过猛,该部纤维环容易破裂,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痛(椎间盘脱出症)。

7、坐骨大(小)孔(greater/lesser sciatic foramen):骶结节韧带分别于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围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肌肉、血管和神经等从盆腔经此两孔达臀部和会阴。

8、界线(terminal line):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骶骨盆面上缘、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区分了大小骨盆,同时构成了小骨盆的上口。

9、半月板(meniscus):为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的关节面之间的两块纤维软骨板,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半月板下面平坦,上面凹陷,外缘厚,内缘薄,两端借韧带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后方。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前端窄后端宽,外缘与关节囊及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形,外缘亦与关节囊相连。半月板使股骨和胫骨间关节面更为相适,增大了关节窝的深度;能缓冲压力,吸收震荡,起弹性垫作用;并连同股骨对胫作旋转运动。

翼点(pterion):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常有血管沟),外力伤及此处易引起颅内血肿,临床线检查及手术中应注意。

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是上颌骨体与颧骨后方,下颌支内侧的不规则腔隙,容纳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向上与颞窝通连。此窝向上借卵圆孔和棘孔与颅中窝相通,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借上颌骨与蝶骨翼突之间的翼上颌裂通翼腭窝。

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为翼上颌裂向内侧深入的狭窄间隙,由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围成,有神经血管由此通过。此窝与颅腔、眶、鼻腔、口腔和颞下窝相通。

前囟(anterior fontanelle):(额囟)最大,呈菱形,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对颅内高压起缓冲作用,前囟在生后1-2岁时闭合。

第二章 肌学

斜角肌间隙(scalene space):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空隙称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腹直肌鞘(skeath of rectus abdominis):包绕腹直肌,由腹外侧壁三块阔肌的腱膜构成。鞘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脐下4~5cm以下部分,鞘的后层腱膜完全转至腹直肌的前面参与鞘的前层。所以至此以下是由三个阔肌腱膜愈合成鞘的前层,而无后层。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弧形线,称弓状线,此线以下腹直肌后面与腹横筋膜相贴。

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个肌和腱之间的裂隙,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斜向内下方,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长约4.5cm。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腹)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口。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皮下)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

三边孔(trilateral foramen)和四边孔(quadrilateral foramen):为位于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上端之间的两个间隙。肱三头肌内侧的间隙为三边孔,有旋肩胛动脉通过;外侧的间隙为四边孔,有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通过。

肘窝(cubital fossa):位于肘关节前面,为三角形凹窝。外侧界为肱桡肌,内侧界为旋前圆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窝内有肱二头肌腱、肱动脉、正中神经。

腕管(carpal canal):位于腕掌侧,由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和腕骨沟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在大腿的前上部,呈尖向下的三角形,由上界的腹股沟韧带、内侧界的缝匠肌内侧缘和外侧界的长收肌内侧缘围成,它的前壁为阔筋膜,底壁为髂腰肌、耻骨肌、长收肌。股三角内有股神经、股血管和淋巴结等。

腘窝(adductor canal):在膝关节的后方,呈菱形。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腓肠肌内、外侧头围成,窝底为膝关节囊。内有腘血管、胫神经、腓总神经、脂肪和淋巴结。

第四章 消化系统

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由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其下段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是手术中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也是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

齿状线(dentate line):为肛瓣与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的锯齿状的环形线,此线以上为黏膜,以下为皮肤,齿状线上、下部分的肠管在动脉来源、静脉回流、淋巴引流以及神经支配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白线(white line):肛梳下缘有一不甚明显的环行线。活体肛门指诊检查时可触知此白线处有一条环形浅沟,是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线。白线以下不远处便是肛门。

肝门(porta hepatis):又称横沟,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管,肝左、右管,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出入肝门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肝蒂。

肝胰壶腹(hepatopancreatic ampulla):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降,经十二指肠上部的后方,至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与胰管汇合形成的膨大处。斜穿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胆汁和胰液经此进入十二指肠,其周围增厚的肝胰壶腹括约肌使胆囊收缩舒张。

