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Lukeclever ComputerSavvyMedic
It has been 0 days since the last update of this post. Some contents may be outdated.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creening.
  • 医学心理学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心理学》第七版为标准
  • 正在补充其他内容

医学心理学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性质

  • 定义
    • 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
    • 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规律
    • 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 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 健康为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 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 性质
    • 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
      • 医学与心理学或行为科学的交叉学科
    • 医学基础学科
      • 医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 临床应用学科
      • 医心有解决医学和心理学问题的知识与技术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不仅从个体的局部,而是从人的整体以及群体、生态系统综合起来研究健康与疾病,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的定义

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 医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现实原因
  • 人类死亡谱结构根本性改变,心身疾病、慢性病及不良生活方式取代传染病称为人类死亡主因
  •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各种疾病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
  • 如何调节不良情绪成为现代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 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人们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不断提高
  • 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调
  • 在健康、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的关系

  • 坚持整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有重要影响
  • 疾病谱改变,从传染病向慢性非传染病转变
  • 各种应激和心理行为障碍快速增加,我国需要医学模式的转变
  • 医学工作者系统学习医心有关知识,有利于推动我国医学模式转变
  • 医学模式转变涉及全体医学工作者和整个社会群体的思维意识的转变
  • 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

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 临床心理学
  • 咨询心理学
  • 异常心理学
  • 健康心理学
  • 行为医学
  • 心身医学
  • 心理生理学
  • 神经心理学
  • 护理心理学

医学模式转换的意义

  • 新医学模式对医心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 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 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
  •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心理现象的构成与心理的本质

  • 构成
    • 心理过程
      • 认知过程
        • 感觉
        • 知觉
        • 注意
        • 记忆
        • 思维
        • 想象
      • 情感过程
        • 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不同态度或体验
      • 意志过程
        • 为满足需要,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 个性特征
      • 在活动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 人格是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心理过程和人格密切联系
  • 本质
    • 心理是人脑的功能
      • 随着脑的进化,动物心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
      • 大脑接受刺激,受过去刺激影响,还有反馈作用
    • 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
      •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 脑对客观现实反映时受经验、个性特征、自我意识影响
      • 逐渐形成心理水平、心理状态、人格特征

感觉的定义与特征

  • 定义
    • P14
  • 特征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感觉的适应
    • 感觉的对比
    • 感觉的相互作用
    • 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 联觉

知觉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定义
    • P16
  • 基本特征
    • 选择性
    • 整体性
    • 理解性
    • 恒常性

记忆的定义与基本过程

  • 定义
    • P18
  • 过程
    • 识记
    • 保持
    • 再认和再现(回忆)

思维的定义

P20

想象与表象的定义

P21

注意的的定义与分类

  • 定义
    • P17
  • 分类
    •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 有意后注意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分类

  • 概念
    • P21
  • 分类
    • 情绪
      • 快乐
      • 愤怒
      • 悲哀
      • 恐惧
    • 情绪状态
      • 心境
      • 激情
      • 应激
    • 情感
      • 道德感
      • 理智感
      • 美感

意志的概念、特征、品质

  • 概念
    • P26
  • 特征
    • 有明确的目的性
    •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 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 品质
    • 自觉性
    • 果断性
    • 坚韧性
    • 自制性

人格的概念与心理结构

  • 概念
    • P28
  • 心理结构
    • 倾向性
    • 心理特征
    • 自我调节系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生理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归属和爱的需要
  • 尊重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的概念与冲突

  • 概念
    • P32
  • 冲突
    • 双趋冲突
    • 双避冲突
    • 趋避冲突
    • 双重趋避式冲突

能力的概念、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影响因素

  • 概念
    • P33
  • 个别差异
    • 发展水平
    • 表现早晚
    • 类型差异
  • 影响因素
    • 遗传
    • 营养
    • 教育
    • 社会实践

气质的概念与类型

  • 概念
    • P35
  • 类型
    • 各类学说
    • 多血质
    • 胆汁质
    • 黏液质
    • 抑郁质

性格的概念与特征、影响因素

  • 概念
    • P36
  • 特征
    • 对现实态度
    • 情绪特征
    • 意志特征
    • 理智特征
  • 影响因素
    • 家庭
    • 学校
    • 社会信息

遗忘的特征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出时有困难

  •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 遗忘多少与记忆材料性质、长度有关
  • 与个体心理状态有关
  • 与个体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

四种主要情绪理论的内容

P25

人格的特质理论

P29

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胎儿期及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常见问题以及维护

生命周期的基本观点

心理健康促进策略

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 潜意识理论
    • 意识
    • 前意识
    • 潜意识
  • 人格结构理论
    • 本我
    • 自我
    • 超我
  • 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 口唇期
    • 肛门期
    • 性器期
    • 潜伏期
    • 两性期
  • 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 压抑
    • 否认
    • 退行
    • 投射
    • 反向形成
    • 置换
    • 合理化
    • 认同
    • 理智化
    • 升华
    • 补偿
    • 内投射
    • 幽默
  • 释梦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P62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P62

认知与情绪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P65

马斯洛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理论

P67

社会学习理论

P63

埃里斯的认知ABC理论

P65

贝克的认知理论

P65

罗杰斯的主要理论

P68

第五章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的概念

心理评估的作用

心理评估的方法

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心理测验的概念

心理测验的性质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常用心理测验的适用范围

心理测验的实施过程

心理测验的种类

常用心理测验的使用方法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分类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 心理应激

应激的概念

生活事件的概念

认知评价的概念

应对方式的概念

社会支持的概念

应激反应的概念

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应激的过程模型

个性特征在应激中的作用

生活事件与应激的关系

认知评价在应激中的作用

应对在应激中的作用

社会支持与其他应激因素的关系

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应激的医学结果

第七章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常见的心身疾病

影响常见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

第八章 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病人与病人角色的概念

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问题

求医行为

病人的心理需要

医患关系模式

医患交往的基本技巧

遵医行为

患病后的心理特点

医患交往的基本原则

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与调适

第九章 心理干预概述

心理干预的概念

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常见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心理干预的内容与方式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关系

心理治疗的范围

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心理治疗简史

第十章 心理干预各论

行为疗法的基本原则

行为疗法的方法

理性情绪疗法的实施方法

贝克认知疗法的实施方法

精神分析疗法的技术

精神分析疗法的方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方法

家庭治疗的基本方法

团体治疗的基本方法

 Comments
Comment plugin failed to load
Loading comment plugin