胆囊三角(Calot三角):为肝总管、胆囊管与其上方的肝下面之间共同围成的一三角区,三角内有胆囊动脉通过,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第五章 呼吸系统

嗅区(oflactory region):位于上鼻甲内侧面以上和其相对应的鼻中隔上部黏膜,活体呈苍白色或淡黄色,内含有嗅细胞,具有嗅觉功能。

声门裂(fissure of glottis):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底部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声门裂的前2/3位于两侧声襞之间与发音有关的膜间部;后1/3位于杓状软骨底部之间的软骨间部。

气管隆嵴(carina of trachea):在气管杈内面形成的一向上凸的略偏向左侧的半月状嵴,是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志。

肺门(hilum of lung):内侧面邻贴纵膈,中份凹陷处称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肺段(pulmonary segment):每一段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支气管肺段。一般将左右肺各分为10个肺段。根据肺段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独立性,临床上可以肺段为单位进行定位诊断及肺段切除。

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最大的胸膜隐窝,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转折处,又称肋膈窦。此窦左右各一,整体呈半环状,是胸膜腔位置最低的部分,胸膜发生炎症时,渗出液首先积聚于此处。

肾门(renal hilum):为肾内侧缘的中央部的凹陷,是肾动、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之处,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称为肾蒂。

弹性圆锥(conus elasticus):又称环甲韧带,下缘附于环状软骨弓上缘;上缘游离,紧张于声带。一侧近似三角形,整体呈上窄下宽的圆锥状,又因由弹力纤维构成,故称弹性圆锥。其前部较厚,称环甲正中韧带,在体表可触及,当急性喉阻塞时,可在此处进行穿刺或切开以建立暂时性的呼吸通道。

第六章 泌尿系统

肾门(renal hilum):上端与肾上腺相接,内侧缘的中央部凹陷,称肾门,是肾动、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出入之处。

肾蒂(renal sinus):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称为肾蒂,肾蒂内的主要结构由前到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由上到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因下腔静脉紧靠右肾,故右肾蒂较左肾蒂短。

肾窦(renal sinus):肾门伸入肾实质的空隙,窦内有肾盂、肾大盏和肾小盏、肾血管的分支及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肾区(renal region):临床上,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称肾区。此处为肾门在腰背部的体表投影区。肾炎和肾盂肾炎时肾区可有叩击痛。

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在膀胱底的内面,其外上角的两个输尿管口与其下角的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黏膜始终平滑而无皱襞,称为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第七章 生殖系统

精索(spermatic cord):为柔软的圆索状结构,从腹股沟管腹环穿经腹股沟管,出皮下环后延至上端。精索内主要有输精管、血管(**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腹膜鞘突的残余等。精索表面包有三层被膜,从外向内依次为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内筋膜。

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的排泄管汇合而成,长约2cm,向前下斜穿前列腺实质,开口于尿道的前列腺部。

子宫峡(isthmus of uterus):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较为狭细的部分。非妊娠时,子宫不明显,长约1cm;妊娠期,子宫峡逐渐伸展变长,形成“子宫下段”,至妊娠末期,此部可延长至7-11cm,峡壁逐渐变薄,产科常在此处进行剖腹取胎术,可避免进入腹膜腔,减少感染的机会。

阴道穹(fornix of vagina):阴道的上端宽阔,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间的环形陷凹称阴道穹。阴道穹分为互相连通的前部、后部和侧部,以阴道穹后部最深,其后上方即为直肠子宫陷凹,两者间仅隔以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临床上可经阴道后穹穿刺以引流直肠子宫陷凹内的积液或积血,进行诊断和治疗。

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在乳腺周围的纤维组织发出的分别向深面连于胸筋膜,向浅面连于皮肤和乳头的结缔组织纤维束,对乳头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称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当乳房癌侵及此韧带时,纤维组织增生,韧带缩短,牵引皮肤向内凹陷,致使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点状小凹,类似橘皮,临床上称橘皮样变,是乳腺癌早期常有的一个征象。

盆膈(pelvic diaphragm):盆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肛提肌和尾骨肌共同组成盆膈,盆膈封闭小骨盆下口的大部分,中央有直肠穿过,对承托盆腔脏器有重要作用。

尿生殖膈(urogenital diapnragm):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共同组成尿生殖膈,封闭尿生殖三角。男性的尿道及女性的尿道和阴道穿过尿生殖膈,尿生殖膈有加强盆底,协助承托盆腔脏器的作用。

第八章 腹膜

肝十二指肠韧带(hepatoduodenal ligament):从肝门连于十二指肠上部的部分称十二指肠韧带,其内有进出肝门的三个重要结构通过:胆总管位于右前方,肝固有动脉位于左前方,两者之后为肝门静脉。周围伴有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丛。外伤性肝破裂时,可压迫小网膜的右侧部分(即肝十二指肠韧带)以暂时减少肝的出血量。

直肠子宫陷凹(rectouterine pouch):Douglas腔,为女性子宫与直肠之间较深的腹膜陷凹,凹底距肛门约3.5cm,与阴道后穹之间仅隔以阴道后壁和腹膜。是女性站立或坐位时腹膜腔的最低部位,故腹膜腔内的积液多聚存于此,临床上可进行直肠穿刺或阴道后穹穿刺加以诊断和治疗。

网膜孔(omental foramen):其高度约在第12胸椎至第二腰椎体的前方,成人可容1-2手指通过。上界为肝尾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覆盖在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网膜囊借网膜孔与腹腔其余部分相通。肝、胆手术时,注意防止感染经网膜孔蔓延至网膜囊;手术时,遇有外伤性肝破裂或肝门附近动脉出血,可将示、中指伸入孔内,拇指在小网膜游离缘前方加压,进行暂时止血。

肝肾隐窝(hepatorenal recess):位于肝右叶和右肾之间,左界为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右界为右结肠旁沟。在仰卧时,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腹膜腔内的液体易积存于此。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

体循环(systemic cirulation):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自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输送到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在经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的血液流经路径。其特点是循环路径长,流经范围广,又称大动脉,完成动脉血营养全身各部,又将其代谢产物运回心的功能(营养性循环)。

卵圆窝(fossa ovalis):右心房的后内侧壁为房间隔,其下部有一浅凹称卵圆窝,为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窝底较薄,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多发生于此处。

隔缘肉柱(septomarginal trabecula):从室间隔下部右侧面连于前乳头肌根部的弓形肌束,内有心传导系纤维(右束支)通过。

二尖瓣复合体(mitral complex):由纤维环(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组成。其中部分发生病变可引起二尖瓣疾病,如二尖瓣狭窄和闭锁不全。

三尖瓣复合体(tricuspid complex):由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组成,在结构和功能上为一整体,保证血液单向流动,防止血液向心房逆流。三尖瓣复合体的部分发生病变,均可造成三尖瓣闭锁不全或狭窄。

房间隔(interatrial septum):较薄,由双层心内膜夹以结缔组织和少量心肌所组成。位于左、右心房之间,位置与身体正中平面向左斜约45º角。房间隔在卵圆窝处最薄。

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较厚,大部分由心肌和心内膜组成的肌部,其上方中部有一不规则形膜性结构的膜部。位于心房和心室交界部位,其右侧面被三尖瓣隔侧瓣附着缘分为上下两部,后上部介于右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为房室部;前下部介于左、右心室之间的为室间部,是室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室间、后缘与前、后室间沟相当,室间隔膜部后下缘处有房室束通过,其位置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窦房结(sinuatrial node):位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部的心外膜深面,略呈长椭圆形或梭形,是心的正常起博点,具有自动节律性。

主动脉窦(aortic sinusus):瓣膜与主动脉壁之间的内腔,可区分为左、右、后三个窦。其中左、右窦的主动脉壁上,分别有左、右冠状动脉窦口,给自身供血。

冠状窦(coronary sinus):位于心膈面冠状沟内,是心大静脉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膨大部分,右端借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窦口有冠状窦瓣,可防止血液逆流。主要属支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

心包横窦(transverse pericardial sinus):脏层将主动脉升部和肺动脉干共同包绕,使其后方与上腔静脉和左心房前壁之间留有的一横形空隙,是心脏手术的通路。

动脉韧带( arterial ligament ):在肺动脉分叉处的稍左侧,有一束短的纤维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脉弓的下缘,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动脉导管在出生后不久即闭锁,若在出生后6个月尚未闭锁,则称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窦壁外膜较厚,其中有压力感受器。当动脉压变化时,经窦壁而刺激感受器,通过中枢反射性地调节心跳以及末梢血管的变化,使血压保持平稳。

颈动脉小球(carotid glomus):是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杈处后方的椭圆形小体,属化学感受器,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压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或氧气分压降低时,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位于掌腱膜的深面,由尺动脉的末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构成。在弓的凸缘发出三条指掌侧总动脉和一条小指尺掌侧动脉。

掌深弓(deep palmar arch):位于屈指肌腱深面,有桡动脉的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构成。弓凸缘在掌浅弓近侧,约平腕掌关节高度由弓发出3条掌心动脉。当手自然握拳时,中指尖与掌面所触的位置约为掌浅弓投影,其稍近侧为掌深弓投影。

静脉角(venous angle):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形成头臂静脉,汇合处形成的夹角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右侧注入的是右淋巴导管,左侧注入的是胸导管。

静脉瓣(venous valve):静脉管壁内成对的形如半月状小袋,袋口向心,利于血液回流,防止其逆流的结构。人体凡受重力影响较大,血液回流困难的部位,静脉瓣较多。

奇静脉(azygos vein):是胸部静脉的主干。起于右腰升静脉,经右膈脚后方和第12胸椎的右侧进入胸腔,在食管后方沿胸椎体右前方上行至第4胸椎体高度,弓形向前跨过右肺根的上方,注入上腔静脉。收集右侧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及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的血液回流。是沟通上、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之一。

肘正中静脉(median cubital vein):粗而短,变异较多,斜行位于肘部皮下,常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并收纳前臂正中静脉,临床常经肘部浅静脉作药物注射、输血或取血。

第十章 淋巴系统

乳糜池(cisterna chyli):由于肠干收纳了来自小肠消化吸收的含有脂肪颗粒的淋巴,呈白色,称乳糜,因而汇合处的膨大称乳糜池。常位于第12胸椎至第一腰椎的前方。

胸导管(thoratic duct):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起始部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自乳糜池上行,注入左静脉角。收集两下肢、腹部、左上肢、左胸部和左头颈部的淋巴,约占全身3/4部位的淋巴回流。

右淋巴导管(right lymphatic duct):为一短干,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其收集右上肢、右胸部和右头颈部的淋巴,约占全身1/4部位的淋巴回流。

脾切迹(splenic hilum):脾上缘锐利,向前上方,并有2~3个深陷的脾切迹,是触诊时辨认脾的标志。

瞳孔(pupil):虹膜中央的一圆孔。在弱光下或看远处时,瞳孔开大,在强光下或看近处时则瞳孔缩小,以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亮。

睫状体(ciliary body):是眼球壁中膜的最肥厚部分,位于虹膜和脉络膜之间。睫状体内有平滑肌,称睫状肌(由副交感神经支配),该肌的收缩和舒张,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睫状体可产生房水。

视神经盘(optic disc):在视网膜内面,于视神经起始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白色圆盘状隆起,称视神经盘,其中央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出入,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盲点。

黄斑(macula lutea):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稍下方约3.5mm处,有一直径为2mm的黄色圆形区域称黄斑,活体呈褐色或红褐色,其中央有一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感光细胞最为密集,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眼房(chamber):位于角膜和晶状体、睫状体之间的间隙,被虹膜分隔为眼前房和眼后房。

咽鼓管(auditory tube):是连通鼻咽部与鼓室的一条管道,可分为两部:前内下2/3为软骨部,以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部侧壁;后外上1/3为骨部,以咽鼓管鼓室口开口于鼓室前壁。其作用为通咽腔和鼓室,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均衡,以利于鼓膜的振动。当鼻咽部炎症引起咽口阻塞时,鼓室内的空气逐渐被吸收,内压下降,鼓膜内陷而影响听力,并伴有耳痛。小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接近水平位,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入鼓室而致中耳炎症。

壶腹嵴(crista ampullaris):在骨壶腹处膜半规管有相应的膨大称膜壶腹,其壁上有的上皮隆起为壶腹嵴。它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时的刺激。

螺旋器(spiral organ):位于基底膜上,又称Corti器,为听觉感受器。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neuron):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神经胶质(Neuroglia):是神经组织内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细胞,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体积一般比神经元小,数量远较神经元为多。具有突起,但胞突不分树突和轴突,亦没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胞。

灰质(grey matter):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富有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在脑部,灰质集中于表层,称为皮质。

白质(white matter):是泛指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内集聚而成。由于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含有类脂质,故色泽亮白而得名。大脑及小脑的白质位于皮质的深部而称髓质。

神经核(nusleus):在中枢,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

纤维束(fasciculus):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称纤维束。

神经节(ganglion):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形成神经节。其中,由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等感觉性神经元胞体聚集起所形成的为感觉性神经元,由内脏运动神经元的胞体聚集在一起所构成的为内脏神经节。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腰骶膨大向下则急剧缩小,成为一个圆锥形的末端。

脊髓节:每一个脊髓节的前根和后根的外侧端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经过相应的椎间孔离开椎间孔。

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自第4或第5颈节到第1胸节,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自第2腰节起到第3骶节。颈膨大及腰骶膨大的形成,分别与上肢和下肢的出现有关,是由于此两处细胞和纤维数目增多所致。

终丝(filum terminale):自脊髓圆锥向下延为一根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终丝,止于尾骨背面的骨膜。

马尾(cauda equina):腰、骶和尾神经根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周围形成马尾。因第一腰椎以下已无脊髓,故临床上常在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进行穿刺,可以避免刺伤脊髓。

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的白质部分称白质前连合。损伤后表现:出现两侧对称性、节段性的比损伤平面低1~2节段的温痛觉丧失。

固有束(proper fasciculus):紧贴灰质的表面,在白质的三个索内均有,即前固有束、外侧固有束和后固有束,分别位于前索,外索和后索,固有束主要由后角细胞的轴突构成,它们的行程不超越脊髓,往往在同侧或对侧灰质边缘集聚,升降一定距离后,又返回灰质内终止。固有束具有联系脊髓不同节段的作用,脊髓借固有束可完成节段或节间反射。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下髓帆和菱形窝下外侧界之间的大部分第四脑室顶后部没有神经组织,室管膜后面直接由软膜和血管被覆,它们共同形成第四脑室脉络组织。脉络组织上的一部分血管反复分支缠绕成丛,成为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有三个孔,不成对的第四脑室正中孔,成对的第四脑室外侧孔,向后借这三个孔与蛛网膜下腔交通。

锥体交叉(decussation of pyramid):在延髓和脊髓交界处,锥体内由端脑发出的皮质脊髓束纤维大部分交叉至对侧脊髓侧索下行,形成锥体交叉。此交叉呈发辫状,部分填塞了前正中裂。

桥脑小脑三角(pomtocerebellar trigone):延脑、桥脑和小脑的交角处,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根恰好位于此处,该部位的肿瘤 (多为听神经瘤)可涉及这些脑神经和小脑而引起相应症状。

面神经丘(facial colliculus):在靠近髓纹上缘的内侧的特别膨隆,内含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

迷走神经三角(vagal triangle):在髓纹以下靠外下方,内含迷走神经背核。

大脑脚:中脑腹侧面的两侧个形成一个粗大的柱状隆起,由大脑皮质发出的两行下行纤维束构成。

内侧丘系交叉(decussation of medial lemniscus):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纤维弯绕中央灰质的外缘至腹侧形成内弓状纤维,在中央管腹侧的中线上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转折上行形成内侧丘系。

斜方体(trapezoid body):听觉冲动经蜗神经传入蜗神经核,后者发出第二级纤维,大部分横过桥脑被盖前缘形成斜方体,交叉至对侧后与对侧不交叉的纤维合在一起上行成为外侧丘系。

三叉丘系(trigeminal lemniscus):三叉神经脊束核及三叉神经桥脑核发出的二级纤维绝大部分交叉至对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该系紧随内侧丘系的背侧或背外侧上行,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头面部的一般躯体感觉。

顶盖前区(pretectal area):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区,紧靠上丘头端。该区神经元直接接受来自视网膜经视束和上丘臂的视觉纤维,并接受视觉皮质和上丘的投射。顶盖前区传出纤维止于双侧动眼神经副核,完成瞳孔对光反射。是瞳孔反射的中枢。

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蚓垂两旁,靠近延髓背面的小脑半球向下膨隆,称小脑扁桃体。位置靠近枕骨大孔。当颅脑外伤,水肿或肿瘤等导致颅内压升高时,该部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从而使延脑受压,导致呼吸、循环障碍,危及生命。

新小脑(paleocerebelllum):是小脑半球外侧部,它在进化中出现最晚、最新的部分,在灵长类最发达;该部的出现与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关,主要接受大脑皮质经由桥脑核中继的信息,故称之为大脑小脑或桥脑小脑。

小脑核:小脑髓质中央部埋藏的灰质核团。

后丘脑:位于丘脑的后下方,中脑顶盖的上方,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分别借下丘臂和上丘臂与下丘和上丘相连。

基底核:在端脑半球底部中央的白质中存在的较大的灰质核团,外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狭义的基底核仅指纹状体。

纹状体(corpus striatum):有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尾状核和壳是较新的结构,合称新纹状体,苍白球是纹状体较古老的部分,称旧纹状体。纹状体在哺乳类以下的低等动物是调节躯体和内脏的活动,并对环境作本能性适应的高级中枢。在高等哺乳动物和人,成为皮质下调节躯体运动的重要中枢,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维持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位于大脑纵裂底,由连合左、右半球新皮质的纤维构成。在正中矢状切面上,略呈弓形。胼胝体前端尖细呈钩状,称胼胝体嘴,弯曲部称胼胝体膝,中间部称胼胝体干,后部圆钝称胼胝体压部。在经胼胝体所作的水平切面上,可见其纤维向两半球内部的前后左右辐射,广泛联系额、顶、枕、颞叶。

内囊(internal capsule):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在两侧半球水平切面上,两侧内囊呈开口向外侧横放的双“><”形。前半较短,伸向前外为内囊前肢(额部),位于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后半较长,伸向后外,称内囊后肢(枕部)。内囊后肢又分豆丘部、豆状核后部和豆状核下部。内囊前肢与内囊后肢相交处为内囊膝。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则会出现“三偏”综合征状: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和(两眼视野对侧同向)偏盲(视辐射受损)。

边缘叶:在大脑半侧内侧面有一由扣带回、海马旁回及海马回钩等在大脑与间脑交界处的边缘连接成一体,称边缘叶。边缘叶与邻近皮质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间有密切的联系,构成一个功能系统,为边缘系统。

上运动神经元(supper motor neurons):起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经内囊膝和后肢、中脑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组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s):位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其轴突参与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骨骼肌。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构成传导运动冲动的最后公路。

锥体系:主要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尤其是高度精细的技巧性随意运动,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

核上瘫: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瘫痪。核下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瘫痪。

硬膜外膜(epidural space):位置: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内容: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临床意义: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位置: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自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水平扩大为终池。内容:腔内充满脑脊液,有脊神经根通过,终池内有马尾,无骨髓,故临床上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蛛网膜下隙穿刺,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脊髓蛛网膜下隙向上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

大脑镰:呈镰刀形,伸入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纵裂里,其前部较窄附着于鸡冠,后部较宽在正中线与小脑幕相连,下缘游离于胼胝体上方。

小脑幕:伸入小脑和大脑半球枕叶之间,后外侧缘附于枕骨横沟和颧骨岩部上缘,前内侧缘游离形成幕切迹。幕切迹与鞍背之间形成以环形孔,其内有中脑通过。小脑幕将颅腔不完全地分隔成上、下两部。当上部颅脑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而压迫大脑脚和动眼神经。

蛛网膜粒(arachnoid granulations):蛛网膜靠近硬脑膜,特别是在上矢状窦两侧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脑脊液经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

脉络丛:脉络组织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cerebral arterial circle):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借前后交通动脉吻合组成。使两侧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形成交通。当构成此环的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大脑动脉环使血液重新分配,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位于蝶鞍两侧,为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腔隙,两侧海绵窦借横支相连。内侧壁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海绵窦与周围的静脉有广泛联系和交通。前方接受眼静脉,两侧接受大脑中动脉,向后外侧接岩上窦、岩下窦。面部感染可逆行蔓延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和血栓形成;海绵窦向后与颈内静脉丛相通,故腹、盆腔感染或肿瘤也可经此进入颅内。

第十二章 周围神经系统

颈从(cervical plexus):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的前方,由丛支发出皮支和肌支。

臂丛(brachial plexus):由第5-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分前,中,后干以锁骨为界,臂丛分支可分为锁骨上分支和锁骨下分支两类。

腰丛(lumbar plexus):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与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腰骶干,加入骶丛。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

骶丛(sacral plexus):由腰骶干、骶、尾神经前支编织而成。在骨盆腔内它位于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骶丛略呈三角形,尖端朝向坐骨大孔。

鼓索(chorda tympain):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处发出,行向前上进入鼓室,再穿岩鼓裂除鼓室至颞下窝,行向前下加入舌神经。鼓索由两种纤维组成。特殊内脏感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味蕾司味觉;副交感纤维位于舌神经和下颌下腺间的下颌下腺神经节,在节内换元后,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司腺体分泌。

三叉神经节:位于颧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表面,为两层硬脑膜所包裹。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出颅分布于面部的皮肤以及眼、鼻腔、口腔、鼻旁窦的黏膜和牙齿、脑膜等,传导痛、温、触觉。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左喉返神经发出的位置较低,在经过主动脉弓前方处发出,并绕主动脉弓下方返至颈部。右喉返神经发出位置略高,在经过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处发出,并勾绕此动脉返回颈部。进入喉内,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全部喉肌及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损伤时,声门裂几乎闭合,引起窒息。

内脏大神经(greater splanchnic nerve):起自第5或第6-9胸交感干神经节,向前下方走行并合成一干,并沿锥体前面倾斜下降,穿过膈脚,终于腹腔节。

内脏小神经(lesser splanchnic nerve):起自第10-12胸交感干神经节,下行穿过膈脚,终于主动脉肾节。

灰交通支:连于交感干与31对脊神经前支之间,由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组成,多无髓鞘,色灰暗。

白交通支:主要由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组成,呈白色。白交通支只存在于T1-L3共15对脊神经的前支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交感干(sympathetic trunk):上起颅底,下至尾骨,在尾骨的前面两干合并。交感干分颈、胸、腰、骶、尾五部。交感干神经节由多极神经元组成。

 Comments
Comment plugin failed to load
Loading comment plu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